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化的涵义
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的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以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也是指由生物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人刚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的人,要使之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被社会或群体所需要的人,他就得学习社会或群体的规范,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们的期待,从而逐步具备作为这一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
社会化是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必要环节,是个人生存与个性习得的必要条件。社会化使个人得以了解社会规范、语言、技能、价值标准以及其他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得以顺利地参与社会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他出生时也许有着成为各种不同的人的可能性,但他实际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们各自独特的生活经历。社会化使得社会能够在社会化的和生物学的意义上进行繁殖,从而确保它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以源源不断地补充新的成员以接替老的成员。而社会化过程正是社会以其特有的文化将新的成员不断培养成符合要求的合格成员的过程。因此,尽管老的成员在不断死亡,社会仍能存在和向前发展,一个社会的文化也在其中保存和传递。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体育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作为内容还是作为手段,体育运动都是不可缺少的。人刚出生,生理上几乎完全不能自理,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很差,连最简单的坐、立、走都不会,因此人的基本技能都是靠后天学习获得的。体育运动是人们获得基本活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儿童在游戏中学会走、跑、跳、攀、爬、搬运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基本活动能力。同时,儿童在游戏中通过“假装”和“拟成人”的各种活动,模仿各种社会角色的动作和行为,学会适应社会生活。至于在各级学校中的学生,在法定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有助于他们掌握更多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
2、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
体育是以促进人的健康和娱乐为目的,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一种给人以生命感悟的,丰富的身体活动和审美体验教育,是生命活动的展现和人的本原力量的凸现。当代体育主要由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部分组成,三者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在人的社会化中它们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2.1 学校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
学校体育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比较系统的体育实践教育,是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接受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整个生活会因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而转移,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育观念意识的建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体育观念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实践,一个缺乏体育运动实践的人,将有碍于体育意识观念的传播,有碍于促进体育观念的普及。学校体育本身是一个有章可循、有一定约束力的社会活动,又是在教师的直接组织和教育下进行的,这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遵守社会生活准则是一个强化。再者学校体育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场地大、活动多、班级与班级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频繁,这不仅增加了师生间的联系,也使学生之间的交往增多。同时,由于在体育活动中学生所处的角色和地位经常发生变化,使人际关系更趋复杂,有利于培养学生善处人际关系的能力。
2.2 大众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
大众体育在人的社会化中主要起到锻炼身体,驱散身心疲劳,宣泄和调节情感,休闲娱乐,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
体育运动具有强健体魄的功能。强健的体魄既是人格构成的要素,又是人格品质发展依赖的基础。一般说来,身体健康者,往往精力充沛、乐观自信、热情活跃、心理承受能力强;而身体衰弱者,精神往往萎靡不振,情绪悲观消沉、敏感、易怒、自卑、孤僻、冷漠,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因此, 心理与身体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健康的体魄不仅能为人格健全与发展奠定基石,而且能积极影响人格发展。
体育运动还是一种极富感情色彩的高尚运动。在体育社会化过程中,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荣誉感和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亲和感。体育运动给人们提供的情感体验是复杂多样的,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的要求。在社区体育中,人的个体归属社区管辖,人的社会化可以得到对集体、社团的依赖感、信托感。
2.3 竞技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
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竞技性。体育最早起始于劳动中,形成于文化的交流中。竞技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体育就带有祭祀性质,但也具有民族节日竞技性质。由宗教习俗的催发、文化交流的需要和城邦力量的显示,形成了古代奥运会。这样竞技体育对社会的第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对儿童来说不仅可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完善人格和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而且还能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具有内化竞争的意识。
在各民族的文化、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竞技体育总是和国家民族的礼仪庆典活动同时出现。升国旗、奏国歌,还是点圣火、发誓言、敲钟、放鸽群、撒鲜花、授勋章,虽然表面形式相同,但文化内涵千差万别。大型竞技体育活动还要进行团体操、音乐舞蹈表演,这一点与古代竞技体育与宗教祭祀活动十分相近,有渊源关系,如奥运会开幕式,融入主办国的文化,在社会化进程中,使人产生认同感和“自我”感,这一点是其他社会活动无法比拟的。
竞技体育对社会的稳定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社会化,必须具备良好社会环境。而竞技体育对维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竞技体育是集聚社会力量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容易为不同阶级、阶层,不同职业和信仰的人们普遍接受,为不同的人提供发挥精力的业余活动场所,减少和避免人们把精力用于危害社会,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的作用。竞技体育还能培养人挑战极限,战胜对手,达到实现自我的效果。
3、小结
通过对社会化、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及竞技体育的分析,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对促进人的社会化所起到的作用,不仅能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能够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提高对身体、生命、环境和体育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科学的认识社会竞争的意义,提高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竞争力。
体育活动对人终身有益,应安排到生活日程,成为生活的必需。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能设法实现而不应停留在虚构阶段。目前虽然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了全民体育意识,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无形中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凝聚力。但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关心、谈论和观看中,并未渗透到个人的实际生活中去,要推进体育社会化必须提高全民的体育观念意识和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
[3]张江南.面向21世纪体育高校改革的战略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449-451.
[4]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19(1):4-7.
[5] 季浏,胡增荦. 体育教育展望[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