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党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是基于数字技术赋能对党建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利用,以数字党建夯实基层社会发展的组织基础,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治理数字化转型路径,是应对基层治理困境、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同时,数字党建的学习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全面,更加契合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对此,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党建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党建的必要性
据数字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如何能够让参与各方深入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场景当中,数字党建发挥了巨大的引领支撑作用。一方面,信息化传递系统缩短了各方沟通时效,提高了沟通效率。大数据时代最为核心的生产力就是信息处理的“速度”,在云计算、区块链等算法推动下,可完成对巨量数据信息的采集与计算,以便基层社会治理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群众诉求,及时作出回应。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治理各主体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互动互联。数字党建通过导向与技术手段优势,对协商治理的规范作出约定,建立起较为可行的社会信任感。数字党建将数据信息互联、将参与各方互联,将辖区内的党建资源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位统筹调动,推进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完成党建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越型升级。因此,推动数字党建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平台互联、资源流动,成为当今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二、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应用数字党建的有效方式
(一)构建“数字+党员管理”平台
“数字+基层党建”工作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党建工作实践中的有益探索,旨在将这种技术知识转化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效能。“数字+”的核心是“+”,“数字+基层党建”并不是意味着对传统基层党建模式的完全摒弃,而是用“+”的方式将传统型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链接、组合,并加以改进、融合和转化,推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党建工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党员群体在线的平等交流。从基层党建工作主体看,互联网平台的应用降低了党建工作参与门槛,使更多党员群众能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到党建工作之中,同时随着群众参与党建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党建工作也充分融入了广大党员群众生活。
本质上,“数字+基层党建”打破了时空和物理的隔阂,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方式从传统性走向现代化、基层党建信息资源从分散走向融合、基层党组织生活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目的是实现对基层党员的系统性管理。“数字+基层党建”的工作模式需要构建“数字+党员管理”平台,增强基层党员对“数字+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基层党员的培养、发展和管理上都需要运用数字思维,从整体上牢牢掌握每一名基层党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止,保证基层党建工作的与时俱进,真正落实“数字+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文件以及实施方案,改变以往“材料主义”“留痕主义”的基层党建工作作风,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减负。
(二)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智慧化
在新媒体场域越来越丰富的趋势下,基层治理思维与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依靠传统的宣传教育和组织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发展阶段基层社会治理的复杂要求。要善于运用数字党建智慧智能优势,提高基层治理水平。首先,采取“互联网+”的形式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是基层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要搭建“指尖党建阵地”等特色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网格化、数字化党建宣传阵地,开展网络远程培训教育,提高网络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推动数据党建应用场景落地生效。数字党建随技术发展高速迭代,基于5G技术的数字党建3.0,侧重沉浸式体验和大场景再造,呈现大平台、大参与、大互动的新特点,使党建工作和党的工作的数字化水平迅速提高。比如天津市“津治通”+“津心办”实现两津联动,通过指尖两网合一赋能城市共治。逐步探索出“一网支撑、党建‘穿针’、数据‘引线’、基层落地”的数字化治理新模式,真正让治理实效在基层落地。三是加大数字党建应用场景开发利用。当前数字党建技术的应用都强调基层减负和绩效优化的效用,追求党建实效最大化,下一步要在应用端的便捷化、在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和应用实效的优质化等方面深入开发,使基层社会治理在数字党建的技术加持与引领下达到更高效能。
(三)发挥数字党建科学规范优势
数字技术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数字党建应深挖数据信息识别、计算、分析的科学属性,实现定量分析和精准定位,实现新时代党建引领精准化,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运行规范高效。一是健全信息交互机制。要搭建开放公开的数字党建平台,健全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机制,打破数据壁垒。通过基层党建数据监督平台,及时掌控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对可能出现的苗头式、倾向式问题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督导。二是规范数据运行流程。“大数据+党建+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以政治引领为前提,以用好技术手段为关键,以强化队伍建设为基础,破解基层党建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着力加强标准建设和制度重塑,全面提升党建“规范性”。要从党员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统一的“数据+党建”业务规范,使各种基层治理事务办理具有统一标准,助力基层治理更加科学、更加便捷,让工作流程更加合理,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三是构建数字党建算法安全屏障。加强“大数据+党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算法分级分类安全管理,有效识别高风险类算法,促进算法生态规范发展,筑牢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高效运行的安全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层社会党建数字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数字党建平台以静态信息和新闻发布为主。基层党建数字化作为数字技术带来的全新研究课题,是提升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路径,数字新技术的交互性、共享性等优势有利于扩展党建空间、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提高党组织建设质量,需要深入研究和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静怡.用“互联网+”激发党建工作“磁场效应”[J].人民论坛,2019(3):112-113.
[2]刘仁明.智慧党建平台的“智慧”之处[J].人民论坛,2018(2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