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及实施,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养。这种教学模式既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对其思维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更高的能力。在科技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及实施的研究,既是一次有益的实践,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程设计及实施现状
(一)课程设计的思想和目的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全面素养的培养。但在实践过程中,因对新课程概念认识的差异和对新课程的设计存在差异,造成了新旧课程改革的成效差异。在教学中,有些老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重视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感情感受与美感素养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到厌烦和厌烦。另外,一些老师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真实程度,从而造成了课程目标的高低不一,从而不能很好地引导教育活动。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教学内容的选用方面,现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更多地关注于与学生的现实联系,并选择了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过分地依靠课本,对课本的深度开发与延伸却很少。但是,随着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一些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出现了一定的滞后。另外,在教学中,有些老师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识特征,造成了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与教学目标不相适应。
(三)教学方法的应用
就教育手段而言,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模式正逐步由传统的“教授式”转向“探究式”和“合作式”等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但是,这一转型还没有彻底完成,很多老师还停留在传统的课堂上,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没有灵活地使用教育策略。而在使用方法方面,尽管现代化的信息科技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是一些老师却因为自身的能力和训练能力的限制而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二、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及实施策略
(一)谨记课程设计的依据:学校育人目标
育人目标是学校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在育人目标指导下,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特色,确定课程目标,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目标是从学生的成长角度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一种行为导向和价值取向,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因此,学校在确定育人目标时,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一是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二是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
(二)关注课程设计的内涵: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实施过程的设计,它是对课程进行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课程设计的内涵理解不到位,甚至误解为课程设计就是一种“写文章”,把它理解成写教材、写教案、写教学过程等。其实,课程设计不是简单地“写文章”,而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涵。笔者认为,课程设计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与学习过程的设计,而是一种基于核心素养的个性化学习过程的设计。如果我们对核心素养有了正确的理解,就会发现:在核心素养时代,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支持。
(三)注重课程设计的要求:注重学习过程,发展综合能力
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过程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设计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科逻辑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主题为单元组织教学,以问题为载体组织教学,以项目学习为主要方式组织教学。
(四)整合多种资源,创设丰富情境
为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整合各种资源,创设丰富情境,从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要把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依托学生社团,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库;可以通过建设课程基地、建立开放实验室等,发挥实验基地的作用;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实现学科资源、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学校要充分挖掘学校内外资源,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五)课程实施的策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
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就是要把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活动,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此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目标引领、问题驱动、任务驱动”的基本原则,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从而使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六)实践研究
以《草船借箭》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就如何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课程设计和具体的实施进行具体的论述。首先,在课程设计上,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更要注重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智慧和策略。其次,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小组活动,让同学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藉由角色扮演与情境模仿等方式,让同学加深对知识内涵的了解,并培养其团体合作与演出技巧。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科技手段,使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更加多样化,增强学生对课堂的浓厚兴趣与热情。
三、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持续深入地认识与研究核心素养,持续地改进教学方案与执行策略,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与机遇。
参考文献
[1]初淑香,张灿.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2022(9):7—9.
[2]钟振裕,周娇娥.以“语文要素”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综述及其运用建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8):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