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新鲜血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将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探究和解决。例如,在教授面积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如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测量自己的房间面积。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知识,还能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测量和计算,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软件或者互动的数学学习网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他们成为主动探索者和积极学习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更好地促进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并且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各种面值人民币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这样的学习任务既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又能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加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指导,突破教学重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指导,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课,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电子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等,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和探索知识。
例如,在进行“圆的周长”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圆周率的认识情况,将其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圆周率“π”和“1”制作成动画,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在动画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课堂当中,让学生结合动画内容自己设计一道题目,并且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圆周长与半径之间关系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圆周长、半径等相关视频材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材料来感知这些知识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指导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指导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教室教学。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内容,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梳理教学知识内涵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特征,搭建一个能够串联“理论知识”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完成数学学科知识的传授。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软件”和“硬件”两个维度。“软件”层面需要教师摸清教学脉络、掌握教材重难点,并筛选出教材中与核心素养培养相关联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引擎、PPT、3D动态模拟等将教学资源进行发布,让学生在动态化学习的过程有序完成核心素养培养。“硬件”层面需要教师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对应的多媒体设备网络连接流畅、音视频播放流畅,且尽可能保证每个学生手中有一台交互式多媒体设备能够与教师进行教学互动。这样,一个涵盖了教学任务发布、学习沟通、信息反馈的教学平台得以搭建。
例如,在进行“克和千克”单元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认知发展水平等借助网络搜索“克和千克”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AI技术等将“克和千克”相关的内容筛选出来。随后,教师借助网络教学资源、PPT等将“克作单位的常见物品”“千克作单位的常见物品”等发布出来,并借助多媒体交互式白板提出“500克鸡蛋有多重”“100斤千克和100千克铁是否一样重”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在“克与千克”的单元知识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直观感知“克和千克的大小”“克和千克的转换”,也能通过一些可视化的场景比较不同重量的物品,进而实现高效学习数学知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紧密结合,可以有效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改革。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和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应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程向琴.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高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1).158-158.
[2]孙嵩.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8).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