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日益深化,对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了促进广电事业发展,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该转变以往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努力学习和掌握多媒体技术,加强业务能力,积极的转变自身角色。
1、融媒体时代对广电新闻记者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多媒体报道能力。新媒体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是因其具有较多的优势,它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发展趋势,融媒体新闻产生模式,属于对传统新闻业务工作流程的重新构建,打破了传统媒体中的分工,需要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掌握写作、拍摄、网络及应用技术等,通过多元化的形式传播新闻[1]。可见,以往单一的媒体报道新闻采编流程被取消,变成多元化媒介报道。新闻记者应该积极地转变新闻作业模式,完善新闻采编程序,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第二,掌握新媒体技术、网络新平台。对于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广播电视台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证明,不同媒体间能够共存。随着各种新媒体平台的产生和应用,构建了多元性、立体化新闻传播局面[2]。广电新闻记者应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地学习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知识,自觉地改变工作模式,朝着全媒型新闻记者转型。
第三,合理的处理“变”和“不变”间的关系。现阶段,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以及偏好存在差异。为了促进媒体融合进一步发展,广电新闻记者需要适应传播趋势,做到守正出新。首先,坚持党性以及党管媒体原则,形成人本理念,为人民提供服务,以内容为核心,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3]。其次,可以对工作模式、理念、流程、差异推送、渠道融合等进行优化和创新。借助全媒体平台,有差异化的传播新的内容,构建多层次、全方位传播矩阵,适应受众的不同要求,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2、融媒体时代广电新闻记者角色转变中的问题
第一,主观因素。在融媒体发展中,广电新闻记者不仅是实践者,还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因。所以,广电新闻记者需要加强业务能力,努力提升“四力”,即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是发展目标。如今,在融媒体背景下,广电新闻记者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政治理论素养以及业务能力不足。部分新闻记者没有深度的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导致在新闻报道中的政治站位不高,思维层次有限,并未全面的思考问题,使得新闻作品质量受到消极影响;其次,部分新闻记者的开拓创新素养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第三,部分新闻记者的语言能力较弱,部分文章不接地气,语言风格及艺术不足[4]。第四,新闻记者的融媒体观念不足,缺乏较强的多媒体报道能力。部分新闻记者业务能力单一,固守传统的工作模式,思维固定,没有及时的转变工作观念,并未认识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无法有效地运用新媒体,影响了工作效果。
第二,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融媒体改革及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包含较多的工作内容,广电行业先后经历了不同体制改革,体制环境变化对于广电人员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部分广播电视台从国企转变成政府事业单位,因为历史原因,内部人员年龄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新的机构改革,重新审核编制,建立了畅通的人才选拔和招聘途径,能够改善及解决人才紧缺问题[5]。部分广电媒体管理制度不合理,一些新闻记者工作缺乏主动性,工作态度不正确。要想改变现状,需要加强有关制度建设,提升新闻记者队伍的整体水平。
3、融媒体广电新闻记者的角色转变策略
3.1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谨记社会责任
如今,融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广电新闻记者需要牢牢记住使命与职责。保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的引导舆论方向,只做正面宣传,为中心和大局提供服务,坚持党及人民立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广电新闻记者应该明确自身职业的特殊性,不断丰富自身理论知识储备,明确的讲政治,掌握促进发展、开展工作的思想武器[6]。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思想及理论体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落实党的精神、政策,正确、深度、全面的掌握上述内容,将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在工作中灵活的运用所学内容,不断提升新闻工作水平。
3.2持续加强工作能力
广电新闻记者应该坚持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不断地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持续提高综合素质,自觉地拓展知识面,如历史学、心理学、逻辑学、美学以及经济学等,及时补充新闻采编和报道知识。要想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广电新闻记者应该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要熟练掌握不同的媒体操作平台,合理的运用新媒体。为了实现该目标,首先,应该合理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新闻报导效果及质量。现阶段,网络媒体中具有大量的资源,人们能够从不同的平台中获取所需信息,然而部分信息的真假难辨,这就需要提升信息辨别能力,提升信息准确性及可靠性,有效地运用网络获取新闻线索,合理的整合信息资料。其次,加强全媒体新闻报道能力。现阶段,新媒体报道打破了单一媒体的模式,新闻传播可以实现多平台,一般多媒体同时传播新闻,因此,融媒体打破了以往的新闻业务流程,这就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应该熟练地运用不同媒介及技术工具。
