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与金融产品的结合

张奥奇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建立,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和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模式接轨,传统行业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也纷纷推出创新型“互联网+”产品,但在传统行业转型过程中总会面对或多或少的新问题。金融行业需要实现互联网与金融产品的良性对接,才能更好地促进金融业的转型跨越,达到助力社会经济腾飞和服务人民大众的社会目标。
关键词: 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产品
DOI:10.12721/ccn.2025.15703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缺陷分析

从传统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来看,尽管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渠道和业务运营的使用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往往实际的业务发展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如下。

(一)产品营销缺乏互联网思维

一方面,在产品包装上,蚂蚁金服,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推出的金融产品知名度高,易记性强,具有明显的互联网金融特征,而传统银行推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基本遵循原始离线产品命名方法根本无法有效地吸引客户的注意力,不利于产品本身的营销,促销和自我交流。另一方面,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广仍然主要依靠白色终端显示,短信和电话等传统方式,无法有效地引导活跃的互联网客户的注意力和体验。

(二)评估机制不完善导致资源投入不足

传统银行的绩效评估更倾向于能够立即带来更大收益的业务产品,从而导致一线业务部门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短期高收益的业务产品中,从而导致单笔金额少且短期长期利益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明显投资不足和明显的营销效率低,这对产品的快速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三)产品操作过程复杂,客户体验不佳

一方面,传统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应用的操作过程还不够简单。例如,在腾讯推出的小额贷款产品中,客户可以在微信钱包的主菜单中轻松找到功能入口,只需要输入贷款金额即可完成贷款申请,而客户需要一些类似的产品传统银行您可以通过在主界面上搜索来找到产品入口,然后需要输入贷款金额,选择贷款期限,收款卡号,还款卡号,获取手机验证码,输入联系方式,插入安全介质以进行验证和其他操作设计很麻烦。另一方面,一些传统银行申请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时效性很低。例如,贷款申请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到达。与几分钟之内的小额信贷实时到达相比,客户体验存在很大差距。

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策略

(一)改变思维方式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迅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其固有的思维方式来学习互联网思维及其经验。通过金融和信息技术的集成开发出“小额”“信用”和“快速”在线贷款产品,解决了小型和微型企业信息验证的实际问题。时间效率高并改善了资源分配。商业银行只有及时改变思想,才能获得更多经营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途径和渠道。

(二)更改开发模式

为促进高资本占用企业向低资本占用企业的逐步转变,继续促进资本储蓄,利用创新来驱动,然后促进内涵式增长。选择独特的发展模式,摒弃传统的模仿和跟进思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变化,运用差异化战略来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利用特点形成具有自己优势的品牌。

首先,有必要不断提高自身在支持农业和支持小企业上的优势,更好地定位自己的市场,下沉服务中心,细分市场,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当地的小型和微型市场。加快包容性金融的实施,不断改善其服务流程,促进其金融便利性,提高其可用性,尽可能降低服务成本,从而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必要不断扩大服务目标,推广特色金融产品,并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

其次,逐步发展民生金融优势。充分发挥一线优势,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产品和策略,尽可能降低其金融服务成本,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而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整合金融产业链,抓住互联网+背景下形成的商业和产业模式,推广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各种客户的需求,形成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获得竞争优势。

(三)更改评估方法

对于一家商业银行来说,要有效改善其经营业绩,就必须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不断提高其科学性,才能有效发挥其积极激励作用和逆向约束作用,并引导员工去做。做好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广。完善综合目标评估体系。在评估中,它应该以利润为导向。在推广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增加了利润评估因素,以反映资产和人均收入的重要性以及成本控制和利润增长,从而使利润能够尽可能覆盖所有类型的成本并指导沿该方向的网点开展业务活动。

三、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的新方向

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势必要求我国金融部门进一步脱离传统的金融抑制格局,同时大数据时代大量“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使得金融创新机构可以在获取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信息的基础上,分析消费者决策采纳过程,利用流率基本入数建模的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来考察消费者网络结构变量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利用大数据对金融产品进行适应市场变化的精准快速的调整,进一步提高金融产品适应市场的速率,增强金融产品对轨现代化市场体制的能力,使得金融产品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动,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服务于人民群众对于多样化、体系化金融产品的需要。

(一)风险与竞争

在快速化、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与金融产品的结合呈现出多样化,差距化的特点,大量“互联网+金融”类产品充斥市场,但数量居多的“互联网+金融”类产品存在着品质参差不齐,适应市场的能力难以准确考核等问题和弊端。同时,社会的发展给一些欺骗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都为一些欺诈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一些套路贷,非法集资组织借助互联网平台打上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幌子蒙蔽金融消费者并对其实施诱骗,这种违法行为实属混杂于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害群之马,因此金融机构在产品转型与互联网结合的同时应致力于建设安全纯净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净化互联网金融市场风气,着力于打造更安全可靠的人民群众信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体系。

(二)管理与创新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传统金融市场的颠覆性创新,开辟了更多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金融产品通讯交易渠道,使得金融产品得以与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共同发展。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理应配合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大数据服务中心和互联网金融市场安全维护体系,做好线上线下相配合,让传统金融产品在转型中更好的适应新型市场,更好的助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同时进一步净化互联网金融产品市场,为金融产品发展与安全保驾护航,使互联网金融产品更好的服务金融消费者,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对金融产品的需要。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金融产品的结合对于金融业及金融产品市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把握好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创新融合平台这个机遇,致力于开发安全的,适合市场的,人民群众需要的创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同时勇于面对问题,迎接挑战才能打造出适应市场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 李清凤.传统银行如何玩转互联网金融产品[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3):46-47.

[2] 申飞超,胡梦.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创新策略探究[J].现代商业,2019,(32):117-118.

[3] 黄牡丹.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探析[J].人民论坛,2020,(0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