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业务驱动模式在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檀晨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徽省传染病医院),安徽合肥,230012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业务驱动模式在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构建更规范、同质、高效的设备维修流程。方法:研究采用业务驱动模式和信息化技术,通过整合维修物资管理、业务流程和档案管理,运用Oracle 11g数据库、Spring Boot分布式框架、FreeMarker前端模板和Bootstrap前端页面模板,实现数据存储、服务访问控制、文档生成和用户交互等功能。对比分析管理系统使用前后的设备维修效果。结果:基于业务驱动模式的维修管理系统与历史维修记录对比,结果显示系统档案完整性提高了16.67%。且与既往相比,报修后平均维修响应时间、平均维修流转时长和配件平均补货周期均显著缩短,P<0.05。结论:基于业务驱动模式的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维修标准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为专家辅助决策系统和维修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业务驱动模式;信息化技术;维修;医疗设备
DOI:10.12721/ccn.2025.1570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医疗设备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可使医生能够精确诊断并治疗疾病,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更舒适的医疗体验。然而,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用性却是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医疗设备不断增多、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成为医疗机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质量和效率对医疗服务的提供至关重要。因此,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问题亦不容忽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经历了许多变革,从最初的手工管理逐渐发展为了今天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1-2]。在这个过程中,业务驱动模式逐渐崭露头角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业务驱动模式,简言之是一种以业务需求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其将各种管理活动紧密围绕着满足业务需求展开,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在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中,业务驱动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维修流程的规范性、同质性和高效性,有望解决现有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了为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为医疗设备维修提供更加高效和规范的解决方案,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可用性,让患者受益目的。本研究则着重探讨业务驱动模式在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后报道如下:

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与需求分析

1.1管理现状

现如今,我国医疗设备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总结如下[3-4]:(1)维修流程不规范:当前医疗设备维修过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维修人员凭经验进行操作,容易出现误判或漏判,影响维修质量和效率。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维修流程,使得医疗机构对于设备故障的应对能力不足,无法有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2)维修效率低下:传统的医疗设备维修过程通常需要经过多重环节,包括故障报修、维修任务分配、现场维修等。这些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依赖人工沟通,导致维修效率低下。维修过程中信息的传递速度慢,反馈不及时,使得维修过程变得繁琐和低效。(3)维修技术更新缓慢: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传统的维修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疗设备的需求。然而,当前许多医疗机构缺乏对维修技术的持续更新和提升,导致维修工作难以应对新的挑战。

1.2需求分析

(1)规范维修流程: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维修流程标准,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规范,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步骤和程序,减少误判和漏判的可能性[5]。(2)提高维修效率:需要优化维修过程的信息传递环节,实现快速的信息反馈和任务分配。通过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等待和重复劳动的时间[6]

2.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2.1业务模型

(1)维修物资管理:维修物资管理是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跟踪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维修配件以及相关信息。这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规格型号、价格、生产厂家等[7]。这为设备的检测、维护和维修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2)检测:医疗设备的定期检测对于维护其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系统根据设备的基本信息和启用日期制定检测周期,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检测数据将记录在医疗设备固定资产数据库中,以便分析和决策。

(3)维护保养: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有助于确保设备的可用性和延长其寿命。系统制定维护计划,并支持维护保养人员按照计划进行操作。这有助于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

(4)维修:当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使用科室可以通过在线提交维修申请单的方式发起维修申请,申请包括多媒体信息,如设备标识码、图片和语音。维修工程师可以根据设备信息和历史记录提供维修建议。整个维修流程将记录在维修报告和检测报告中,并最终归档。

(5)档案整理:文档管理功能对于确保维修质量管理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至关重要。系统整理维修相关文件,如维修申请单、故障检测报告和维修合同,并完成文件的立项申请和审批过程。维修后,完好的设备将生成检测报告,经过费用结算后完成维修记录的归档。

2.2业务流转服务

系统的核心架构采用“业务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分为数据层、数据访问层、逻辑层和用户访问层。数据层负责存储医疗设备信息,配件、供应商和维修档案[8-9]。数据访问层连接数据和逻辑层,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一致性。逻辑层协调各业务环节,响应请求,提高处理效率。用户访问层提供友好界面,让用户提交请求和管理设备。业务流程由控制器管理,保障流程的高效和一致性,可实现维修流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3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系统实现

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系统的实现采用了“业务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其中,数据层使用Oracle 11g数据库,支持安全管理和多媒体数据,以及SQL和多线索服务器体系结构。数据访问层采用Oracle驱动java链接库结合MyBatis数据持久化框架,具备配置灵活、数据连接池、缓冲池连接等优势。逻辑层负责提供用户请求的业务服务,包括维修流程、档案管理、供应商管理和配件管理等。为实现流程控制,系统使用了Spring Boot框架,该框架内嵌web容器,能够自动配置项目对象模型,支持Spring MVC,同时兼容FreeMarker、Thymeleaf等前端模板,具备操作简便、高效开发和灵活流程控制等特点。在用户发起应用请求时,用户访问层负责响应请求并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之后将请求传递给逻辑层。逻辑层完成相应的业务逻辑后,将结果反馈给用户交互层,最终满足用户请求。

