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本身蕴涵一定的德育元素,在音乐教学中促进音乐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能丰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内涵,促进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师要积极促进音乐课堂中德育的有效融合,有意识地优化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效果,借助音乐教育的力量发挥感染和熏陶作用,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多元化的探索。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价值
(一)有助于促进现代跨学科教育组织实施
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对德育思想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渗透,能在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渗透跨学科教学思想,将音乐素质教育与德育引导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德育的角度对音乐教育的组织实施进行系统的探究,从而强化德育的综合影响力,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在多学科教学的作用下促进小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开发德育引导内容,能强化音乐教学中的跨学科思想,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渗透,为小学生打造良好德育空间,从而彰显德育的价值,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给出积极的引导。
(二)有助于创新音乐教育的组织
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重点对其中的德育元素进行挖掘,并设计德育引导教学活动,能从德育视角重新审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并对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创新,从而从德育教学视角重新对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行精心的筛选和应用,按照德育引导的现实需要对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形成音乐教育与德育引导协同发展的教育体系,重点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训练、审美认知训练和人生观、价值观训练等,彰显音乐教育的价值,为小学生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实现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本身具有能启发学生音乐智能发展的作用,而在音乐教学中探索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对德育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开发,并借助音乐教育形成感染和熏陶作用,实现对学生心灵的净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能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和智力水平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基础上受到德育思想的感化和引导,产生精神共鸣,促使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逐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利用经典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理解感悟
小学音乐教材中编入了一些具有明显德育倾向的曲目,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对这些曲目进行鉴赏,不仅能发挥经典作品赏析的作用,强化学生的音乐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借助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组织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情怀,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逐步提升。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点对教材中的经典曲目进行筛选,从激发学生道德感悟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确保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欣赏《保卫黄河》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角度出发,先对《保卫黄河》歌曲的创作历史和创作背景进行解析,与学生共同收集和整理材料,采用视频观看和文字分析的方式了解歌曲创作背后蕴涵的一个个革命故事,从而使学生对曲目内容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认识。以此为基础,教师与学生共同结合曲目的内容以及歌词的编排,探索其中蕴涵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情怀,引导学生对歌曲情感进行艺术鉴赏,从而确保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形成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增强爱国主义音乐教育活动的综合效果,切实彰显小学音乐情感教育的作用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价值,有效促进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内容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叙述音乐的创作背景,理解音乐的深层含义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就会比较浅薄,继而无法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教学工作者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当中,可以向学生叙述音乐的创作背景,知道作者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和心理情境,继而理解音乐所隐藏的深层含义。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爱国主义,通过热爱自然和热爱家乡,进一步的延伸到热爱祖国。在相关的音乐学习中会涉及很多传统文化和传统歌曲,透过这些就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的对国家有更深刻的了解。
以小学音乐《爱我中华》为例,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不一样的讲述方式,向学生叙述音乐的创作背景。《爱我中华》是一首充满民族气息的歌曲,它用独特的节奏,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首歌的要点就在于感情,学生在学习这首歌的时候,除去要对歌曲的音乐的轻柔进行了解以外,还要了解民族歌曲的唱法,才能诠释这首歌曲的灵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通过对不同民族这些民歌的学习,感受到这些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从而确立对祖国的热爱。
(三)设计音乐合作,强化学生集体意识
音乐艺术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艺术,还与集体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为了促进德育内容的有效融合渗透,可以尝试结合德育的需求,对教学组织活动的基本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在集体空间中促进德育思想的融合渗透,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音乐学习和合作实践中对音乐内容产生深入的理解,也能对音乐主题思想形成客观的把握,切实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德育影响力,为小学生对音乐知识内容的系统探索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歌曲《左手和右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设计音乐实践活动,对学生的集体意识加以培养,也借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生活中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从而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德育指导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改革中,教师重点针对德育的组织实施进行系统的探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系统开发,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受到音乐中德育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使学生从多渠道感知德育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出积极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林妍.让德育的种子在音乐中成长——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德育元素的实践[J].读与写,2022(13).
[2]陈靖.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践[J].学苑教育,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