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宗彦春

松原市前郭县第五高级中学,138000

摘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差异问题,同时也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促进不同层次学生有所提升和进步的有效方式。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实践期间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这样才能真正优化数学教学,为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910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高中数学教学深入应用分层教学,可使学生主体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并且在该教学模式引导下,高中生也能更加熟练地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这对学生思考能力、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分层教学模式阐述

首先从概念上讲,分层教学是新时代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手段,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融入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进行合理分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全体,教师应合理制订教学方案、内容和学习任务,以确保学生能够精准掌握数学知识。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素质教育要求完全契合,是目前数学教师使用较多的一种授课形式,通过各项实践结果表明,有效应用分层教学可使教学水平大幅升高。其次,从特征层面分析,高中数学课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发展性特征,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并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多样化教学问题,引导高中生围绕数学知识深入思考。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分层细化分组分工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得以有效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同时做好分组与分工,以此为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践行打好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先根据多重标准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在分层时综合学生实际进行全方位考虑,不仅要考虑硬性能力,还要就学生性格特点、个人意愿、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考虑,这样才能确保各个层次学生均能够在课堂上融洽相处,从而有效为各个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其次,在完成分层之后,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与诉求进行适当分组,同时明确各个小组成员任务,以此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二)设置分层目标

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是确保分层教学模式有效落实的重要基础,通过合理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可进一步帮助高中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促使其学习成效全面提升。首先是第一层级,即优秀型学生,该层次高中生数学基础较强,并且知识理解和思维逻辑能力等方面皆属于良好类型。其次,第二层级,努力型,该层级对比于优秀型学生来讲,综合成绩、学习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素质并不出众。最后则是第三层级,进步缓慢型,该部分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并且其数学基础较为薄弱。

以《不等式关系与不等式》这一课为例,对于综合能力过硬的学生群体教师可设置“在实际问题中找出不等关系”的教学目标;而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制订教学目标,让其学会利用不等式对实际问题中所体现的不等关系加以表示和能够对两个代数式大小进行比较即可。此外,教师也应注意对于基础较好的一类学生,除要求其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外,也要让其做到能够在解不等式问题时举一反三,这样其做到将相关知识加以联系,才能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与体系,从而提高自身数学解题能力。但对于第二层次学生,教师一定将基础知识讲解和应用作为重点教学目标,只有当学生对公式和定义等充分掌握,才能在解题时正确运用。例如,针对该类学生,教师可设置“某本杂志单价以2.5元进行售卖,能够售出8万本,但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若每本单价提高0.1元,销售额则会减少2000本,如果将提升后的售卖价格定为x,如何利用不等式对销售总收入不低于20万进行表达”,第二层级学生在解答该知识时需要对题目信息进行筛选和勾画,而这一过程是其思维锻炼和知识梳理的最佳时机。最后,第三层级学生,对于该层级学生教师只要求其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解决基础性问题即可,如代数式的比较等。通过划分教学目标,高中生可立足于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这样可减轻其学习压力,同时也能最大限度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数学作业分层式安排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得以有效运用,作业分层安排同样也十分重要。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本身就存在差异,所以在为学生布置数学任务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在课堂上为学生布置分层式作业,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作业的价值。一方面,对于班级之中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考虑到其数学基础较为良好,教师在为其布置数学作业时即可充分考虑学生的成绩,为其布置一些灵活性、开放性较高的数学题目,这样才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与处理数学问题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对于班级之中数学成绩较弱的学生,考虑到其本身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足,教师在课堂上的作业布置自然不能与成绩优秀的学生相同,可以适当降低难度,以一些巩固基础的课后作业为主,这样学生才不会出现抵触心理,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有效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真正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发挥提供良好保障。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不同学生本就有不同的态度以及学习积极性,这种情况下教师若统一化教学,收到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很理想,分层教学法在这一环境下就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其主张在课堂教学上关注学生差异,围绕学生实际能力与素质分层教学,以此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马有虎.分组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21(6):55.

[2]史桂香.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9):35-36.

[3]庄芸.小议如何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背景下进行有效提问[J].学苑教育,2022(5):27-28,31.

[4]邓文富.浅谈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