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农村养老问题

孙拥平

内蒙古达茂旗百灵庙镇党群服务中心,014500

摘要: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口老龄化严重、家庭结构变迁、传统养老方式面临挑战等问题上。在农村社会工作介入的视角下,分析和总结当前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农村互助式养老体系等措施,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照顾与服务,为他们更好的养老奠定基础。
关键词: 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养老问题
DOI:10.12721/ccn.2025.1570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目前,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人口结构的变迁使得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新的发展机会,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帮助有困难或需要帮助的人,以解决其困难、满足其需求为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来进行助人服务的一种活动形式。农村社会工作主要针对农村老年人所面临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问题提供服务,在帮助老年人走出生活困境、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实现其自我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分析农村养老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与城市相比,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仍然较低。目前农村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方式有三种:(1)家庭养老,即子女赡养父母;(2)土地养老;(3)社会养老。然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尚未完全理顺,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其次是家庭结构变迁导致的空巢现象;再次是传统家庭观念转变及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现象。这三个因素都加剧了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危机。 [1]农村养老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所以需要建立政府、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会工作介入的视角下,分析和总结当前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利于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发展滞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农村主要采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养老院为主导的机构养老模式和政府主导的社区养老模式。由于传统家庭承担着赡养老人的重要义务,所以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根深蒂固。但随着社会变迁,传统家庭结构不断瓦解,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父母与子女之间、孙辈与祖父母之间存在着代际隔离,这种情况导致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越来越难以履行。同时,由于老年人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农村老人缺乏经济来源。机构养老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医疗机构不足;服务质量差;老人对机构的认知度低等。最后,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够完善,没有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提供充足的保障。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首先,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的工作,其价值观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在我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中,“家”是人们最重要的生活单位,也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单位。家庭伦理关系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传统家庭“重孝、重养”,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和道德责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养老和医疗责任。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少子化背景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新的挑战。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的理念,帮助个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健康、有效、稳定的关系。在农村养老问题中,社会工作可发挥其专业优势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其次,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社会工作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其理论和实践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和成熟。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已建立了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在农村养老问题中,社会工作可以在资源动员、精神抚慰、危机干预、政策倡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再次,目前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点。农村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一般依靠子女来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而现在子女忙于生计,无暇顾及老人的生活起居。随着家庭小型化和人口流动现象的普遍发展,农村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在精神生活方面也比较孤独,而社会工作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一是提供上门服务来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二是通过提供老年文化娱乐活动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三是通过开展个案服务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四是通过开展小组工作来满足老年人社交需求;五是通过社区活动来满足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需求等等。所以,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十分必要也兼具可行性。

三、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的过程

社会工作是一种运用专业方法进行助人的过程,以人为本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它追求的目标是使受助者重获自信,增强其适应能力,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在处理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时,社会工作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社会工作注重人的发展和人的潜能开发,社会工作者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的处境,使之达到满意或幸福的局面。其次,社会工作强调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注重培养人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因此在农村养老问题中,社会工作者能够将农村老年人的需求与问题结合起来,针对性地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服务,发挥老年人自身潜能和优势,同时整合资源、协调关系、调动力量,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2]

3.1整合资源,提高质量

政府在农村养老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养老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政府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协调社区资源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我国,很多城市都设有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而农村没有这样的设施和条件。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协调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娱乐场所,也可以与政府一起加强农村老年教育体系建设。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与志愿者一起合作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比如走访慰问、协助照顾老年人等。

3.2整合方式,构建网络

家庭是社会中的基本单位,在社会支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虽然近些年国家鼓励生育二胎,但农村老年人普遍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佳,生二胎在经济上、精力上都会增加很大的负担。此外,许多农村老年人对于照顾孙辈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农村建立家庭养老模式不符合当前形势。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通过在农村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家庭照料和社区照顾等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还可以缓解农村劳动力外流造成的养老问题。四、结语

总之,社会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主体共同努力下,探索农村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在农村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推动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翠娟.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互助养老的路径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22,46(3):95-97.

[2]张岭泉,陈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6):147-153.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7.0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