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刘茜

瑞金市沙洲坝初级中学,342500

摘要: 科技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与当下的教育工作融合越发密切,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信息技术的融入使课堂教学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还会让他们更加愿意参与课堂授课活动,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在优化了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有效改变了初中音乐课堂枯燥无趣的局面,让更多的学生逐渐喜欢上音乐这门课程,并愿意以更好的姿态参与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音乐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04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为了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益,教师应该灵活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作为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把握,通过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使课堂教学可以得到持续性的优化,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更好地体悟音乐的魅力,最终形成艺术素养。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形式的创新和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优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部分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课堂教学时看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能力的成长。在开展歌曲鉴赏的过程中,教师介绍作者创作作品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然后通过教师的领唱完成学生的歌唱,这样的课堂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下降,因此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已经成为发展音乐教学的必要途径。

(二)课堂教学欠缺层次性

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结合多元化的学习形式,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指导课堂教学工作的实施。学生的学习能力源于先天传和后天的环境影响,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在初中音乐授课活动中,教师需要改变观念,要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优势来强化音乐教学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分层教学能够做到全面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三)重流行音乐轻古典音乐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涌入学生的视野,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由于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具有时代特性,所以学生对流行音乐较为喜爱。因此,有部分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对流行音乐的内容演唱进行讲解,而忽视了古典音乐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作用。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时,由于学生接触到的古典音乐较少,造成了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不足,从而使学生的轻古音乐学习现状不乐观,这对提高学生的多元化素质具有阻碍作用,容易阻碍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在以前的小学音乐授课过程中,常常是以反复训练为主,教师并未注重课堂上的互动,在这样固化的课堂当中,由于气氛比较枯燥,所以很多学生对课程内容都失去了学习兴致,降低了他们的能动性。借助信息技术对音乐课堂进行创新,不仅能够满足初中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与文化素养提升的要求,更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学习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新的感悟,在融合时代元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精神享受。

(二)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课堂学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主动去探究相关的课程内容,以此来强化自身的认知,促进学习音乐的能力提升。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音频软件优化学习方式

音频软件已经成为教师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工具之一。除了歌唱,应用音频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利用音频软件模拟各种乐器的声音,从而更好地理解乐器演奏的技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音频软件赏析乐曲,深入了解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不仅如此,音频软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学生可以利用音频软件进行音乐编曲,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这样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表现”类艺术实践,依托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音乐“表现”类艺术实践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的演示、示范功能,从声乐、器乐、乐谱、艺术表演等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例如教师在执教“学吹竖笛”一课时,本节课程属演奏课型,课程教学主要指向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能了解竖笛的构造、掌握竖笛的演奏指法,吹奏竖笛的呼吸方法以及do、re、mi、fa四个音的奏法。在授课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设备的演示、示范功能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竖笛的演奏指法,与do、re、mi、fa四个音的奏法。

(三)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

在开展初中阶段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对个人教学身份的正确认知,在合理分析学生学习基础和成长需求的前提下,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清晰的教学目标,从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辅助课堂学习,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在初中阶段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音乐中的旋律,来感受音乐创作中所蕴含的多元情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来呈现多变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够与教师安排的教学目标相吻合。

(四)开展“听歌识曲”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面对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的消极态度问题,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听歌识曲”活动,让学生听一些经典歌曲或流行歌曲的片段猜歌名,营造轻松、趣味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在“听歌识曲”活动中,教师可以播放此前教学过的歌曲,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两一组,一名学生演唱,另一名学生猜歌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五)借助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减负增效理念为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这样能够使学生的音乐情感认知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将乐曲中的抽象内容以具体可见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直观欣赏,使学生能够对作者的情感理解更加透彻,从而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不断提升。

总结: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期。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须持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积极寻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契合点,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学科教学的支持作用,推动初中音乐学科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潘阳.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3(Z2):95-97.

[2]杨扬.浅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8):61-63.

[3]张磊.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