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线路检修和配电运行中设备检修和维护

曹华斌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连州供电局,广东清远,513400

摘要: 配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电能承接以及变压配电的重要角色,已经成为保障电力系统平稳、可靠运行的基础性工程。配电线路主要功能是保证电能资源能够稳定、安全传输到用户终端。一旦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容易引发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导致电能传输不畅,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系统无法控制的全面停电,从而对用户的正常用电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 线路检修;配电运行;设备检修;设备维护
DOI:10.12721/ccn.2025.15702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对配电线路进行维护与检修至关重要,成为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作的有效手段。对配电线路的维护与检修,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并应对故障,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因配电线路故障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用户的正常用电,对线路检修以及配电运行中设备的检修以及维护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意义。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保证电能资源能够稳定、安全地传输到用户终端。

一、文献综述

1. 线路检修方法的研究进展

伴随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以及复杂性的增加,线路检修方法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传统的线路检修依赖定期巡检以及故障后修复,不仅效率低下且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需求。伴随不断发展,状态检修以及预测性维护等新型检修方法逐渐受到关注以及应用。状态检修是一种基于设备状态信息的检修方法,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及评估,确定设备的健康状态以及剩余寿命,从而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能够显著改善检修效率以及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时间以及维修成本[1]。预测性维护是一种基于数据分析以及预测的检修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挖掘,建立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实现对设备未来状态的预测以及预警。这种方法能够提前发现潜在故障,避免故障的发生或扩大,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预测性维护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具有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2. 配电设备检修与维护的相关研究

配电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因此,配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以及维护至关重要。对配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故障诊断,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目前,已经出现多种配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比如说振动分析、红外测温、局部放电检测等。能够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测以及准确诊断,为配电设备的检修以及维护提供有力支持。预防性维护是指定期对配电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以及更换部件等措施,以防止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是性能下降。优化策略则是对预防性维护计划进行优化以及调整,改善维护效率以及降低成本。伴随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配电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与运维已经成为可能。通过构建智能化管理平台以及应用先进的运维技术,能够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预防性维护等功能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显著改善配电设备的管理效率以及运维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二、 线路检修的方法研究

1. 故障定位与排除

故障定位与排除是线路检修中的关键步骤,准确性以及效率直接影响检修工作的质量以及效果。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主要依赖人工巡检以及经验判断,存在定位不准确、效率低下等问题。近年来,伴随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故障定位与排除方法取得显著进展。线路故障的精确定位以及快速排除,显著改善检修效率以及准确性。能够结合实时监测以及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挖掘,为故障预防以及维护提供有力支持[2]

2.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维护保养是线路检修中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保证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延长使用寿命。传统的设备维护保养依赖定期巡检以及定期更换部件等方式,存在维护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近年来,伴随状态监测以及预测性维护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设备维护保养方法也取得显著进展。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以及评估,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以及策略,显著改善维护效率以及降低成本。同时,这些方法还能够结合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优化以及改进,为设备维护保养提供更加智能化以及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3. 检修策略与流程优化

检修策略与流程优化是线路检修中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改善检修效率以及降低成本。传统的检修策略以及流程主要依赖人工经验以及规则制定等方式,存在灵活性差、效率低下等问题。近年来,伴随运筹学、仿真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应用,检修策略与流程优化方法也取得显著进展。出现多种基于运筹学以及仿真技术的检修策略与流程优化方法,比如说基于遗传算法的检修计划优化、基于仿真模拟的检修流程改进等。实现对检修策略以及流程的优化以及改进,显著改善检修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以及个性化设计,为不同场景下的线路检修提供更加合理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 配电设备检修与维护的方法研究

1. 设备巡检与故障诊断

配电设备的巡检以及故障诊断是保障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设备巡检主要依赖人工定期巡检,存在漏检、误检等问题。近年来,伴随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设备巡检与故障诊断方法取得显著进展。比如说基于红外测温的故障诊断、基于振动分析的故障预警等。实现对配电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以及故障诊断,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或扩大。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优化以及改进,改善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效率。

2. 保养措施与标准

配电设备的保养措施以及标准是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传统的保养措施主要依赖定期更换部件以及清洗等方式,存在保养成本高、效果不佳等问题。近年来,伴随状态监测以及预测性维护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配电设备的保养措施以及标准也取得显著进展。同时,这些方法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以及个性化设计,为不同场景下的配电设备提供更加合理以及有效的保养措施以及标准[3]

3. 维修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配电设备的维修方法直接影响维修效率以及质量。传统的维修方法主要依赖人工经验以及技能水平,存在维修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伴随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配电设备维修方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对配电设备维修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显著改善维修效率以及质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以及个性化设计,为不同场景下的配电设备维修提供更加合理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 结论

正常运行的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不可避免可能出现各种问题。通过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可以及时更换和修复磨损和老化的部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经济性。配电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起到电能分配和传输作用。如果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或老化,可能会导致电能分配和传输的故障,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配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的发生。线路检修和配电运行中设备检修和维护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燕.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游戏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研究——以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为例[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2):53-55.

[2] 钟睿智.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23,19(23):118-120.

[3] 司吉旗. 10 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 现代工业经济以及信息化,2022,12(4):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