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研究

徐家鸣

石阡县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此次纳入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之间,总人数为60例,通过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和常规治疗。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肾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cr、BUN等指标明显更低,AIb指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显著,不但能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
DOI:10.12721/ccn.2025.15700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预后较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现阶段,血液透析作为替代肾脏功能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在延长该疾病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诸多研究表明[1],规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能够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代谢紊乱,改善临床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但因患者个体差异大,透析方案的选择、透析质量的控制以及其他并发症的管理等因素,以致于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仍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深入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临床实践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采用对比分析法,评估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最终效果,通过观察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分析了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期望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均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接受治疗,男女人数共计60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包括16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41-68岁,年龄平均值为(52.14±1.18)岁;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包括15例男性患者和15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42-69岁,年龄平均值为(53.03±1.21)岁;实施常规治疗。通过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可比度较高。

纳人标准:①与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相符[2];②不存在药物禁忌;③积极配合治疗者;④血管通路未被感染者。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中途退出者;④临床资料缺失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保肾处理等。在饮食方面,应限制蛋白质、钠、钾和磷的摄入,同时补充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利用降钙素、降磷药物控制电解质紊乱,使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以保护肾脏功能;保肾处理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及定期进行血液透析等替代治疗,以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观察组在以上层面行血液透析治疗,具体包含7个方面:即①建立血管通路。有相关医生在患者的前臂部位创建一个动静脉瘘,以提供足够的血流量,此动静脉瘘会在数周内成熟,为透析治疗提供可靠的血管通路;②准备透析机和相关设备,包含透析机本体、血液管路、透析液管路、置换液容器等。所有设备均需要严格消毒和检查,确保使用安全;③连接患者。由相关护师应用费森尤斯生产的4008S血液透析机进行治疗,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抗凝剂,建立体外循环,同时将患者静脉和动脉与透析机的血管管路相连,透析液:碳酸氢盐,透析液的流量:500ml/min,确保治疗过程中血流量为200~220ml/min;④开始透析。启动透析机,将患者的血液引出,经过人工肾过滤后再返回到患者体内。透析时间为3-4h[3] ;⑤监测和调节。透析期间,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针有无脱出移位,并根据需要设置透析参数,如流速、压力、温度等;⑥结束透析。当达到预设的治疗时间后,回血下机,拔出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同时做好止血和伤口处理;⑦保持管路通畅。患者需要定期入院进行血管通路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后续透析治疗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和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即肾功能指标Scr的降低幅度高于20%表示为显效;肾功能指标Scr的降低幅度在10%-19%之间表示为有效;(显效+有效)×100%=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和统计两组肾功能指标,主要由化验室监测,对Scr、BUN、Alb进行测定。

观察和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疼、恶心、呕吐、心悸等。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的结果由统计学作出处理,工具为SPSS26.0统计软件。所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应用(`x±s)标准差、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和组间比较分别由例数和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明统计意义成立。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经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n(%)]

1.png

2.2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

两组治疗前的肾功能各项指标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cr、BUN等指标明显更低,AIb指标明显更高,经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n=30,(`x±s))

2.png

2.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经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n(%)]

3.png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肾功能逐步受损,最终发展为肾功能持续性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情一般会经历漫长的过程,可能从数年至数十年不等。其特点在于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体内蓄积代谢废物、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常等。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肢体浮肿、尿量减少等。若病情进展为晚期,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因此,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肾衰竭至关重要。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式。通过体外循环方式,将患者的血液抽出并经过半透膜与透析液进行溶质和水的交换,从而达到去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的目的。通常,血液透析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维持肾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4],通过规律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尿毒症症状得到缓解,生存质量也有所提高。有学者[5]针对5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血液透析治疗,最终结果显示,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明显下降,患者不良反应也明显好转。有研究发现[6],规律的血液透析能够显著延长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相关学者[7]针对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生存率达到80%,明显高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另有学者[8]随访观察了100例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结果发现5年内有40%的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5%的患者死亡。这可能与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状况、治疗依从性以及透析质量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还有部分学者通过研究指出[9],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Scr、BUN、AIb等指标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AIb指标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人数分别为4例、2例、3例,而观察组仅出现1例头痛和1例恶心、呕吐,相比对照组总发生率9(30.00%),观察组明显更优2(6.67%),且P<0.05。由此说明,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

综上所述,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效果确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透析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41(02):231-232.

[2]李慎民,孙晓伟,袁红珍.分析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临床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23,8(23):49-52.

[3]Nakayama M,Nakano H,Arai R,et al.Short-term Effects of Hemodialysis Therapy in the Fluid Management of Elderly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onsidering the Position of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Cardiorenal Syndrome:Case Reports.[J].JOURNAL OF HOSPITAL GENERAL MEDICINE,2023,5(4):155-159.

[4]宋春霞,鲁冰.左卡尼汀辅助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3,29(10):1800-1803.

[5]王园园,赵松伟,王贇.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3,44(15):48-51.

[6]庄青.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正念水平与治疗依从性、生命质量、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21):168-172.

[7]罗继红.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肌酐和尿素氮与总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2,28(11):177-178.

[8]张章盛,许平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智慧健康,2022,8(25):81-84.

[9]邢晓东,纪晓宁,冯新.高通量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