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重要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尊重文化的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蕴含着深邃的辩证法,体现着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那结合实际我们要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进行赓续传承,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河北张家口蔚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唐尧最初把中国分为九州,蔚县属冀州地。虞舜时有将中国分为十二州,蔚县属并州。夏禹重新分中国为九州,蔚县又回属冀州。在殷商时期,蔚县称代国(都今代王城),依属冀州。周朝时代,蔚县依然称代国,属冀州。战国为赵国代郡地,周赦王十八年(公元前三零三年),赵武灵王雍封子章于安阳,号安阳君。安阳是代国的下属.安阳即今天的安定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将天下分为郡和县,蔚县称代郡,治理代县。西汉时,蔚县依然称代郡,属幽州所辖。王莽篡汉后(公元九年),蔚县称厌狄,代县称厌狄亭。东汉时蔚县又称代郡。建安十八年(公元二十一年)省幽并二州,蔚县又归属冀州。后魏丕篡汉,又重设幽并二州,蔚县回属并州。所以现在老蔚县人都称其为蔚州镇,体现了它悠久的历史已经深入到当地人的心中。
从史籍考证看,蔚州的设置和辖境是有变化的、有移徙的。追溯蔚州最早建置于东魏永安中(公元528-530年)改怀荒、御夷二镇(分别在张北县与赤城县北)置,寄治并州邬县界。《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东魏图(武定四年,公元546年)中蔚州治,即标定在此。正如清朝顺治十六年版《蔚州志·古迹》载:“蔚州废城:在平遥西北二十五里,后魏迁蔚州民居此,州废。”当时领郡有三:即始昌郡、忠义郡、附恩郡。领县有七;即于门县、兰泉县、苇池县、西凉县、利石县、化政县。今之蔚州,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公元535年)始置蔚州(治今蔚县城),蔚自此始,北周宣帝时(公元579年)又置蔚州,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之一,置大昌县州治在灵丘(今山西省灵丘县)蔚县地属之。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蔚州置雁门郡,为雁门郡灵丘县地。隋末陷于突厥。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重轩蔚州,寄治并州阳曲县,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破突厥,复故地,移治灵丘县,属河北道。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置安边县(治今蔚县城),天定元年(公元742年),改蔚州为安边郡,并自灵丘移州治于安边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安边郡为兴唐郡,并改安边县为兴唐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置蔚州。辽属西京道,仍为蔚州。金承辽制。元仍为蔚州。明初属山西大同府蔚州,并置蔚州卫。清初因明制,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改卫置蔚县(县名自此始),隶属宣化府。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蔚县归入蔚州。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蔚州属直隶省口北道,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蔚州为蔚县,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划归察哈尔省。1952年划归河北省。
蔚州古城、暖泉古镇、古堡、古民居、古戏楼,蔚县剪纸、年俗社火、打树花、拜登山、皮影戏、蔚州秧歌等,都已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特色古城以及特色的文化传统都是当地人民结合当地悠久历史文化以及不断实践中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智慧的结,。所以足以见得在历史长河中,当地人民以及政府在保护这些文物及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努力。
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为我们挖掘、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精华指明了前进方向,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能够站稳脚跟、坚守立场。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蔚县在发扬独具特色的剪纸文化中一直坚持自己的文化立场。蔚县剪纸,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传统民间艺术。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高佃亮,已经从事剪纸创作40多年,是中国剪纸画的创始人。他说:“我从事40多年了,将近50年。中国蔚县剪纸它是全国唯一一种点彩剪纸,它是要上色的,全国(其它)的剪纸不上色,都是一种单色的。真正蔚县剪纸跟画一样,像我们现在创作的新的一个内涵就叫中国剪纸画,就是说把这个剪纸我们叫烛花刻出来以后读出来,再一点点画出来。就是说通过这个画,再提升它的技艺的难度跟它的艺术性,下来以后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收藏价值,还有永久性保存的价值。”
三、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具有鲜明实践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打树花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暖泉古镇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这种别具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绝不亚于燃放烟花。后来,暖泉镇每逢元宵佳节期间“打树花”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这过程中离不开政府及手艺人的共同努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蔚县暖泉古镇的打树花已经成为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支柱产业,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将打树花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发展,将打树花产业进行延伸,开发相关周边产业。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N],2021-04-14.
[2] 新华社.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赓续中华文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N].人民日报,2024-02-07.
[3] 中国小康网.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历史沿革[N],2017-09-25.
[4] 倪 虹.扎实做好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N].《求是》,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