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王知虎

云南省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云南泸西,652400

摘要: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课题。音乐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也可以带给人们情感的鼓舞。因此,教师在教学音乐知识技能时,应该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对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作用、现状以及策略进行研究,以为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音乐;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34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高中音乐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和美育的渗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升,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为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需要对情感教育和美育的渗透加以高度重视,积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并且在尊重学生主体位置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契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契合学科教学特点的高效、创新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及综合素养。

一、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素质教育改革下,教育行业对学生主体位置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一再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位置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凸显,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性地以自身为主导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填鸭。如此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其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普遍不高,由此也就造成了当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不甚理想以及学生的音乐素养无法获得有效提升。

(二)课堂教学模式较单一

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学模式单一是一个存在非常普遍的问题。而之所以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即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乐理知识的灌输以及演唱技能的训练,而对于学生的音乐情感和音乐审美的培养基本不够重视。与此同时,教师还习惯性地以自身作为课堂主导,并且忽略了与学生的积极互动,造成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枯燥。如此,在这样一种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并不高。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一)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与掌握音乐作品的作者经历、创作背景、表达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创设契合音乐作品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感知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情感内涵,提高音乐的审美和感知能力。另一方面,音乐与人的情感联系十分密切,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是血肉相连的。教师要借助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刻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与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

以教学高中音乐鉴赏(必修)“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例,教师课前了解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伴奏、舞台、服装、妆容等各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梅派”艺术的风格,并观看梅兰芳《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经典京剧曲目,为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做足功课。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参观梅兰芳艺术人生展览”的音乐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音乐教学情境中感受一代京剧大师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品格。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梅兰芳《四郎探母》《一缕麻》的剧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梅兰芳追求美的情感。

(二)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体验多样的音乐情感

现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能够运用互联网搜集更多的音乐素材,并且通过结合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的音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元素融合,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有利于为学生降低理解难度,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音乐作品的欣赏,更好地体验多样的音乐情感。以教学高中音乐鉴赏(必修)“欧洲民间音乐”为例,教师明确两点教学目标。第一,让学生感受欧洲民间的音乐文化,并能对约德尔唱法、美声唱法、欧亚唱法三种欧洲民间唱法有所了解。第二,让学生通过欣赏、演唱等方式,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情感。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约德尔山歌》《孤独的牧羊人》两首歌曲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说出感受到的情感。学生根据自己的欣赏体验,分析得出《约德尔山歌》《孤独的牧羊人》节奏密、速度快的特点,因此总结两首歌曲的情感是活泼、欢快的。

(三)强化民族音乐的教学,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民族音乐的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领悟中国的民歌、器乐等艺术,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爱国情感。以教学高中音乐鉴赏(必修)“高山流水志家园”为例,首先,教师介绍有关古琴的文化背景。古琴,古时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如今,古琴曲《流水》作为人类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承载着人类对宇宙的无限想象,在茫茫宇宙中,寻觅着‘知音’”。再次,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古琴曲《流水》,并为学生讲述春秋时期,钟子期、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领悟古琴曲《流水》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的情感。学生从探究民族乐器、民族乐曲独特的文化和情感中,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音乐创造,切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情感教育和美育的渗透加以高度重视,其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和审美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组织来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有效进行情感教育和美学的渗透,进而全面促进音乐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冉尚.高中音乐教学情感教育的渗透浅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5(6):24-26.

[2]陆大江.高中音乐教学应渗透情感教育[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8,20(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