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山杏树的栽培管理技术

王学芳

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陇南,746000

摘要: 山杏兼具食用与药用双重功能,具有生长速度快、栽培管理容易、经济效益高等多项优势,目前许多生态建设管护中心将之选为经济林构建的先锋树种之一。虽然山杏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的要求并不高,但仁用杏的栽培产量及质量受育苗、管理、修剪、病虫害、晚霜、采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以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公益林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山杏丰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有效控制山杏丰产栽培的技术要点环节,提高山杏栽培质效,进而加快经济林成林速度、保障山杏栽培的经济及生态效益。
关键词: 山杏;丰产栽培;栽培技术
DOI:10.12721/ccn.2025.15701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下设沙滩保护站、茶岗保护站、铁坝保护站、憨班保护站。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管护中心林地总面积114361hm2,其中憨班保护站地面积为35744.49hm2,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3°42′45″~33°42′45″,东经103°57′05″~104°16′40″,属典型的温带高寒旱季湿润气候,干燥少雨,年降水量435.8mm,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气温12.9℃,年无霜降期245d。2023年,甘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在憨班保护站实施了提灌造林项目,在经营区内人工栽植了大量的乔木及灌木。由于憨班保护站的气候条件非常符合刺柏喜光、耐旱、耐寒的生长习性,因此山杏是此次造林项目中人工栽植的主要乔木树种之一。为了提高人工栽植山杏的成活率,有必要对山杏扦插育苗技术的科学应用展开探讨。山杏是分布于我国“三北”区域范围重要的传统植物,是“三北”防护林带和经济林木基建项目中的重要栽种植物。山杏根系生长旺盛、耐旱,抗病力强,能涵养水源、维持水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树种。甘肃省陇南市多丘陵山地,年降水量少,气候条件差,大部分植被难以生存,而山杏由于其耐干旱,甘肃省陇南市将其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主要造林树种。

1.加强土、肥、水的综合管理

1.1土壤管理杏树是深根性树种,随着树龄的增大,根系扩展很快,吸收营养范围也不断扩大,因此,深翻树盘能可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寒力,减少害虫越冬基数,以利于杏树越冬,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增强保肥蓄水能力,有利于根系的生长。深翻树盘一般春、秋季都可进行,但是,秋季深翻更为有利,可结合施肥一起进行。深翻时,可引起伤根现象,但应注意,不要伤粗根、大根,小根伤后,容易愈合,加之施肥,可增加地上部叶片吸收能力,促进地上部的营养生长,同时贮备了大量的营养,为杏树来年春季开花奠定了基础。

1.2施肥杏树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施肥可促使树体生长健壮,花芽分化良好,减少败花率,增加完全花的比例,提高坐果率,减少落果,延长结果年限,使杏园丰产、高产、稳产。

杏树施肥有三种方法:①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可条施、圈施、撒施,根据树势,每株施有机肥50-100公斤,秋施基肥宜早不宜迟,一般多在9月份进行。

②追肥。追肥也叫“补肥”,是在杏树生长期间弥补养分的不足,一年需进行5次,主要根据杏树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第一次花前肥,可使开花整齐一致,提高坐果率,此期气温变化大,为防倒春寒,造成的冻害,应喷施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1000倍液适度预防,防止落花落果;第二次花后肥,是对杏树开花后消耗营养的补充,初花期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也可在盛花期全树喷布一次0.3%硼砂加0.3%尿素溶液,提高座果率;第三次花芽分化肥,在生长期间,由于果实的迅速膨大,消耗了大量养分,如果不及时供给,不利于花芽分化;第四次催果肥,在果实膨大期追肥,可促进果大整齐。由于这三个时期养分消耗大,抗病抗逆性能降低,除及时适量追肥增加营养外,应喷施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1000倍液,协调营养与生殖生长,促进叶片光和产物的定向供应,增强光和效率,减少呼吸能量损失,促进叶片增大,果实膨大迅速;第五次采后肥,可补充果实采收后营养元素的缺乏。追肥主要以速效磷钾肥为主,并配合少量氮肥。此期追肥目的是增加树体营养,增强越冬抗冻能力,落叶前施有机生物肥,叶面喷0.3%的尿素和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一次可减缓叶片衰老,有效地促进叶片养分向枝条回流,枝条养分的增加有利于花芽的发育,促进果树安全越冬,减少大小年现象的发生。使叶片不早衰,光合制造的养分储存于树体内,为来年芽体饱满,座花座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1.3浇水在春季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最好不浇水,以免采前落果和裂果。秋后至入冬前,结合施基肥浇一次越冬水。一年可浇三次水。

