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采访工作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图书采购、图书分类编目、用户咨询等。采访员需要根据图书或文献的作者、出版社、内容等决定是否收藏到图书馆;检查购买到的书籍是否有缺漏;管理数字化图书馆;对馆内图书和文献进行编目和相关处理。采访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藏书的质量,以及读者的满意程度,由此可见图书馆采访工作的重要性。在新形势的影响下,过去的采访工作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图书馆建立新的采访工作模式。
一、图书馆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核心问题主要分为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内部问题是指图书馆采访员工作不到位,工作能力参差不齐,且图书馆对采访工作认识不足,采访工作模式落后等;外部问题是指图书、文献市场混乱,出版量过大和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读者的意见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图书馆采访工作的质量。
(一)图书馆对采访工作不够重视。采访工作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花钱的事情,同时也是图书馆扩大收藏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在经费方面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实行专款专用的政策,且用不了就会回收。但是,也导致了图书馆对采访工作的放任,没有明确整体规划,导致采访员在采购上不分好坏,只为“花钱”。甚至有时为了迎合部门评估,在采购上忽略图书馆特色,或者购买重复图书和文献,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浪费,更是使图书和文献变成了“摆设”。
(二)采访人员能力参差不齐。采访员是采访工作中的执行者,也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人员,采访员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建设。但就目前来看,图书馆馆藏量大,配备的采访员人数往往明显不足,且采访员的职业操守、工作能力受到学历、专业的影响,采访员能力也参差不齐,导致采访工作各方面都达不到理想标准。在浩瀚如海的图书馆内,采访员受到人数、素质、能力的影响,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工作效率也随之降低。而图书馆发展这么多年以来,采访员流动性很大,致使原有的采访员对馆藏不了解,新来的采访员没有经验丰富的人员带领,导致采访员不了解工作方式和进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
(三)采访工作方式落后。在现行的采访工作中,主要依靠采访员长期累积的工作经验,依据图书的作者、内容、出版社等信息,结合图书馆特点,分析图书是否有收藏的必要。但是,新形势下科技高速发展,目前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反而受到更多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利用互联网获取图书信息或资料。而在实际工作中,采访工作依然延续传统的工作方式,往往忽视了电子图书馆的作用。采访工作方式的落后,既影响了馆藏,又使图书馆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资料,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建设。
(四)行业不规范导致市场混乱。采访工作本身存在着各个方面的风险。纵观现在的图书、文献市场,出版量逐渐增大,各种图书、文献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出版社为了私利无视规范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环境无疑增大了采访工作的难度,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比如已出版的文献内容重复,质量不精,甚至出现抄袭等现象;出版社不规范行为造成图书重复出版、盗版的现象。在当前形势下,各种书店、报亭、发行市场等逐步扩大,采访工作也变得繁重,有些出版社自办发行的图书、文献、刊物更是影响了采访员的工作质量。随之而来的出版社风险、供应商风险、读者风险、价值风险加大了采访工作的压力,如果采访员无法正确辨别,将直接导致馆藏质量堪忧。
(五)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现代化信息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将图书电子化、数据化,推进了图书馆全球化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1]。新兴的电子图书、电子刊物等大量投入市场,这种网络出版物不受太多成本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数量庞大。在网络数据库中资料的信息、种类、情况复杂,使采访员工作更加困难。而一些作者未经过出版商审核直接将自己的作品投放在互联网上,导致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
(六)不能与读者进行及时沟通。在一定意义上,采访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读者,读者的需求决定着采访工作的方向。但是新形势下采访员工作压力过大,图书、文献信息量过多,对采访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致使采访员忽略了读者的调查工作,在与读者沟通上产生了一定的时差,无法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此外,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网上操作,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自己想要的资料,省略了与采访员的沟通环节。另一方面,一些书店改变了经营模式,成了一种临时性的图书馆,使得读者对图书馆越来越没有热情。
二、提高图书馆采访工作效率的有效对策
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图书馆想要提高采访工作的质量,就需要优化采访工作的方式,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实施多渠道、多样化的采访模式,注意培养采访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提高。
(一)采访工作合理化。制定有目的、有计划的采访工作方式,要求采访员根据馆藏结构、特点,将馆内图书、文献、刊物具体规划,制定资源采购工作标准,将馆内图书、文献、刊物分为“藏”和“用”两种。根据不同的内容、资源,确定采访工作内容。
(二)大力发展馆藏特色。目前图书馆内的特色资源主要体现在纸本文献上,包括哲学所、文学所、经济所等方面的文献资源[2],只能在图书馆内翻阅。但是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大力度建设电子图书馆,将特色资源不只限定在纸本文献上,采访员根据馆藏特点将数据化、信息化的特色资源收入电子图书馆,以丰富电子图书馆的馆藏。
(三)充分了解代理商和出版社。在面对众多代理商和出版社想要找准需求的图书、刊物,需要采访员仔细去辨别。市场上大多重名的图书、刊物来自不同的出版社和代理商,但是采购量过大促使采访员不能一一去阅读,那么就要认准代理商和出版社。挑选一些有实力、名声好、有信誉的代理商和出版社的图书、刊物,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采购质量。
(四)信息化、多渠道采访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采访工作也迎来了自动化。一些网络上的图书、文献经过筛选后,再由采访员进行辨别,这样的方式减少了采访工作的压力,也提高了采访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改变采访工作方式,使其多样性,让采访工作更能直观的反应读者需求,确定采购方向。同时通过资源共享,融合其他图书馆馆藏,为读者们提供更广阔的知识平台[3]。
(五)重点培养采访员综合素质。重视采访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重点培养采访员的经验和信息操作技术,以便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环境,同时提高采访员的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图书馆需要重视采访工作质量,提高采访员能力,顺应时代发展,尊重读者需求,发展自身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越来越规范,从而提高图书馆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郝雪梅.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图书采访的现状分析——以山西传媒学院图书馆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2,39(10):25-28.
[2]王晔煊.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22(4):99-103.
[3]黄颖.论高校图书馆中文纸质图书采访质量控制措施[J].传媒论坛, 2021,4(1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