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具有简短精悍的特点,让音乐课堂摆脱了空间与时间的束缚,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有效辅助工具,备受师生们的欢迎和喜爱[1]。微课通过音像结合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文字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给学生带来丰富的音乐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水平。
一、当前微课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多追求时尚效果,导致教学质量较差
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微课只是起到信息延伸辅助传递的作用,真正的主体还是教师和学生。教师要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发挥微课的优势,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时尚效果而滥用微课,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的价值,将微课运用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也要借助微课来展现,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结构就遭到了破坏,教学质量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导致微课的使用,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阻碍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微课设计不合理,无法发挥微课优势
微课教学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教学难度和知识理解难度,同时还能提高学习活动的趣味性,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围绕授课内容设计微课,导致很多看似精心准备的微课脱离了教学内容,课堂氛围是活跃了,但对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并没有起到什么帮助,反而是摸不着头脑,降低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微课要围绕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使用,但很多教师认为微课使用得越频繁,教学效果就越好,于是在教学过程中频繁使用微课,不断切换内容,这样学生不仅无法从微课中学到有用知识,反而会眼花缭乱,分散注意力。最终学生没有记住重点知识,也没有攻克学习难点,反倒是繁杂的画面和音乐给学生留下了不明所以的印象。
(三)师生缺乏交流沟通,影响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互动交流才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保障。但随着微课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用微课代替传统教学方式,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形象直观,课堂氛围愈加活跃,但伴随着的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减少,学生主体优势得不到发挥,虽然学生获得了快乐的学习体验,但分析问题的能力却得不到锻炼和提升。
二、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拓宽知识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音乐教材提供的知识内容十分有限,如果只是依靠教材提供的内容,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为此,教师要搜集课外音乐,扩充教材知识内容,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素材,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技能,了解音乐的内在美。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音乐知识体系,明确音乐学习的目标,从而提高音乐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微课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价值,通过小组合作或独立学习,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完成对音乐曲目的初步认知,掌握歌曲演唱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特别是遇到发音错误等问题时,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对比自己的发音,从而及时改正,提高歌唱水平。此外,微课还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提高音乐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自发地投入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去。
(二)运用预习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效率。但在过去音乐教学中,预习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往往并没有预习活动,或者预习过程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预习的真正价值。实践证明,在预习环节,使用微课学习具有很高的操作性,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能够快速、清晰地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同时预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能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是哪些。此外,学生还能及时提出疑惑,起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此外,微课最后可以设计一个预习反馈环节,学生将预习的情况以及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前告知教师,从而方便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接下来的教学策略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利用微课开展民歌学习
罗伯特·舒曼曾说:“要仔细聆听民歌,因为它们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是优美旋律的宝库,让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个性。”由此可以看出,重视聆听旋律是学好民歌的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民歌时,应合理运用微课,将多首符合教学主题的歌曲整合起来,通过剪辑处理将其中有特点的部门予以保留,并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微课视频,通过对比教学、鉴赏分析等手段,让学生对民歌的旋律、特点有更深刻的认知,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举例来说,在学习《友谊地久天长》一课时,歌曲本身是一首苏格兰民歌,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为了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对民歌特点有深入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微课的教育优势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在课堂中教师先播放歌曲的原声带,让学生耐心聆听,之后利用钢琴演奏三拍子的《友谊地久天长》,让学生初步体会同一首歌曲不同拍子产生的音乐情感,进而加强对歌曲风格和节奏的认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微课的运用能丰富教学内容,构建更具有魅力的音乐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知识点结合信息化手段制作微课课件,并选择合适的时间展示给学生观看,从而为音乐课堂带来更多的教学形式,以摆脱传统教学形式中的不足,使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彭倩.微课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21):89-90.
[2] 杨菱.微课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有效运用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9(27):125-126.
[3] 吉娜.浅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9(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