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党建的有效方式探索

王春波

吉林省集安市台上镇学校,134217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毫无疑问,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也必须顺应“数字+”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这既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全面适应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本质要求,又是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党建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因此,本文对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党建的有效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党建;有效方式
DOI:10.12721/ccn.2025.15702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数字党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是基于数字技术赋能对党建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利用,以数字党建夯实基层社会发展的组织基础,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治理数字化转型路径,是应对基层治理困境、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同时,数字党建的学习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全面,更加契合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对此,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党建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党建的必要性

据数字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如何能够让参与各方深入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场景当中,数字党建发挥了巨大的引领支撑作用。一方面,信息化传递系统缩短了各方沟通时效,提高了沟通效率。大数据时代最为核心的生产力就是信息处理的“速度”,在云计算、区块链等算法推动下,可完成对巨量数据信息的采集与计算,以便基层社会治理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群众诉求,及时作出回应。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治理各主体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互动互联。数字党建通过导向与技术手段优势,对协商治理的规范作出约定,建立起较为可行的社会信任感。数字党建将数据信息互联、将参与各方互联,将辖区内的党建资源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位统筹调动,推进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完成党建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越型升级。因此,推动数字党建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平台互联、资源流动,成为当今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二、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党建的有效方式

(一)构建“数字+党员管理”平台

“数字+基层党建”工作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党建工作实践中的有益探索,旨在将这种技术知识转化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效能。“数字+”的核心是“+”,“数字+基层党建”并不是意味着对传统基层党建模式的完全摒弃,而是用“+”的方式将传统型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链接、组合,并加以改进、融合和转化,推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党建工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党员群体在线的平等交流。从基层党建工作主体看,互联网平台的应用降低了党建工作参与门槛,使更多党员群众能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到党建工作之中,同时随着群众参与党建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党建工作也充分融入了广大党员群众生活。

本质上,“数字+基层党建”打破了时空和物理的隔阂,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方式从传统性走向现代化、基层党建信息资源从分散走向融合、基层党组织生活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目的是实现对基层党员的系统性管理。“数字+基层党建”的工作模式需要构建“数字+党员管理”平台,增强基层党员对“数字+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基层党员的培养、发展和管理上都需要运用数字思维,从整体上牢牢掌握每一名基层党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止,保证基层党建工作的与时俱进,真正落实“数字+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文件以及实施方案,改变以往“材料主义”“留痕主义”的基层党建工作作风,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减负。

(二)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智慧化

在新媒体场域越来越丰富的趋势下,基层治理思维与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依靠传统的宣传教育和组织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发展阶段基层社会治理的复杂要求。要善于运用数字党建智慧智能优势,提高基层治理水平。首先,采取“互联网+”的形式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是基层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要搭建“指尖党建阵地”等特色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网格化、数字化党建宣传阵地,开展网络远程培训教育,提高网络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推动数据党建应用场景落地生效。数字党建随技术发展高速迭代,基于5G技术的数字党建3.0,侧重沉浸式体验和大场景再造,呈现大平台、大参与、大互动的新特点,使党建工作和党的工作的数字化水平迅速提高。比如天津市“津治通”+“津心办”实现两津联动,通过指尖两网合一赋能城市共治。逐步探索出“一网支撑、党建‘穿针’、数据‘引线’、基层落地”的数字化治理新模式,真正让治理实效在基层落地。三是加大数字党建应用场景开发利用。当前数字党建技术的应用都强调基层减负和绩效优化的效用,追求党建实效最大化,下一步要在应用端的便捷化、在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和应用实效的优质化等方面深入开发,使基层社会治理在数字党建的技术加持与引领下达到更高效能。

(三)发挥数字党建科学规范优势

数字技术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数字党建应深挖数据信息识别、计算、分析的科学属性,实现定量分析和精准定位,实现新时代党建引领精准化,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运行规范高效。一是健全信息交互机制。要搭建开放公开的数字党建平台,健全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机制,打破数据壁垒。通过基层党建数据监督平台,及时掌控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对可能出现的苗头式、倾向式问题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督导。二是规范数据运行流程。“大数据+党建+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以政治引领为前提,以用好技术手段为关键,以强化队伍建设为基础,破解基层党建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着力加强标准建设和制度重塑,全面提升党建“规范性”。要从党员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统一的“数据+党建”业务规范,使各种基层治理事务办理具有统一标准,助力基层治理更加科学、更加便捷,让工作流程更加合理,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三是构建数字党建算法安全屏障。加强“大数据+党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算法分级分类安全管理,有效识别高风险类算法,促进算法生态规范发展,筑牢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高效运行的安全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层社会党建数字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数字党建平台以静态信息和新闻发布为主。基层党建数字化作为数字技术带来的全新研究课题,是提升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路径,数字新技术的交互性、共享性等优势有利于扩展党建空间、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提高党组织建设质量,需要深入研究和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静怡.用“互联网+”激发党建工作“磁场效应”[J].人民论坛,2019(3):112-113.

[2]刘仁明.智慧党建平台的“智慧”之处[J].人民论坛,2018(2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