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的乐理教学,涉及到许多其它的因素,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使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到听觉、视觉的双重刺激,又能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修养与审美水平,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出更好的职业品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
一、中职乐理课教学的意义
音乐乐理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为中职的学生的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音乐运用能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也为以后的乐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职音乐专业设置乐理课,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对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为今后的教育和音乐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中职院校培养了大批的音乐人才和师资,而乐理是中职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并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其它学科和科学知识。在掌握了大量基础乐理的情况下,能够对自身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老师,或者是从事相关的行业,从而为自己的专业做出贡献。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才华,发掘他们的音乐才华。音乐乐理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他们吸收和运用丰富的知识和技巧。乐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才华,让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上,挖掘他们的潜力。
二、中职音乐乐理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立体教学拓展乐理课堂
当前中职乐理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提升基础乐理的教学质量,而“学科渗透”教学法是当前中职音乐教育模式的需要。由于中职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范围比较窄,能力比较单一,而且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也比较弱,因此,教师必须在提高这种能力的同时,加强合作探究和学术研究的能力。所以,在中职进行乐理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渗透式教学。首先要把视唱练耳的技巧训练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使其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审美水平。其次,要把和声的美学训练融入到音乐课中,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原理,为以后的和声训练、乐器演奏等奠定基础。第三,要使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渗透,色彩丰富的音乐既包括当前流行的音乐,也包括戏剧、纯音乐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从多个层面上理解音乐知识,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掘他们的潜能。除了将其他的知识灌输到乐理教室之外,还可以通过现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和记住这些知识。应该指出,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要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在运用乐理知识的同时,也能使其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二)强化乐理教育的观念
中职音乐教育的传统观念早已根植于此,它的中心思想就是“教”,一切工作都以“教”为先。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老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着,而学生们却是机械地听着,这是很大的限制。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当前,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教育引导都是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导向,让学生在深度的探索和主动的学习中获取丰富的知识。比如,在学音乐的时候,经常会把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搞混,比如拍号、谱号、调号。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音乐与科学的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变得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五线谱和简谱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音乐用语?这样,学生才能顺利地进入主动探索的状态,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信息技术在乐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教育方式,而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职的乐理课,要求学员要记住很多关于音符、节奏、音程、和弦、调式、旋律等最基础的音乐基础理论。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老师们都是通过教科书来讲解、传授理论知识,但这种方式太过枯燥,如果把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进去,很可能会让他们分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一直都是一副被动的样子,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的枯燥乏味。因此,我们运用现代资讯科技来进行音乐课堂,就可以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并以PPT的方式,将课堂上的知识呈现出来,让学生从被动变成积极,从而极大地改变了目前的教学方式。老师也可以将这些格式组合起来,利用PPT中的超链接,将音乐文件、图片和PPT的相关部分串联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节拍和节拍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把不同的打击乐器的超链接放入PPT,在课堂上按下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同学把所看到的乐器组合成一组。这样,学生们不但可以聆听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比如腰鼓、快板、响板等,而且还可以接触到西洋打击乐器,比如军鼓、木琴、定音鼓等等。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听觉去体会各种乐器的不同效果,掌握不同的节拍和节拍,从而让学员在音乐课上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乐理课程是中职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培育学生基础音乐素质的坚实平台,在培育优秀音乐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乐理课教学模式将学生限制在了狭小的发展和学习空间,因而无法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会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程学习中迷失前进的方向,丧失持久学习动力。因此,加强中职乐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既是提高中职学生专业素质,又是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屈春玲.中职院校音乐乐理创新教学方向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199.
[2]滕颖娟.中职音乐乐理教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几个要点[J].音乐时空,2020(1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