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音乐有效课堂

谭燕兰

贵港市港北区第二初级中学,537100

摘要: 为了减轻青少年儿童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国家发布了“双减”政策。“双减”政策从本质上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将重视学生的分数转变为重视学生内部能力的发展。初中音乐教师要深刻领悟到“双减”政策的内涵,在“双减”政策下“重拾”初中音乐教学,让学生爱上音乐学习并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丰富初中生的情感体验,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妙。
关键词: 初中音乐;“双减”政策;有效课堂
DOI:10.12721/ccn.2023.1573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音乐的审美性和实践性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中,教育部门指出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双减”政策随着教育改革运应而生,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基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以及艺术修养来设计教学课堂,可以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音乐学习中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丰富情感体验,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缓释学生的学业压力

音乐天生就是受人喜爱的。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孩,听到音乐会开心得咿咿呀呀;大草原的人们,听到音乐就会随风起舞。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初中生学业压力逐渐增大,这种压力既有来自学校的、社会的,也有来自家庭的、自身的,他们不得不在意自己每一次考核的成绩,一直处于你追我赶的紧张状态中,拼命地抓住分数的尾巴,拼命地为了升学而努力。他们的压力是家长和教师难以体会的。而美妙的音乐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帮助他们调节每天的生活和学习节奏,放松自己。

(二)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操

新时代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新时代涌现出了许多有社会导向意义的音乐作品,而这些作品都蕴含着社会正能量。教师要将这些音乐作品中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学相长,这些时代旋律也能够提高教师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教师充满敬意,推动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我们中华人民的优秀品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听到国歌,我们都会随之唱响旋律。歌曲里的每一句歌词都是值得我们去品味的。我们要把字面的歌词融进我们的思想中,让这些道德情操揉进我们的骨血里,立志做道德高尚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音乐有效课堂的策略

(一)树立不断学习,更新理念的教育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明确新时代学生知识面更加广阔。因此,无论拥有多么厉害的头衔,教师都不能故步自封,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与进步。

教师要善于了解当下学生们喜爱的东西,从这些东西下手,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性。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们更好地放松自己,同时在课堂上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在学习曲目时,教师可以在课间直接播放视频,因为视频对于长期在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教师一定要将歌曲的历史资料以一种别样的手段展现给学生。用这种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二)在“双减”政策下构建趣味课堂

趣味性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双减”政策下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要构建趣味音乐课堂。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把游戏教学与情境教学融入教学课堂中,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以《辛德勒的名单》这一课教学为例,这首乐曲出自于同名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教师可以利用这首电影主题曲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剪辑一段相应的电影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在观看电影视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来进行演奏的?大部分学生通过观看电影听出了这首乐曲是由小提琴演奏的,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普及小提琴的相关知识以及小提琴在乐器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随后,教师把这首乐曲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旋律有什么特点?部分学生通过听音乐难以分析出旋律的特点,这时教师可以把乐曲融入电影情节之中,让学生将电影情节与乐曲进行结合。通过电影中的人物情感来感受旋律的情绪,学生说这首乐曲的旋律跌宕起伏和电影一样动人心弦。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这首歌背后的情感与力量,教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把自己带入到电影情景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将电影情节表演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用这首乐曲来进行渲染,学生在乐曲的引导下感受人物情绪,并将人物情绪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会更加深刻。并且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形式,还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从而树立和平意识。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合作学习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通过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促进彼此相互进步与成长,这样还能在班级中构建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以《唱脸谱》这一课为例。脸谱是京剧文化中的一个内容,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教育价值,但京剧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为此,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教师可以先设置这样的教学任务:先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搜集与京剧相关的知识以及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以及特征等资料。

当学生对京剧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再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京剧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知。然后教师在展开音乐教学,先让学生反复听唱脸谱这首乐曲,在听的时候,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喜欢聆听以及观看京剧,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对于初中音乐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教师要利用好改革形式,对音乐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建趣味课堂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深入到音乐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宛彤.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知识素养发展的思考[J].学苑教育,2022(19):57-58.

[2]黄蓓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彩情境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3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