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期后,越来越多会计师事务所意识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审计工作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并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工作的力度。工程审计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其质量与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产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虽然多数会计师事务所能够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工程审计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其在构建对应体系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此,会计师事务所就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技术的作用,为工程审计体系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会计师事务所智能工程审计体系构建的要点
(一)总体架构
会计师事务所智能工程审计体系应具备多个层次,主要包含了接口、数据、处理以及应用四层,不同的层次所需要承担的功能也不尽相同。接口层的主要机能有ERP、EPA、PMS、SCM以及智慧工建系统;数据层的主要机能可以分为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两类,其中,前者涉及了项目、合同、采购、出入库等清单,后者则涉及项目立项、工程合同、工程结算书、设计文件、采购订单、竣工决算报表等资料;处理层包含了最多的内容,如审计流程、基准库、智能审计信息管理、质量监控预警等,也具备了OCR、NLP、K-近邻算法等数据处理工具;应用层则涵盖了业务委托、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智能计划审计四项内容[1]。
(二)业务委托
业务委托阶段的智能化设计是最为基础的内容,其设计效果能够直接决定会计师事务所智能工程审计体系的应用效果。因此,审计人员就需要正确认知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即审计事项可审性的评估、是否能够接受委托、审计业务约定书签订等。在接受业务委托之前,会计师事务所应立足于执业准则了解各类事项,如审计需求、业务环境、审计业务事项内容、影响工程审计的各类因素等。之后,再对目标机构的整体风险开展评估工作,严格计算工程审计项目的实际收费价格。应用智能化工程审计体系时,则可以配合专门的爬虫技术大范围收集数据信息资料,确保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具备满足审计任务需求的专业胜任能力。
(三)计划审计
计划审计阶段的智能化设计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立足于与目标机构的沟通状况以及工程项目的审计需求完成审计工作的规划,主要的内容有明确审计对象、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审计人员配置以及预算制定。通常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使用常规的审计程序模板,也可以使用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制的会计程序作为审计计划编制的主要工具。审计人员应明确目标机构的运转现状,并使用智能工程审计体系中保存的历史审计数据以及案例进行分析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全面描述工程审计项目的重点内容,且能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及时完善审计程序,进一步提升工程审计的准确性[2]。
(四)风险评估
新时期的审计准则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会计师事务所应面向目标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旨在尽快发现内部是否存在隐患以及风险。在风险评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所需要开展的工作有目标机构内部环境的评估工作、明确工程审计项目审计中相关账户的交易情况、工程项目财务报表分析等。应用智能工程审计体系时,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快速分析以及整理工程审计项目中存在的非结构化数据,相关技术有NLP、OCR、RPA等,也可以基于体系内的指标阈值构建预警机能,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快速发现审计疑点。同时,配合PowerBI构建风险数据模型,从而提升风险评估工作的真实性。
(五)风险应对
会计师事务所智能工程审计体系中风险应对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实时控制以及测试的方式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稳定性,确保各类风险无法对工程项目审计造成负面影响。控制测试工作的主要流程为数据信息检查、运转状况评估、函证、重新计算、程序执行以及事件分析,审计人员可以利用这一流程以及相关功能调整认定层次的风险,使其能够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落实智能化设计时,则需要涵盖工程交易询问、审计人员观察、工程项目审计状况检查、审计问题询问与函证、审计数据精确计算等。对于有问题的数据,则可以生成专门的异常报告,做到在客观评估目标机构运营状况的同时避免由于人为干扰而导致的数据准确性不足问题[3]。
(六)审计完成
在工程审计中,审计完成是最终阶段,其有着极高的综合性。所以,在设计会计师事务所智能工程审计体系时也需要包含该阶段的内容,切实增强审计报告的互动性。通过智能工程审计体系,会计师事务所就能够在网络互动的作用下征求目标机构对于审计工作报告提出的意见,再综合相关参与主体的建议完善主要的文件,如审计文本模板、报表、询证函等,进而提升审计工作与编制审计报告工作的质量。此外,也可以使用系统平台中数据勾稽关系对比审计底稿与证据。
二、会计师事务所智能工程审计体系的应用
(一)业务委托阶段
进入业务委托阶段后,会计师事务所应派遣一定数量的审计人员对目标机构开展基本状况的调查工作。第一,结合工程审计的关键内容与目标机构的相关人员开展沟通交流工作,并配合语音识别技术如实记录全部谈话活动的内容。完成谈话后,则需要对录制的语音资料进行整理,再将其上传至智能工程审计系统平台,使其能够成为重要的审计证据。第二,利用智能工程审计系统平台的接口机能抓取以及分析目标机构的实际经营状况,如工商信息、股权架构、经营信息等,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把握更多的外部数据。第三,使用数据库处理工具对全部的数据信息开展清洗,再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通过智能工程审计体系完成可视化分析。
(二)计划审计阶段
