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快餐文化、短视频靡然成风之下,大量粗制滥造的音乐涌入学生的视野,使三观还未完全建立的学生更加难以理解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高中音乐教师应正视音乐鉴赏教学,在当下这个呼吁创新、发展的时代中与时俱进,又能在相对浮躁的学习氛围中坚守传统,根据学生学习及心理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基础的乐理知识,还要着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的认知缺乏清晰性
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在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该目标被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但是就实际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开展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音乐教学活动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时存在一定不足,如目标过于简单等。
(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和创新
部分教师在开展音乐学习过程中并未认识到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核心素养的独特意义,更多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直接展示整合总结的课程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还会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创造能力明显削弱。
(三)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
在传统教学思想观念影响下,部分高中音乐教师没有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意义,更多采用单纯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将降低学生对音乐鉴赏的热情及积极性,音乐鉴赏教学工作难以真正落实,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提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利用有效提问
教师通过对已学知识的设问,循序渐进地引出新课程,同时可以检视学生课程掌握情况,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改变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新课导入过程中,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已学的知识有效设问,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巩固旧知识,让学生身临其境,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感受音乐环境,自然过渡到新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接触教学重点[1]。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曾经接触过民歌这一知识点,也掌握了一些关于民歌的基础知识。
在高中《音乐鉴赏》(人音版)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的两课时教学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哼唱初中已学的中国民歌,先让学生辨别出哪首是汉族民歌,哪首是少数民族民歌。然后继续追问:“你们是如何辨别出它们的?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有何区别?你们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总结二者的区别?”此时,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设置悬念,仅展示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在学生在对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有了初步认知后,教师可以这样设问:“中国民歌为何会形成这些各具特色的音乐风格特点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启今天中国的多彩民歌之旅吧。”把学生自然地带入新课学习。“温故知新”式的有效提问,不仅回顾了初中所学音乐知识,还可以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帮助学生感悟音乐、理解音乐,进而达成教学既定目标,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
(二)实施体验式教学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挥空间,解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感受音乐现场的魅力所在,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2]。首先,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小组以5到8人为最好,且每一个小组内都能够包含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其次,教师要设定相应的鉴赏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优化课堂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挥空间,探究本节课要学习的音乐鉴赏课题,在小组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规划,只需要鼓励学生随心而动,真实地说出自己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看法。再次,学生可以围绕着所鉴赏的内容,讨论相关音乐鉴赏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交流与协作,完成相应音乐现场知识与技巧的学习。最后,学生可以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形成相应的音乐现场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身不能过多地参与到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只需要引导学生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提升其鉴赏能力,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开展主题鉴赏教学
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人文内涵。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以聆听音乐为原则,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开展主题鉴赏教学,构建高效鉴赏课堂。主题教学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对于鉴赏主题的选择,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和音乐鉴赏水平,科学、合理地设定音乐鉴赏主题。鉴赏主题确定后,教师可以选择相同主题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让学生掌握鉴赏这类作品的基本方法;也可以基于同一主题,选择完全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鉴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意境、不同的音乐背景,深入掌握音乐的内涵;还可以选择同一位音乐家的代表作品进行鉴赏,系统地了解这位音乐家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通过开展主题鉴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音乐参与度,体验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的优化与改进,给予每一名学生充分的关注,使其在音乐鉴赏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价值,实现核心素养下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鸿 . 立足“终点”,回溯“起点”——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聚焦思辨的思考与
探索[J]. 中国音乐教育,2019(6):12—15.
[2]夏丽萍.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J]. 天津教育,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