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自我革命是党始终永葆生机活力的原因之所在,是党领导取得社会革命胜利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1]党百年成功实践的秘诀在于:坚持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伟大自我革命。展望未来,我们要按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在新征程上继续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一、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科学内涵
(一)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含义
“革命”一词拥有多种解读方式“一些学者根据英文‘revolution’,把内涵解读为‘循环往复’‘复兴回归’等义;一些学者把革命理解为纯粹的暴力革命;另一些学者把社会看作一个大系统,把革命解读为这一大系统的自我调适、自我变革;还有学者综合上述第二、三两种观点,把革命分为狭义的暴力革命和广义的社会改造”[2]。马克思在谈革命时说道:“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站在历史中看革命,革命就意味着进步,它本身虽然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但它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所以从马克思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革命更多是指事物的根本性变革,是事物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在中国,“革命”自古有之,原指变革天命,后泛指重大的革新。
自我革命延续革命的含义,并加上“自我”进行修饰限定,所以自我革命主要是指主体对自己自觉、自发、自动的革命性行动。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3]的自我革命精神,创新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语境中的伟大自我革命,就是我们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四个“自我”就是伟大自我革命的内涵。
社会革命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独有概念。一般指进步的阶级对其所处的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以及体制机制进行的变革,目的是建立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以及体制机制。其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它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中,伟大社会革命特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旨在改变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根本性的变革运动。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质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关系
社会哲学认为,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的辩证统一。总体上看,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密切相连,二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党的长期执政,“很容易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陷入‘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的境地。”[4]。党只有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才能持续引领好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领导中国进行伟大社会革命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为实现这一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不断以彻底的自我革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稳步推进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伟大社会革命。
二、深度理解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伟大意义
(一)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基础,既包括破除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暴力革命,也包括新的社会建设运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伟大的社会革命,这样的社会革命不会自然发生,它需要一个组织者,一个推动者,一个社会力量,这就是无产阶级。进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5]。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来实现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关键就是同传统所有制关系的彻底决裂,并以此来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而这的前置是与传统的观念彻底决裂,以彻底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通过以上分析,无产阶级政党就是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克服自身缺点,解决自身问题,始终保持生机活力,以彻底自我革命勇气推动共产主义革命,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在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新征程上,更是需要不断的自我审视和永不懈怠的政治勇气,真正做到彻底的自我革命,才能引领好共产主义革命这一根本社会革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二)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和深刻认识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是统治阶级不能自我革命无法解决自身的问题。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也是个唯一能与美国针锋相对的世界强国,但最后却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了自我革命精神,不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就不可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苏联的社会革命。总结我国古代历史和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习近平深刻指出:“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6]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不断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又不断的自我创新,才不断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7]。所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奋斗史。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中依靠自我革命解决了自身问题。在这条不断奋斗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自我革命精神,因此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和强大生命力,并在此基础上引领中国的社会革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领导十四亿中国人民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取得了四个“伟大成就”。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成功实践,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充分证明,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三)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所在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们所面临的执政环境,比以往是更加错综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8]同时我们党长期执政必然面临被腐蚀的风险。因此,习近平强调:“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9]所以,新征程,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深刻变化,党只有通过不断自我革命化解各种执政风险,才能在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中应对各种执政考验,这是党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所在。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更是要把握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个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要从客观现实出发,强化自我革命的迫切性、主动性和前瞻性,完善自我革命的机制、途径和手段,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和“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雄气概,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把党锻造成为一个永葆生机活力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需要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深入实践中深刻洞察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和抓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紧扣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探索新征程把党建设成长期执政的永葆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系。
三、持续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社会发展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10]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充分证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取得四个“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所以,要想持续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自我革命”主体是党,“社会革命”关键在党,共产党人是自我革命的主体和对象,同时也是社会革命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要不断加强党自身的执政能力,同时提升党的执政效率和治理职能,积极推动社会革命沿着正确方向走向新的高度。在总结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经验时,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谈到“政权危机在最大程度上触及其轴心部分:党的机关, 它已经失去从前对权力体系的控制, 与其所管理的社会隔绝开来, 并且必须为国内所有的状况负主要责任。”[11]苏共后期政权与社会隔离开来,缺乏活力,失去自我革新的动力。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扎稳了党执政地位的深厚根基,党的长期执政即是党在进行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连续性的保障,越是长期执政,就越需要在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中不断巩固,坚持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已然成为党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实践自觉,所以必须坚持和加强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不断健全党的领导体系,以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让党始终作为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确保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12]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有效监督制约公权力、夺取伟大自我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是我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先进纯洁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的重要体现。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章立制的方法充分展示对于监督体系的重视。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守正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重要作用,将人民利益、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改革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监督运行机制,以内控管理、外部监督的方式双管齐下,努力完善巡视巡查战略格局,严格落实“自我革命”对“社会革命”的引领推动作用,将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构建高效率、高质量、一体化的监督体制机制,以有效监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强有力保障。
(三)坚持推进反腐败斗争,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13]腐败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坚决果断惩治腐败是自我革命的鲜明体现。
党对依法治国、依法反腐败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以“自我革命”的重拳果断出击,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并全面巩固,强化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征程上,更需要领悟“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必须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做出的决策部署,牢记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深刻认识腐败存在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全面把握腐败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特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腐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融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深入了解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内在联系,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法制机制一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违纪违法问题。”[14]从法制机制上坚持反腐败不设禁区,不留盲区。始终坚持以高压态势严厉惩治腐败,树立正确权力观,打造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明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15]“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党自我革命的勇气来源,更是我党能够持续推进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底气所在。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指出:“人类只是这种精神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承担者,即群众”[16],百年来,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根本原因在于党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推进的自我革命是顺应民意、深得民心的正义之举。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的人民观,切实把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落定在“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基本点之上,凝聚党心民心,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同时,充分尊重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力量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奋斗目标和不变的价值追求。建党百年的历史证明,人民是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合力,始终坚持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为民办实事、谋福利为行为准则,用管党治党的实际行动贯彻群众路线,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注释:
[1][10][11][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5版。
[2]赵秀华.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02):45.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91.
[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91.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1.
[6]《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第303-304页。
[7]《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47页。
[8]《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559页。
[9]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27页。
[12]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著.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悲剧[M].候爱君,葛新生,陈爱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4]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N].人民日报,2020-01-14(01).
[1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3版。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