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职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丰富音乐课程内容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单一化的音乐理论传授与技能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审美教育的渗透有助于丰富音乐课程内容,避免音乐教学的单一性,有助于优化中职音乐课程结构,对音乐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积极的影响。音乐教育分为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审美教育属于感性教育,能有效传递音乐的美学价值,展现音乐的魅力。
(二)有助于音乐教育的高质量推进
审美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不同的音乐教师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育实践中会将其分为不同的模块。在中职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美学价值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的同时,深层次探析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对音乐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例如,在《高山流水》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音乐旋律,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对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情感进行深入剖析。这样,学生在音乐作品的学习中能受到情感的触动,对作品的理解会更加深刻。由此可见,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中职音乐教学的深层次发展。此外,中职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能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的美首先在于其包含的情感,其次在于通过演奏传递情感的方法。因此,在中职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作品所包含的情感,掌握音乐作品传递情感的方法,使音乐教学得以升华。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职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能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审美教育在音乐课堂的融入,能在传递音乐美学价值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在鉴赏中逐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
(四)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创作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不同的音乐作品包含不同的情感,作者会通过音乐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认知。中职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能增强学生对生活及生命的感悟,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一些音乐作品包含深厚的爱国之情,通过此类音乐作品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一些作品传递浓浓的亲情,通过此类音乐作品的教学,能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亲情;一些作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此类作品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一些作品体现对生命的感悟,通过此类作品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中职音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将审美教育融入中职音乐教学课堂时,需要积极运用多样化的措施提升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目光集中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的工作。但是在课堂上鉴赏音乐作品的时间少之又少,不利于学生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和艺术能力。对此,中职音乐教师可以在开始实际教学之前为学生提供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并在课堂上演示和播放。学生在聆听、赏析多样化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及内涵。另外,在赏析优秀作品时,学生对音乐产生的认知并不局限于倾听的层面,还可以感悟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进而体会音乐作品的魅力。在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时,教师需要明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音乐积累方可获得显著成效。简言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期间积极运用多样化的优秀作品进行引导,进而培养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水平和能力,并在此前提下提高学生掌握和鉴赏音乐含义的能力,以此达到审美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将音乐置于文化背景中讲授
社会上不理解学校的音乐课程及音乐文化的群体普遍认为音乐是小儿科,只要会弹、会唱便可,错误地把音乐理解为弹弹琴、唱唱歌等简单性的技能活动。这种对音乐课程教学的无知与偏见也是一种对国家教育文化意义认知薄弱的问题。音乐是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宝贵的智慧结晶和精神文化遗产。要想从根本上维持音乐原有的生命力,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传承音乐文化,良好的音乐文化可以从根本上刺激中职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因此,中职音乐教学审美教育需要充分展现、传承音乐文化,并将音乐融入具体的文化背景中进行传授。在中职音乐教学实施审美教育时,中职音乐教师需要结合多样化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筛选出针对性、科学的教学模式。如在欣赏《保卫黄河》这一作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黄河的波澜壮阔景象的图片或视频,进而将学生的情感有效融入歌曲学习,阐释不同的歌词中潜在的爱国情怀。中职音乐教师需要有机整合歌曲学习与相关的音乐文化,并将其融入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以此发挥各类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促使进一步深入开展音乐教学。比如,通过播放藏族舞曲《卓玛》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藏族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切实拓宽学生的艺术领域,并为歌曲教学探索良好的契合点。音乐教师可以构建“走进西藏”等教学情境,规划设计“西藏个性化的歌曲”“西藏多姿多彩的舞蹈”等环环相扣的教学板块,进而将歌曲学习融入文化知识讲解中,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激情与欲望,还可以为其带来多样化、丰富化的课堂体验,进而增强教学的流畅性与整体性。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要素
中职音乐教材涉及丰富的内容,涵盖了不同的形式、题材、风格及流派,设置与规划多样性的内容可以为中职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学提供更多优良的资源和条件。比如,交响乐的气势磅礴、流行歌曲的轻松活泼、抒情曲的悠扬细腻、越剧的优美动听等。乐器具有的特殊性及鲜明的表达风格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欲望,钢琴的坚实清脆、小提琴的和谐唯美、萨克斯的悲凉忧郁以及马头琴的深沉粗犷等。无论是西洋乐器,还是中国民族乐器都可以为人们带来一定的遐想空间和情感冲击。全面挖掘并运用美的因素实施中职学生的审美教育,可以从根本上引导学生置身于广阔的音乐世界,进而感受美、热爱美、鉴赏美,并积极运用美的观念改变原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材入手,带领学生挖掘教材中的审美要素,了解不同乐器、不同乐曲以及不同调式带给人的感受,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审美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语
总之,音乐是人类进行乐器演奏、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又是调动人类感官进行音乐鉴赏和创作的艺术形式。中职音乐审美教育的开展,不仅满足了新时期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又确保学生能够借助各种音乐教学活动来发现各种音乐之美,能够达到净化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欧阳竹.优化中职音乐鉴赏教学提高中职学生审美能力[J].成才之路,2021(30):73-76.
[2]胡建军.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03):66-67.
[3]赖县方.浅谈中职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北方音乐,2020(22):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