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传统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不能有效地发挥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功能,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地接受历史与社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仅仅学习到了历史与社会知识,而不是学习了历史与社会知识,也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因此,在实施创造性教学时,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应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教育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相关课程和教育被长期搁置,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死板。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是教师教学和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当前,初中教师在历史与社会教育的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讲解的应试教学为主要内容,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其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因为各地的经济状况不同,学校对不同的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再加上师资力量的良莠不齐,使得一些初中的历史与社会学科依然是一种以板书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技术。
最后,学校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的不重视,直接造成了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混乱,教师的教学时间被压缩,而学习内容和教学任务又太过繁重,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二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创新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目标,从一维向三维转变
教师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以教学目标为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只有知识这一方面,那么他们的教学行为将不能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匹配,其教学效率也就难以想象。对此,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自己的教学目标,要让教学目标从一维到三维。三大维度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更多的活动,从而使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更为生动。比如,我在讲授《大洲和大洋》课文时,首先对课文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为学生设定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全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确认大陆,岛屿,半岛,大陆,海洋,海峡;指出七大洲、四大海洋的名字及其分布;通过事例,阐明海洋在人类生活和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将上述所涉及的知识加以应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为:通过阅读地图,积极地了解大陆、海洋;笔者所设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从而产生保护海洋的意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的教学行为就是围绕着这三个目标来进行的,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和素质。
(二)突出学生主体性
初中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的历史教育阶段,也是一个新的历史教育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就要将课堂的主导作用、主体地位交给学生,让学生广发见解,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不能让传统的教育方法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比如,老师们可以通过观看一些电影片段,或者是百家讲坛这样的历史节目,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同学们有一颗热爱历史的心,就可以从这片知识的海洋中得到智慧,从而提高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也就会有一种文化的归属。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认识和掌握历史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思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重视历史与社会教育
首先,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甚至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历史与社会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格、爱国精神和道德品质方面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历史与社会教育,并不只是让学生去学习有关的历史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们从历史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其次,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要对历史与社会两个方面的课程进行积极的指导和指导。当前,社会上已有一些“历史与社会教学无用论”的说法,对于三观处于育成期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动摇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所以,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教师开设相关的培训讲座,并组织教师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等,为教师的自我提高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渠道。第二,学校要组织老师们制定出一套适合他们发展的历史与社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方案。
最后,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学校和教师也应该积极探索更深层次的家校合作,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学习有关的历史,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另外,教师、学校、家长都应该努力创造出一门生动、活泼、高覆盖面、还原性强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比如,在《明清的文化发展》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的学习,然后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寻找明清时代的文化内涵、进步、弊端等,并在课前进行预习,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创新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评估环节中,初中历史和社科教师应在评估内容和评估方式上做两个创新。教师的创新旨在使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在教学评价的辅助下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评估内容上,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还要注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比如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进步程度等。在评价形式上,不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比如,在《青藏地区》一节的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了解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作者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体验。
结语:总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的创新教学策略要可以帮助教师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而学生也才可以让自己所学到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和培养的历史与社会能力,变成自己在人生路上顺利前进的倚仗。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进行改革。使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郭辉.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9(26):209.
[2]黄小聪.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初中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