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互动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高效、深入的沟通桥梁,这要求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意味着,教师应将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点及困惑作为互动教学的核心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话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从而在实现知识传授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探索道路上的引导者和伙伴。他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见解,通过讨论、实验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互动式教学的意义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它高度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上的应用,不仅显著缓解了课堂的紧张氛围,让学生告别枯燥的学习体验,而且通过频繁的互动,教师能够更深入地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以及他们对教学方式的真实反馈。基于这些宝贵的反馈,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案,确保教学内容和节奏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点高度契合。这种高度的适应性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和成就感。此外,互动式教学的应用还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在频繁的互动中,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更加愿意投入到化学学习中。这种积极的情感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基于互动式教学的初中化学教育模式研究
1. 运用小组教学模式,确保小组间的有效互动
小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校园素质教育中备受欢迎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将学生划分为3至6人的小组,针对教学情况和内容来定制小组构成,旨在促进小组内部成员间的深入交流与互动。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分工明确,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共同成长。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尤其具有显著优势。它鼓励学生围绕特定的化学知识点进行全面探讨,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提问策略来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例如,教师可以设问:“同学们,你们是否意识到氧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你们能列举出氧气的一些独特性质吗?”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分组展开讨论。为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引入竞赛机制,看哪个小组能提出更多新颖且深入的见解。这种互动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氧气的性质,还能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查漏补缺,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这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得他们在互动中共同进步,教学效果因此得到显著提升。
2.利用互联网,拓展师生互动的空间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将互联网设备融入化学课堂,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为了有效落实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应紧密结合课程实际内容,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地利用新媒体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为学生播放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影音资料。这些影音资料不仅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更可以成为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围绕影音资料中的知识点或实验现象,与学生展开话题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极大地拓展师生互动的空间,营造一个活跃、高效的课堂氛围。
3.重视实验探究,强化学生认知
在传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块中,受限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教师往往只能在讲台上为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同时线性地解释每一步实验细节。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深入参与实验探究,只能观察实验现象,而无法真正内化知识,更缺乏在学习中的高效互动。
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让他们在互动中亲自动手开展实验学习。教师的角色也从单纯的演示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纠偏者,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既能够自由探索,又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指引。以“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教学为例,当学生们亲眼目睹碳酸钙在盐酸中迅速溶解,并伴随大量气泡和气体的产生时,这种生动直观的化学实验现象瞬间点燃了他们的求知欲。在这种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互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互动不仅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原理,还巩固了他们在化学学科中的知识基础。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显著且积极的推动作用。
4.开展提问教学,促进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不足,教师常常扮演“独角戏”的角色,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化学知识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能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建立互动关系,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提问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显著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在教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重要化学原理时,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策略来构建一个直观而引人入胜的学习场景。首先,教师可以抛出这样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木炭燃烧后,剩余的炭灰质量与原始木炭相比,会有何变化?”这样的问题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主动投入到思考中。紧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挑战学生的理解,提问:“木炭燃烧后只剩下灰,这似乎暗示着质量有所减少。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熟知的质量守恒定律在这里不再适用呢?”这样的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他们深入探索质量守恒定律背后的科学原理。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学,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起积极有效的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营造了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在当今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更重要的是,互动式教学成为了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使得师生间的互动、同学间的交流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有力推动了初中化学教育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紫亭.互动式教学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4.
[2]李炎.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66):139-141.
[3]王亮.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