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绪的艺术,音乐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智力,还可以促进其想象力和智力的扩展。当代学生肩负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文化强国和精神强国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使命,而音乐教育作为精神教育也处于必不可少的地位。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成为激发学生不断学习、迎难而上、不断努力前行的动力,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音乐可以教会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塑造健康心理,培育学生良好的个性,同时积极健康的音乐可以鼓舞学生的斗志,让学生放飞心情,稳定情绪。
一、初中音乐教育的意义
1.切实减轻初中生的压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青春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正在迅速发展。这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压力。而学校的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减轻初中生的压力。音乐教育具有轻松愉快的特质,可以用来调节学生的情绪,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烦躁和焦虑,并从内而外给学生带来放松的感觉。音乐是一种美育,作为一种接受并追求美的艺术形式,其不仅会在表面上反映出来,还可以实质性地展示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来保持愉悦放松的心情。
2.培育感官,净化心灵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更应注意学生心理的健康。学校的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初中生的精神情操,净化初中生的心灵。许多音乐教育都是基于精选的优秀作品而展开的,这些伟大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最真诚、最宝贵的人生经历。这些作品使情感通过声音进行传达,在学习这些作品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这些美好的情感,从而使初中生的身心发生微妙的变化,使初中生的思想变得更纯净。
3.调节心理情绪
初中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表现出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紧张、焦虑,缺乏自信等特点。而初中音乐教育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缓解这些情绪,解决这些问题。音乐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与同学进行互动,从而调节心理情绪,保持正确的态度,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1.转变家长对于音乐的学习观念,引导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确,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家长对于成绩的重视也是合乎常理的。但是,如果家长一味地重视成绩和排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发展,那么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培育出来的学生是不健康的学生。当前我们国家重视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激励学生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因此,作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父母,也要紧跟国家教育方针,树立良好的家长教育观,不盲目攀比与焦虑,降低期望值,鼓励学生劳逸结合,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2.扩充教学内容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科书的内容丰富音乐知识,以便有效地拓宽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视野。教师应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搜集、整理更多相关的知识内容,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此外,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使学生不仅接受知识的熏陶,也接受情感的涤荡,从而增强学习体验,为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七彩中国》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容,还要加入与之相关的其他教学内容,甚至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比如绘画、书法、舞蹈等等,使学生形成全方位的学习感受,培养多项能力。教师还应讲解音乐作品的基础知识,以便学生更有效地获取音乐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可以独立地探索音乐知识,有效提高音乐水平。
3.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安排音乐课程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对音乐进行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最后进行自我内化与理解,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音乐之感。音乐课与其他科目的教学不同,音乐课是一门开放性学习的科目,音乐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并不是说学生学会课本上的内容就可以考高分,而是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最后进行自我内化与理解,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音乐之感。音乐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讲解音乐所创造的背景,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如果一味地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会觉得音乐课比较枯燥、无味,没有参与感,进而会觉得音乐课更加枯燥无味,渐渐失去兴趣。因此建议教师要对音乐课的教学进行课程的合理安排,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思路,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师生互动
学生最怕的是教师“一言堂”,音乐课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乐理课上,可以加上一些节奏练习,让学生跟随节拍进行身体律动,如拍肩、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通过身体运动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同时教师也要当好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一同进行身体律动,在律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以身示范,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动作。
三、结语
以上是对于初中音乐教学的建议,提升初中音乐教育的总体水平,使其更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应充分认识到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加深对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的认识。教师要改良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我们的初中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愿我们的莘莘学子爱上音乐,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杨文秀.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J].北方音乐,2017,(11):199.
[2]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韵律活动[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