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情境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情境式教学的定义
情境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现实生活为教学背景,旨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达到教学目标。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或高度仿真的情境中,鼓励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团队合作与深入反思等方式,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灵活应用与创新发展。情境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时,能够迅速适应、灵活应对。
二、情境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教学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教师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情境教学不仅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学习效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巧妙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探索和实践,能够发现信息技术学科的魅力所在。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情境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至关重要,它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信息技术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学习中收获成长与乐趣。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复杂的信息技术概念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复杂的技术概念,还能有效地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由于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往往较为困难。因此,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此外,情境教学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常遇到的理论学习薄弱、知识整理不善等问题。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和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三、情境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知识的海洋中,情境是无数知识得以生根发芽的沃土。对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而言,情境教学的运用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对学生学习成效提升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它如同一把钥匙,能够开启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在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感受到一种陈旧和固化的气息。课堂变得乏味空洞,学生无法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久而久之,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探究欲望也逐渐消磨殆尽。这种教学方式无疑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相去甚远。而情境教学的出现,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授“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当前热点内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见过指纹面容签到一体机设备?它主要采用了哪类信息技术呢?”这样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纷纷回忆起自己在学校或其他地方见过这种设备的情景,并开始思考问题的答案。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理解。通过互联网查询生活中人工智能技术运用的实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相关知识点。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探讨人类社会未来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哪些影响,培养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知识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
(二)创设故事情境
故事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虑到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往往显得琐碎且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长时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若能巧妙地运用故事情境,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而使信息技术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认识大数据”这一教学内容时,其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数据的本质,并认识到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需要防范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隐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呈现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场景。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个与大数据紧密相关的故事。例如:“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使用购物网站呢?有没有发现,当你浏览过某些商品后,这些网站就会开始推送与你喜好相关的商品?你们是否好奇,这是如何实现的呢?”通过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教师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购物网站是如何知道我们的喜好的?它们又是如何收集和处理这些数据的呢?”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出大数据的概念,并深入解释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分享更多关于大数据的故事和案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数据的价值和潜在风险。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深化对大数据的认识,并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范大数据带来的潜在风险。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教师可以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情境教学成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创设真实或仿真的信息技术应用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和创新,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亮,蔡海珍.情境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2):135
[2]汤怀忠.微探情境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