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问题及对策

熊风

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审计工作逐渐走入社会大众的视野,人们对审计质量的关注也越来越强。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审计失败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用也在不断降低。在此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对审计质量的提升,增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进而让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地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问题的分析,研究了提升审计质量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参考建议。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问题;对策
DOI:10.12721/ccn.2024.15706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注册会计师行业也不例外。对此,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结合自身的审计质量问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弥补审计工作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问题

(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审计工作愈发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审计案例来看,失败的数量逐年攀升,审计行业的环境日趋复杂,很多企业的财务活动都存在着金额造假行为,甚至有的金额已经超出了上百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存在审计质量不合格的机构,使得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流程缺乏规范性与严谨性,进而导致最终形成的审计意见存在错误,造成审计失败。总的来说,我国虽然出台了审计相关的政策、准则和制度,但是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却未能在具体的工作执行中落实和遵守这些准则,进而导致审计失败的情况层出不穷,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1]

(二)注册会计师缺乏相关行业审计专长

在会计师事务所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部分事务所虽然承揽了诸多行业的审计业务,但是却并不具备部分特性行业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对被审计单位的运营和管理缺乏深入认知,进而使得审计工作的开展遭遇层层阻碍,难以取得预期的质量和效果。此外,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还会因为年审阶段的繁忙,导致审计人员的紧缺,使得事务所只能通过招聘的方式临时从外界选取实习生填补审计工作的人才缺口,再由专门的负责人带领他们完成项目的审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实习生不仅缺乏审计经验,工作能力也相对薄弱,往往难以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胜任上级交代的工作,再加上部分项目负责人的忽视和大意,使得项目审计缺乏及时、有效地复核,进而导致审计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难以预见的问题和隐患。

(三)未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

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时,通常并不会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解和分析,也缺乏对其存在风险的判断和预估,甚至还有部分业务的承接并不是与对方进行直接合作,而是第三方的介绍和推荐,并通过与对方的协定,为其提供肯定的审定意见。在此背景下,很多注册会计师往往会降低自身的职业底线,在审计过程中出现不负责、甚至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而导致审计报告中的意见缺乏真实性与客观性。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提升对策

(一)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确保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有效、顺利进行,进而让审计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兴企业层出不穷,商业模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需要审计的项目也愈发复杂。倘若注册会计师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审计方法,那么必然无法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相适应,进而导致审计质量的不佳。对此,可以通过对审计方法的不断更新,提升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让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下得到健全和完善。

信息化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在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先提前明确所内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相关的管理人员及员工能够在审计工作中承担起相应的质量控制责任。项目负责人在制定审计方案时,可以通过对资源的统筹协调,安排好组内成员的工作,让审计工作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项目成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通过对项目底稿准确性、全面性的明确,发现和及时汇报工作中隐患和缺陷,如审计工作中所需的证据存在夸大、捏造等造假问题,就需要按照负责人的过错程度进行相应的惩戒和处罚,从而避免底稿缺失、修改等问题。

在审计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对复核环节的严格把控,确保审计工作的高质量。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审计工作逐渐呈现出了现代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复核工作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不仅大大提升了事务所对复核工作的要求,也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标准。对此,相关人员在开展审计复核工作时,可以通过对重点环节的的复核,确保审计内容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让审计质量得到有效、严格的把控。相较于以往的人工审计方式,数字化时代下的审计人员能够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直接从相关的数据系统中获取详细、完整、原始的数据信息,并通过事务所的信息系统,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数据信息中存在的隐患,由此避免分析过程中存在人工操作的误差或失误,进而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

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不断推进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此提升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确保信息技术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充分结合,同时,还要在扩大审计业务领域的过程中,让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实现现代化转型。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中涌现的中小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为了能够让自身的业务项目获得更多补贴,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需要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以此确保项目审计流程的顺利,而这也为注册会计师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相较于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内控管理往往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问题,所以注册会计师在承接中小企业的审计业务时,通常会遭遇更多的风险。同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距,部分规模较小的事务所往往会因为自身水平的限制而难以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对此,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对自身经营管理现状的了解,结合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水平,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进而提升控制体系的数字化水平,让审计工作的质量得到有力保证。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规模相对较大的事务所已经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了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使得审计工作的各项环节都实现了现代化和信息化。但是相较于大型事务所来说,规模相对较小的事务所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则相对较难,未能将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审计流程中,使得审计工作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与时俱进,通过现代化、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促进审计质量的大大提升。

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通过信息化审计方法的采用,加强对企业数据的科学分析,以此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微小隐患,让审计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要增强事务所内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质量控制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在审计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

(三)强化行业人才培养

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只有在内部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审计人员队伍,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高质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对综合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让审计人员能够具有相关行业审计专长,进而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高质量开展。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手段提升审计质量,这样才能降低审计失败的概率,让注册会计师行业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会计师事务所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可以通过对审计工作流程的分析和掌握,将信息技术与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提高对审计质量的控制水平,推进审计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探究[J].财会学习,2023(14):138-140.

[2]吴卫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23,38(7):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