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赵方冬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610000

摘要: 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音乐教学是一门具有较强艺术性的课程,音乐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艺术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道德知识,在接受音乐教学的同时,还能进行道德教育。音乐能使学生放松下来,用心去听,在练习乐器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在音乐的合作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间的沟通,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包容和理解别人等。总而言之,在音乐的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小学音乐教师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充分利用音乐中的道德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德育教育
DOI:10.12721/ccn.2024.15703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时期,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及发展指明了方向。小学音乐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它对小学生的德育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内容,为学生营造一种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同时,它与“双减”政策中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要求相一致,国家对小学音乐教学也有相应的指导方针,其总体目标是培养有爱国情怀,有社会主义接班人,有音乐鉴赏力的新一代青年。

一、结合教材教学,促进学生理解

小学音乐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如何唱歌,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月亮姐姐快下来》这节音乐课中,教师提前在网上搜索与《月亮姐姐快下来》相关的动画视频、歌曲录音等。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先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月亮姐姐快下来的故事吗?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谈论。在学生交流和讨论一段时间后,教师通过点名的方式,随机抽取两名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月亮姐姐快下来》的动画视频,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观看,并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月亮姐姐快下来这首曲子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歌曲中孩子与月亮姐姐的对话表达了什么?在动画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再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根据刚刚看过的动画视频总结思考问题的答案。随后,教师随机抽取三名学生,让其分别回答一个问题。通过让学生思考、交流和回答与《月亮姐姐快下来》相关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本节音乐课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还能加强学生思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品德。

二、丰富音乐的内容,把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音乐内容融入到音乐课堂中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上下手,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突破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围绕音乐课本内容的限制,可以把音乐课堂教学内容选取范围扩展至音乐课本以外。可以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中增加一些课外的具有德育教育作用的内容,歌曲或者乐谱等等都可以,让音乐课堂以德育教育进行深度的融合,让学生沉浸在具有德育教育作用的音乐课堂之中,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去感受德育教育,去学习德育方面的知识。在音乐教学内容方面,可以把一些具有德育教育的歌曲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关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歌曲、关于呼吁人们热爱自然的歌曲、关于激励人们学习进取方面的歌曲、关于宣传科学知识和精神方面的歌曲、关于能激起人们爱心方面的歌曲等等,音乐曲目中蕴含一定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内容的歌曲一般都能当做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我国一些著名的作曲家、作词家等在作出名曲和名词的背后都藏着一个英雄的故事,教师可以把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给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讲解,在讲解音乐的乐谱或者是某一首歌曲的时候,把其中的英雄人物故事也讲给学生们,让学生在这些英雄人物故事中来学习他们的品质和精神,进一步把德育教育内容与真实的事例进行结合,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实例中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德育教育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去提升自己的内在。例如,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学习国歌,让学生在国歌的歌词中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图强,感染学生的心灵,给予学生鼓舞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形成健康的心理。让学生在歌唱国歌的时候,眼前重现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情景,在慷慨激昂的国歌中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准确把握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要素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如果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那么,这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的质量一定不会低。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那么,教师要把德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要让音乐教学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教师自身就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要能准确把握住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要素,把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一个平衡,让音乐课堂既能传授音乐知识,还能展现德育教育的知识。音乐教师可以在课余的时候,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教师在准确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后,教师就知道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该选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选取什么难易程度的教学内容,才能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的音乐教学方案,让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更好,让德育更深入地渗透到音乐课堂中。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可以和其他的音乐教师在课后进行交流,看看其他教师是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看其他教师是如何把握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要素的等等;还可以利用发达的网络来进行学习,网络中的内容繁多,教师可以在课余的时间在网络中搜索一些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结合教学的文章,或者是教师的教学心得和真实的教学视频等,来拓宽教师学习的范围和途径,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来为音乐课堂渗透德育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注意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方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身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框架进行突破,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音乐知识,还可以通过音乐背后的故事来理解德育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1(34).

[2]郎北.润物细无声——小学音乐课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1,(4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