3.1物资管理业务流转服务

物资管理包括配件管理包括配件申请、出入库管理、统计功能、资质管理、效期管理、补货、盘库、费用结算等操作。举例而言,当需要使用维修配件时,系统通过配件申请向导实现申请流程。维修工程师会提出配件申请,经核准后完成配件的出入库,并计算维修配件费用,最后进行经费核销。同时,系统还会核定供应商的经营许可效期、代理资质效期、生产商产品注册效期等,以确保产品的合规性。此外,系统还支持根据用户设定的库存警戒量自动生成配件入库申请,一旦申请获得批准,系统会向供应商发送订单,完成补货流程。

4管理系统应用效果

4.1方法

在系统管理前后分别选择42例已完成的医疗设备维修实例,均来自2019.01-2023.01期间××医院,在其维修过程中应用业务驱动模式,并进行功能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用Kettle作为数据抽取工具,将医院内部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数据库和维修业务系统的数据导入系统。为了模拟实际应用场景,还建立了一个测试网络,包括医疗设备使用科室、设备管理科室、配件库管理部门和专业维修机构用户,然后对维修应用过程进行模拟,随后评估应用效果。

4.2结果

系统管理后,系统档案完整性提高了16.67%,且报修后平均维修响应时间、平均维修流转时长和配件平均补货周期较前明显缩短,P<0.05。见表1。

表1管理系统使用前后的设备维修效果(1744334124848749.png±s,%)

截图1744334098.png

4.3分析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利用维修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检测到2次保修期内设备的故障,从而节省维修费用。此外,基于历史维修记录为维修人员提供决策的实践有助于规范院内医疗设备维修处理流程,降低了评价的主观性和操作失误等问题。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系统通过在线流程控制、网络在线申请和文档管理等功能,实现了维修的同质化管理,提高了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10-11]。此外,系统的用户权限控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通过与传统人工管理方式的对比,系统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沟通和流转环节的失误几率[12-13]。例如,在传统的人工电话报修和现场故障处理中,故障报修记录不全、故障现场非报修当事人在场等因素,导致沟通不畅,降低了业务执行的效率。然而,使用维修标准化管理系统支持的多媒体在线报修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系统还建立了维修故障库和故障档案数据仓库,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实现故障成因的分析,这有助于为预防性维护、巡检计划的制定、设备采购决策、临床配置计划和使用培训等提供数据支持[14-15]。综合而言,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系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可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成本、规范流程并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5总结

通过建立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系统,成功实现维修事务、费用、维修人员和档案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的整体标准化。系统克服了维修档案整理和检索的技术难题,同时通过数据整合策略,减轻了“信息孤岛”的问题,增强了维修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关联。

与现有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相比,本系统业务覆盖更广,全面覆盖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流程,包括业务、物资、档案、人员管理等多个功能。而传统业务系统则集中在单一环节管理档案,导致业务间的档案孤立存在。本研究通过数据整合策略,提高操作流程的规范性,从而达到实现设备维修同质化管理目的。

未来,随着系统的推广和数据积累,有望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专家辅助决策系统,为维修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提高档案的应用价值,增强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继而为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树立新的标杆,为医疗设备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飞.SWOT分析法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体会[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2):174-176.

[2]高翔.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10):155-158.

[3]张晓洁.质控与维修相结合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3,36(12):32-33,38.

[4]陈磊.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11):169-172.

[5]郝玉荣,孙乃超.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3,7(1):65-67,72.

[6]邱东魁.基于MEIS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实践[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9):160-162.

[7]高伟娟,王振宇,高沛.精细化理念应用于量化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3,20(3):223-226.

[8张伟.电子信息化视角下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16):129-131.

[9]郭恩浩,徐雪萍,施铸倩,等.业务驱动模式在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2):128-133.

[10]丁其浪.基于微信平台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J].生命科学仪器,2022,20(z1):486.

[11]屈文,龚敏,叶朋鑫,等.目标管理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2):195-198.

[12]崔锐,李保君,李文俊,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改善保修医疗设备维修服务流程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21,42(11):76-79,104.

[13]张付领,李家宽,孙元硕,等.基于数据驱动模式的医疗设备精准化维修系统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21,42(11):36-41.

[14]韩冰,杨延冬,白雪,等.基于PLM评价模式下医疗设备维修费用的控制体系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2):131-134.

[15]王若蔷,陈善武,佟知拥,等.基于浏览器与服务器架构的医疗设备维修系统应用及信息化管理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12):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