3.3解放思想,积极拓展创新
信息技术在高速的发展中,为广电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存在较多的挑战。融媒体改革是发展趋势,新旧媒体融合日益深化,对此,广电新闻记者应该解放思想,及时的更新理念,积极地进行创新发展。为了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就需要解放思想,认清当前形势,准确的把握角色定位,基于改变思想定位角色的转变重点,以思想持续解放引导及促进融媒体发展。另外,广电新闻记者应该坚持开拓创新,学习和分析党的奋斗史,从中汲取干事创业的力量与智慧,自觉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角色转型,创设新闻工作新格局。
3.4健全制度体系
广电内部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分析机制内容,从中找出不合理、不足的地方,对其进行调整、删除、补充,不断对机制进行完善,提升内控管理的规范性,构建有效的制度体系,为记者成长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其角色转变。还要注重新闻记者水平的提升,加强队伍建设工作,这是因为新闻记者在广电发展以及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有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广电应该制定有效的措施。比如依据有关要求,选拔作风良好、能力较强的骨干到科级岗位;新闻业务部门可以组织技能竞赛活动;定时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等。对于人才不足的问题,应该积极地引入人才,提高招聘门槛,确保选择的人员符合岗位要求;强化现有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满足媒体融合的发展要求。还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持续对其进行优化,为表现优秀的广电新闻记者提供奖励;对于表现较差、业务能力较差的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惩罚、淘汰,发挥激励作用。最后,可以构建监督机制,督促广电新闻记者落实好本职工作,持续提升业务能力。
3.5拓宽信息共享途径
相较于新媒体,广电新闻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时效性以及效率等方面。以往广电新闻记者需要到现场采访,收集有关资料后回单位整理,最后传播新闻。新媒体背景下,记者加工整合资料后,在现场可以快速写作,随时利用各种平台传播,使受众在第一时间就了解有关新闻。因此,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应该积极的拓展信息共享途径,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不能等着其他人员提供新闻线索,而是应该注重自媒体平台,日常多浏览应用程序或网页,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新媒体时代下,每个人均能成为传播者,比如抖音平台的用户较多,通过浏览用户上传的不同内容,能够获得一些信息。比如有抖音用户上传居民虐待流浪狗的视频,视频在网络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新闻记者发现线索后,及时和用户联系,掌握事情真实情况后,撰写相应的报导,引导人们思考。
3.6创新新闻内容
一些新闻记者的稿件较为严肃、内容不够深刻,对此,记者应该积极的对内容进行创新。首先,提升内容知识性。很多人的文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对此,在写稿中应该提升内容真实性。因此,记者应该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其次,提升内容趣味性。很多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喜欢有趣的内容,对此,广电新闻记者除了要对新闻内容进行补充和丰富之外,还要引入现代元素,比如网络流行语等,提升新闻内容的有趣性,吸引更多受众。最后,提升新闻内容深度。广电新闻记者在工作中不能只是迎合市场,还要提升内容深度及价值,确保内容可以引发观众思考,促使观众获得相应的启发。
结语:
综上所述,广电新闻记者的角色转变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推进媒体融合,新闻记者既是主力军也是推动融合改革的责任担当者,作为新时代的新闻记者,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认清形势、强化学习、增强本领,才能使我们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持续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才能在媒体融合中贡献记者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姜德华.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策略研究 [J]. 新闻文化建设, 2023, (04): 125-127.
[2]李永光.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角色的转变探讨 [J]. 新闻文化建设, 2023, (02): 188-190.
[3]张礴. 融媒体背景下的媒体转型——以广电新闻记者为例 [J]. 新闻文化建设, 2023, (01): 145-147.
[4]蒋玉林.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记者角色转变探析 [J]. 记者摇篮, 2022, (07): 99-101.
[5]魏星.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转型和能力提升研究 [J]. 中国传媒科技, 2021, (12): 116-118.
[6]韦琪. 融媒体时代广电新闻记者转型和能力提升探析 [J]. 新闻研究导刊, 2021, 12 (06): 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