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很多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老师不注重提高教育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的关注。音乐是一门很有吸引力的艺术,所以老师不能单纯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育,而是要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感受音乐中的美,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感情。与一般的游戏有很大区别,音乐游戏与教育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小学音乐课堂变得更有效率。
一、确立教学目标
(一)正确理解音乐作品
在初等教育中,小学生正处在言语表达技能发展的初期。所以,可以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老师和同学们明白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诠释,这是一种必须要具备的能力,特别是在遇到旋律较复杂,节奏比较快,思想内容比较丰富的音乐作品时。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好如何运用自己的声音去表现自己的思想,从而更好地掌握好音乐作品的内容。所以,在教授这首歌的时候,老师们一定要对这首歌所要传达的信息有一个精确的了解,并且还要了解它的基础结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首歌的意义。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核心价值、音乐表达手法以及音乐的风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1]。
(二)研究有关的音乐,认识并继承本民族的优良音乐
因为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征都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对于音乐的认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老师要主动指导学生,让他们了解到不同的音乐风格所对应的不同的文化特点,从而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与之有关的音乐技巧和文化知识。在教学中,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同学们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比如,在《天路》课中,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我国幅员辽阔,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特色,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与繁荣。在《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同学们既能理解其中的文化意蕴,又能使他们在认识到这首歌的优良传统之后,更好地表现出这首歌的独特韵味。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中所包含的各种文化精神的内涵,进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伟大力量和民族精神、社会精神以及时代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与实际相联系,加深对乐理知识的认识
在小学阶段,如何把理论与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具有很大的意义。经过练习,同学们能够在了解了一首歌的含义之后,再来感悟一首歌所要传达的感情,从而得到更深刻的感悟。
二、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一)创设情境
为使学生对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有更深入的了解,音乐教师应创设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游戏情境,将音乐游戏引入小学音乐课堂[3]。比如,老师们可以用一些他们比较喜欢和比较熟悉的歌曲来做游戏的背景音乐,创造出与之对应的音乐情景,然后让他们在游戏中当场唱歌。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提高小学生的乐感,又能帮助他们体会到音乐的美和魅力。
(二)游戏导入
在进行“音乐游戏”时,通过对“音乐”的导入,有助于“音乐”的理解与运用。在整个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时候会牵扯到一些相对复杂的舞蹈和歌曲,所以老师们就会用一种游戏的方法来将这些歌曲带入课堂,这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音乐游戏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音乐,利用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不同类型的音乐训练,使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从而保证了音乐教育的有效性。老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对音乐进行合理的编排。
比如,在导入《歌唱祖国》这一歌曲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人一唱,二人一唱”的方式,利用这种方式,让同学们聆听歌曲,发挥他们的天赋。这样,就能使学生对音乐的内涵和调性等方面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能够通过游戏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造力,从而顺利地完成音乐课堂教学任务。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将游戏与教育结合起来的方法,可以让课程学习更接近现实,也可以让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提高,从而让音乐课程教学变得更有趣。教师可以将角色扮演与其他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扮演多种角色的同时,学习知识,培养人格与能力。比如,老师可能会给出两种不同的活动,让同学们参与其中。选择前者的人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乐器,将《卡门》演奏出来,而选择后者的人则需要自己去模仿并参加其他同学的演奏。透过有趣的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各种音乐表演的迷人之处。
(四)互动沟通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要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他们的学习需要,就必须创造一种积极的、充满活力的教育环境。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一起参加一些游戏,这样才能充分地展现出他们的沟通能力,还能够让老师及时地发现一些学生在社交方面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比如,老师在玩的时候,可以提问与音乐的创造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就自己在歌曲的作曲及歌唱技能上所取得的心得与体会,并与同学们分享。
例如:“母鸡下蛋”,要求同学们在“母鸡下蛋”的过程中,通过“看看是哪个母鸡下的蛋”这个互动环节,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在此项教学活动中,将角色表演与此相融合,可以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乐感与积极性。
(五)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
因此,要想使学生学会更好地进行音乐教育,就必须在课堂上进行改革,使其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乐手”。比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游戏这个工具,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学习,通过设计出具有创意的音乐游戏,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增强其对音乐的兴趣。
在进行音乐游戏的课程设计时,老师们要针对不同的音乐题材,制定出相应的课程设计方案,并且要以特定的知识和活动题材为依据,来设定游戏的模式和规则。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应该针对各种活动,来进行各种游戏的互动方式的设计。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教师要发挥其主体作用,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老师们更要注重对音乐游戏的应用,把学生的兴趣和现实的教学内容作为自己的切入点,理性地选择音乐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将学生的艺术才华完全发挥出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游戏的探索,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参加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但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还能够提升自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和合作能力,从而推动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忠奎.探讨音乐情景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情感读本。2021(12): 2.
[2]姜莹.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师,2014 (17) : 57-58.
[3]杨妍婷.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全文版:教育科学,2016(6) : 47.
[4]程郁文.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6 (14) : 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