2.整形修剪,调整树体结构合理地进行整形修剪可以控制树势,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调节树上与树下的平衡关系,促进花芽形成,增加结果部位,避免大小年现象,延长树体的结果年限,达到稳产、高产、优质的目的。但如果粗放管理或放任不管,往往会造成外围枝条密挤,内膛光秃,结果部位外移的现象。合理修剪可使树形紧凑,枝条分布均匀,结构合理。目前在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树形有自然圆头形、疏散分层形、开心形等。杏树的修剪在不同年龄时期,有不同的重点。

2.1幼树期幼树期生长旺盛,极易形成强枝,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整形和扩大树冠,既要培养一个良好的树体结构,又要考虑到早期产量。所以修剪时宜轻不宜重,以疏、缓和夏季抹芽、摘心为主,定植幼苗在60-80厘米处进行短截,对抽生的枝条有目的进行保留,当枝条长到80厘米时摘心,临时枝在60厘米时摘心,以促发中短枝,形成结果枝。

2.2结果期栽植2-3年的杏树,很快就能开花结果,形成产量。修剪目的是继续搞好整形,扩大树冠,尽可能培养更多的结果枝组。冬季修剪时对各级骨干枝在饱满芽处短截,疏除直立枝、交叉重叠枝,继续搞好夏季修剪、摘心、短截、疏除,对于树冠内部萌发的徒长枝,只要位置和方向合适,要注意保留缓放不剪,改变枝势,形成结果枝。

2.3盛果期经过整形修剪,树体结构全部形成,是杏树一生的黄金时期。产量连年上升,枝条生长量减少,生殖生长大于营养生长。这个时期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修剪,控制结果部位外移,短截各级骨干枝,更新和培养结果枝组,疏除过密的直立枝,改善内部的光照条件。保持树势健壮,延长盛果期年限。

2.4衰老期随着树龄的加大,枝条生长量相对减少,枝条大多着生在外围和顶端,主要任务是更新和复壮结果枝组,采用去弱留强,回缩连年结果枝,培养和产生新的枝条,恢复树势,增加产量,取得经济效益。

3主要病虫害防治杏树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是杏树早期落叶病、流胶病、疮痂病、根腐病,虫害主要有蚜虫、介壳虫、食心虫、桃蛀螟、梨小食心虫、金龟子等。

3.1每年冬季清扫果园枯枝落叶,消灭越冬病菌和一部分越冬幼虫,发芽前淋洗式喷打5度石硫合剂和五氯酚钠500倍液;树干涂抹氨基酸加甲胺磷100倍液或喷施天达蚜虱速克1500倍液加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一次消灭蚜虫。根腐病可用波尔多液200倍液或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灌根。

3.2病害防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常用杀菌药剂有多抗霉素5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轮流进行,消灭病菌。

3.3虫害防治应根据害虫发生规律,适期用药,常用的杀虫药剂有灭扫利2000倍液、高效氯氢菊脂1500倍液,每隔10-20天喷1次,结合杀菌剂和叶面肥一起进行。20%的三氯杀满醇8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幼果期禁用铜制剂和有机磷杀虫剂,以防发生果锈和果面污染。

4结语

山杏是一种适应能力强、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通过对其生长特点的研究,合理选择合适的苗木进行科学的育苗,既可以提高苗木的适应能力,培养壮苗,又可以保证苗木在造林后迅速成活,可以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富军.陇中地区兰州大接杏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2(19):89-91.

[2]王红英.山杏栽培管理技术[J].乡村科技.2020(16):108-109.

[3]甘会成.山杏育苗栽培与造林管理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35):37+39.

作者简介:王学芳,女,汉族,生于1972-,职称: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