在计划审计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应结合项目工程审计的各项内容制定完善的审计规划,并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首先,会计师事务所应对工程审计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以及分析,要求审计人员使用智能工程审计系统平台对目标机构的工程审计程序模板进行调整,将审计重点确定为项目制定、项目执行、资金管理、建设成本、工程投资、招投标、采购等。其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入手,对全部材料的市场价格以及当地的行业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做到在把握价格变动状况的同时为后期的审计提供更多的参考。最后,使用智能工程审计系统平台关联审计重点,保障审计数据与财务数据建立自动化关联。
(三)风险评估与应对阶段
风险评估与应对是会计师事务所智能工程审计体系应用中最为重要阶段,审计人员应从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两个方面入手,做到在降低风险系数的同时保障工程审计的有序开展。在风险评估方面,应对目标机构的审计环境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再使用K-近邻算法评估偏离大类的合同。也可以使用NLP、OCR、RPA等机能发现潜在的一系列风险,如项目合同变更风险、项目制定风险、核算管理风险、投资计划风险等,进而全面调查各类审计疑点。在风险应对方面,审计人员则需要对目标机构的内部控制形成相应的重视,将审计活动的结果上传至智能工程审计系统平台,在智能技术的作用下掌握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审计问题[4]。
三、思考与建议
(一)面向审计业务开展独立审查
根据实际的工作状况以及调查发现,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议业务时未能落实独立审查,这极易致使智能工程审计体系的构建受到负面影响。对于这一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就需要建立专门的风险委员会,指派专业的审计人员作为项目成员,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承接风险开展独立审查工作。也需要灵活运用新时期的数据挖掘技术,面向被审计客户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实施信息核查工作,做到在全面把握客户信息的同时为工程审计提供对应的参考资料数据。同时,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员,使其能够通过高质量的岗位培训工作以及多元化的学习机会熟练掌握智能技术手段,进而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及时发现以及防范工程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二)重点关注数据信息安全
新时期的城市化建设使多地区出现了更多的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不法分子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盗取以及贩卖信息,此类行为直接强化了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更是阻碍了审计行业的发展。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就需要增强对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为智能工程审计体系的运转构建稳定的环境。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应在智能工程审计信息化系统平台中加入专门的安全保护机能,并定期开展数据信息维护以及系统安全管理。以数据访问为例,应在系统平台中添加分级访问权限,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建立对应的访问权限,做到专人专管。如需要共享数据时,也需要科学划分数据共享范围,并配套共享审批[5]。
(三)严格落实三级复核
相当数量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建立智能审计体系,并极大地提升工程审计的便利性,但是其未能严格落实三级复核,这同样会导致智能工程审计体系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对于此类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就需要严格落实三级复核,从根本上提升智能工程审计体系的应用效果。三级复核工作主要涉及工程项目经理、工程部门经理以及注册会计师三方,各参与主体均需要严格审核各类信息。在工程项目经理方面,其需要审核项目内容与审计底稿;在工程部门经理方面,主要的复核内容为重要会计账项、审计调整事项以及审计结论;在注册会计师方面,则需要关注重大审计问题以及关键审计环节,采用智能工程审计管理平台完成数据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智能化的工程审计体系,既是会计师事务所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也是审计行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工程审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只有正确认识智能工程审计体系构建的内涵价值以及当前工程审计的现状,才能够综合大量的数据信息与历史资料完成智能工程审计体系的构建,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在投入使用后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会计师事务所也需要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行为,从而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智能化路径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22,(21):67-72.
[2] 李金秀.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智能化共享平台建设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21.
[3] 黄长胤.审计智能化的基本架构和发展路径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0,(11):86-90.
[4] 宗金玲.新形势下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的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18):181-182.
[5] 项秀玲.会计师事务所智慧财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3,(03):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