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宏民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干部学校,四川甘孜,626001

摘要: 尽管法律逻辑告诉我们要批判地分析法律逻辑。为了培养和提高法律思维能力,法律逻辑教学应注意:从强调逻辑意识入手,引导学生重视逻辑思维;运用法律逻辑理论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提高法律思维能力;从法律逻辑的角度分析案例,让学生有学习的期待;问题教学,让学生学会思考;恰当的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在课堂上引申典故,在课堂上设计游戏,讨论常识逻辑和辩证逻辑,寻求有规律的生活。
关键词: 法律;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1.15700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法治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本文所说的法律是指由法律规则组成的完整的规范体系。法治要求法人具有严谨的法律思维,准确理解和运用法律,学习法律语言,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法律语言的规范性。

一、什么是法律思维

目前,学术界对法律思维的内涵和实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这意味着法律思维的研究还有学术空间。根据各种学术观点,法律思维又称为法律思维方式,一般是基于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理论,分析、判断和分析法律结果的独特逻辑方式、方法和思维过程。法律思维突出对法律的全面掌握和思维技术的运用,是法律知识和法律经验的完美结合。法人只有积累法律实践经验,才能为更巧妙地运用法律思维创造必要的条件。法律思维的本质是维护法治。具体来说,法律思维的主要标准是,法人权利义务的基本理论作为法律问题必须进行分析,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比高,合法性比客观性高,比实体理性形式的理性突出在内。

二、法律逻辑教学的发展策略

(一)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价值体系

他诞生于复杂的法律法规中,开创了法人的概念框架。这些能力不能从对法律文本的刻板、机械的记忆中获得,无论它们是法律语言和法语的表达,还是企业价值在思维中的反映。因此,构建法律概念体系的框架,不能盲目地死记硬背法律条文。正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广泛阅读法律条文和案例,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理解特定法律文本和案例中涉及法律概念的术语,而不是刻意背诵和记忆法律文本或实际案例。二是案件与法律规定相结合,概念与原则相匹配。大多数法律都很无聊,所以很难深刻地记住它们。结合案例分析和具体情况下的判决原因,了解相关法律概念及其背后的法律价值,不仅是个人分析层面和提高法律视野的最佳途径,也是构建基本法律理念价值体系的最佳途径。此外,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价值冲突,对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大有裨益。

(二)运用思维导图培养法律联想能力

思维导图,一图胜前言,是思维可视化的产物。思维导图在法律思维领域的应用,不仅是联想应用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也是法律学习领域与时俱进的体现。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一个法律问题列在纸上,然后发散思维,建立尽可能多的思维角度和解决方案,最后逐一分析判断法律问题是否可以解释或解决。思维导图一开始很难使用。可能没有地图可以绘制,或者有许多分支没有一个点。但只要我们努力实践,掌握它,它就会成为发展法治社会能力的最有效武器。

(三)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有效结合

法律逻辑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如法律推理的标准、法律推理的技术标准、演绎、归纳、类比推理的形式推理方法等。其中,形式逻辑推理是法律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推理方法,但在实际案例中,几乎没有只通过法律形式进行推理的案例。辩证逻辑推理是法律形式推理的必要补充。通过学习辩证逻辑推理,可以有效拓展法律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保证法律思维的逻辑严密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将形式逻辑方法和辩证法逻辑方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法律推理。

(四)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

批判性思维是基于理性思维的怀疑和创新思维。其存在的目的是通过对已有知识和事实的分析和推理,形成差异性和常识性的意见,达到追求真相的目的。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辩证性。因此,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的能力。

在法律理论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自由思考的习惯。通过长期的自觉和理性判断,学生不再盲目相信“标准答案”,摆脱传统思维的局限。课堂上,教师总是几个错误的判例,能提供学生主导的法律逻辑的错误纠正,使学生辩证法的法律的逻辑思维的形式,使学生形成法律的逻辑思维的准确性和严格性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学生如何提出适当的问题,学会了对引用的证据材料,提出了合理的问题,可以立即发现错误的,可以信赖的证据的运用进行了论证,最后合理,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

(五)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逻辑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形式逻辑的训练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这两方面的讲解。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教师首先是生活化教育,并在实际生活中真实的实例和教科书中的文本知识相结合,在教室里学生的几个真实的事物,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有趣的典故逻辑必须详细分析。另一方面,将书面知识可视化,使法律理论教育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也方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的理性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其次,教师应该能够运用法律案例的教学逻辑,学生应该能够选择法律案例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引用实例进行讨论,就能使学生发生不同的思维冲突,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最后,运用议论文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理论和实践实例进行批判和论证,充分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在运用议论文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分析,通过课堂发现规律和方法,最终得到合理的结论。这个演示过程能够很好地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它可以提高学生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反驳他人意见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法律逻辑在实践中的运用

逻辑和秩序对事件的完成效果和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态度上重视法律逻辑,深入开展法律逻辑教育。我们把整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人们能够将法律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要充分运用法律理论,避免因其表述不明确而被忽视。运用正确的法律逻辑,可以进一步提高法律工作的效率,保证法律工作者具有一定的高素质。为此,有必要定期培养法律工作者的法律理论,进一步提高法律理论的地位。在今后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中,有必要接触更多的法律实践。法律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认真思考,提高自己对法律适用理论价值的认识。

三、结束语:

法律逻辑在案件侦查的逻辑推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运用法律逻辑,有利于案件的有效推进和正确分析。逻辑规则在法律解释和法律论证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法律逻辑在法律逻辑中的地位和地位,以期提高读者对法律逻辑地位的充分认识。

参考文献

[1] 成静.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安康学院学报,2013,25(02):109-112.

[2] 吴菲.论法律逻辑学中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09):154-156.

[3] 张静焕.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法律逻辑学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79-82.

[4] 朱永红.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北法学,2006(07):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