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设备检维修是一项高度技术性的工作,要求检维修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传统的管理模式,因技术难度、检修数据、培训方式、信息渠道等因素,致使员工培训周期长;因点多面广、人员分散、不确定性、突发性等因素,致使管理效率低下。随着现代化企业的突飞猛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设备检维修的依赖程度加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适应。创建设备检维修智能管理模型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历史和现场数据的统计与梳理,实现设备检维修业务和人员的效能分析,提升设备检维修的高质量运行和高效管理。
2.智慧模型搭建及运用
2.1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实现数据的有效采集,结合二维码数据采集的便携性,作为数据分析的触发端,达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可靠链接。
2.2数字化建设
数据、信息两化之间通过API建立加密数据专用通道。数据链动态拉取后,呈现出“飘红飘绿”的提示效果,互联互通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2.3智能管理模型搭建
信息化与数字化的结合,通过建立二维码数据采集,云存储 、云数据分析 ,可视化大屏动态管控,实现设备检维修智能管理模型搭建。图1 数据动态分析
2.4智能检维修管理模型的运用
2.4.1物资信息化
物资管理要求对计划、采购、收发料、验收、保管存储、借用等过程实现数据共享,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统计,实时查看库存和采购计划及执行情况,加快信息流通,实现数据的实时性,使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化、透明化、高效化。物资管理中信息化应用主要流程:
一是分层分类。物、卡、码一一对应,方便领用,把“找”变成“拿”让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素养的提高。
二是一品一码。扫码添加出入库记录,实时库存计算与显示,同时具备以下功能,显示二维码状态,支持扫码更新 ;开启闭环功能,每条记录可跟进后续处理,标记处理进度;设置消息提醒,重要情况自动提醒指定人员;开启审核功能,可审批、回复已提交的记录;制定巡检等工作计划,实时掌握完成进度;开启可信存证,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三是实时审核。依据实际消耗数量作为基础数据,物资领用人扫码填写领用申请,审核人员在线审核通过后,申请单显示审核已通过,实施物资发放,实现高效快捷,出入库可追溯。
四是数据汇总。通过系统筛选功能,重点数据设置自动计算程序,进行出入库数据统计、日、周、月等功能数据统计,设立重要备件上、下限报警值,减少了以往依靠人录入台账环节,数据自动生成。
2.4.2检维修智能化
设备检维修智能化是结合设备编码化、信息化、数字化,以实现AI智能的设备管理,旨在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
一是设备编码化。完善智能制造设备标准体系,针对数据集成,互联共享等关键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供给不足的问题,开展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结合公司设备点检IEMP系统,实现对在线设备编码进行移植、增减的对接。
二是设备信息化。针对信息与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结合已经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传感通信系统协议,视频监控系统等结合二维码技术,全面整合数据类型,形成关键、统一的设备信息库。
三是智能运维。建立检修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和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动态分析数据拉取、追踪、报警,实现全过程设备动态管控,建模仿真、沙盘推演。数据追踪、风险追溯、故障预警、等级预判、占比分析实现智慧分析;维护报表、点检报表、检修报表实现动态收集整理,通过BI技术实现全过程的动态追踪、数字大屏数据集合向AI智能检修推进。
2.4.3绩效数字化
以“区域承包”为原则、以“工时绩效”为基准、以“数字评价”为要素、以“云端存储”为载体,建立底层绩效数字孪生平台,推行全员岗位数字绩效。
一是构建区域承包机制。依据区域工作难易程度生成区域绩效系数,明确责任的同时实现在承包期限内“增人不增奖,减人不减奖”的绩效管理准绳。承包与跨区域两种模式的结合实现区域承包,实现生产力与劳动力共给侧结构匹配,达到实现资源优化、人力共享的目的。
二是构建工时绩效机制。根据系统工作量为依据计算工作绩效,实现按劳分配,达到多劳者多得、技多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目的。
三是构建数字评价。深化推出“数字评价”理念,强化综合战斗能力,作为人才晋级通道的筛选条件。实现优秀晋级、落后赋能的“赛马”激励机制。
四是数字绩效运用。针对每一项完成的作业任务,项目负责人录入作业任务、人员、分配等相关信息,建立以班组为单元的智慧信息化平台,以实现员工基础数据的动态采集。
绩效数字化就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从传统到数据价值化提升的过程,它属于数据的采集、集成、储存阶段,如运用二维码技术通过全数据链到BI数据分析,存储在云端加密平台实现数据协同;数字绩效化就是以数据作为生成要素,协同相关资源发挥作用,它属于数据分析、数据转化为价值链的大变革,达到激发基层创新活力的目的。
2.4.4管理标准化
一是文件管理标准化。使其能够发挥其作用,文件标准化运用二维码技术进行管理,集信息化管控,查阅高效快捷,为推进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向“AI技术” 迈进奠定基础。
二是点检巡查周期化。人员扫码填写数据,实现时间动态记录、锁定定位点在范围内,离开此范围无法填写记录,达到精准巡查的目的。
三是基础管理无纸化。将重复、繁琐的工作简单化、规范化,无纸化,动态化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层管理水平推向新高度。
四是资质档案规范化。实现基本信息梳理、动态信息加密、资质证书查询、异常情况应对。
3.实施效果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在设备检维修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以数据真实、实时管控、动态跟踪、高效快捷的总体策略,通过绩效数字、标准检修、物资管理、智慧点检等数字化场景的构建,搭建了设备检维修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设备检维修的数字化,有效提升了设备检修质量和效率,对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到有利的支撑。为推动冶金钢铁企业的设备检维修行业提供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未来文化,零基础Python从入门到实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1.11
[2]车云月,精通HTML+CSS网页开发与制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11
[3]李杰,倪军,王安正,从大数据到智能制造.北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11
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王洪 性别:男(出生日期1971.06)
毕业学校:昆明理工大学(毕业日期:2009.07)
现工作单位: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职务职称:冶金机械首席工程师 机械高级工程师
从事学科研究方向:机械设备管理及数字孪生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