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具体措施

梁宗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石南镇六联小学,537800

摘要: 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如果想要有良好的数学能力,每个环节的知识都应该熟练掌握,其中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中比较有难度的部分,学生更应该明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应用题时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题目进行分析,理解题意,找到做题时需要用到的题目中的条件,选用合理的数学公式进行解决。因此,教师在进行应用题这部分的教学时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让学生了解怎样解决这种题目,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DOI:10.12721/ccn.2021.1570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而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有难度的一类习题。这首先需要学生读懂题意,然后通过相应的解题方法进行解决,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是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解题时就不能采取正确的解题方法去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不能做对应用题,就导致学生数学能力始终停滞不前。所以,教师在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应用题变得更加直观,让学生了解解决应用题的方法,在解题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这样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就会感到游刃有余。

一、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意义

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同时还应该理解应用题所包含的内容。其中,有些应用题包括的不只是一个章节知识点,有时会包括前面几个章节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这类应用题的训练可以对前面章节的内容进行回顾,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够复习前面所学章节的内容,了解自己前面的内容是否还有没有掌握的地方,便于接下来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花费时间和精力对自己掌握不好的地方进行巩固学习,便于掌握所有知识要点,避免由于一个部分内容了解不够影响之后关联内容的学习。同时,许多应用题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通过相关的题目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可以运用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做到学以致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强化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是检验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在编应用题时融入他们感兴趣的元素,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始终认真地听教师讲课,对教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听到并且记住,这样相关知识牢牢掌握对他们理解知识有一定的帮助。情景教学方法就是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法之一。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内容安排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场景,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明白一些数学道理,还可以通过其他同学的表现了解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加以改变,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仔细观察,直观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掌握不好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情景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将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有关应用题的各种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将自己对题目的见解表达出来,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应用题这部分内容学习难点在哪,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二)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审题是学生做任何题目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明白题目的实际内容才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这样习题才有可能做对。应用题与其他类型的题目还有所不同,应用题一般内容比较多,文字数量比较多,学生在阅读题目的时候容易抓不住题目中的重点内容,不知道哪些条件是可以用到的,哪些条件是有迷惑性的,不能解出题目正确的答案。所以,教师在进行应用题这部分的内容教学时,首先应该教学生一些审题方法,读懂每句话的含义,明确题目中的哪些内容是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条件,其中哪些条件是已知的,哪些条件是未知的,未知的条件是否可以通过已知条件表达出来,明确题目的问题是什么。只有清楚以上内容才能够了解题目中每个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的答案。另外,一些题目对于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题目引导学生画出题目的示意图,将抽象的问题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来,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有利于他们对问题的解决。

(三)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

学生在做应用题之前明确题意是首要环节,但是单靠这一环节还是不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可以找到解题需要的相关条件,了解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但是如果在解题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不能够清楚这些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就会感到无从下手,无法解出题目的答案。所以,解决应用题重要过程在于梳理这些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样才能将这些审题过程中找到的条件建立起相应的关系,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基于此,教师应该明确应用题的特点然后进行教学。虽然数学课程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应用题的最后一步才是计算,学生如果不能将所有条件联系起来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就不能进行下面的计算环节,自己的计算能力就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在应用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解题思维的培养,让他们通过题目的意思找出有用的条件,然后列出相关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同时,题目的难易程度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如果学生刚开始就学习一些比较难的应用题,就容易打消他们对应用题的学习信心,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先让学生进行简单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了解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形成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思维,然后进行复杂应用题的训练,提高他们解题思维的水平。

(四)让学生养成在解题后检验自己解题过程的习惯

学生在解答出应用题之后,应该进行检验,这样可以对自己的解题过程和解题思维进行反思,判断自己的解题过程是否有一定的错误,解题思路是否正确,可以及时发现自己解题中存在的错误并进行改正,提高自己应用题的正确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检查,这样可以养成检查的学习习惯,在以后各个科目的学习中也可以检验自己的解题方法,及时发现自己解题中的错误然后进行修改,从而提高自己的成绩。检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检验自己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判断自己的思路是否与题目的本意有差别;另一个是对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判断自己的计算是否出现错误,防止因为计算错误导致不得分。检验解题过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可以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考试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题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难度系数比较高的部分,对学生数学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要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从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提高审题能力、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检查意识几个方面出发,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使学生数学整体思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加华草.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藏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20(6).

[2]谢鑫雨.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