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陈国庆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 在医院管理中,医疗设备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好的提升医院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质量,医院可以根据当前的情况,构建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预警模型,然后利用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预警模型来开展医疗设备管理,做好风险预警和干预,更好的保证医疗设备安全顺利的运行。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的意义和具体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DOI:10.12721/ccn.2025.1570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相对较高,因此,我国医疗资源相对较为紧缺。为了更好的保证医疗服务治疗,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加强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医院还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了解当前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将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运用其中,通过构建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更好的监控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保证可以及时发现其中的风险,并且提前预警,从而更好的做好干预,进一步保证管理质量。 

1.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想要更好的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就需要了解当前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1)缺乏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在医疗设备的选购、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没有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和分析,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流程[1]。(2)保密性和隐私性问题:由于医疗设备涉及到患者的个人信息,如病历、检查结果等,因此在运行管理中应该重视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医疗机构在设备的使用和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不当的保护措施,容易导致数据泄露或被黑客攻击。(3)设备维护不及时和不规范:医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然而,一些医疗机构可能缺乏专业的设备维护团队,或者在维护过程中存在不及时、不规范的情况[2]。这样会导致设备故障率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风险。(4)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不足:医疗设备的运行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操作指导,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设备。然而,一些医疗机构在设备引入和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培训和指导,导致操作人员对设备的了解和应对能力不足。(5)缺乏监管和制度完善: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缺乏监管和制度完善,导致医疗机构在设备选购、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自由度和风险。这样容易出现一些不符合规范、不合理的操作和管理方式,增加了设备的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视,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流程,完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设备维护团队,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

2.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的意义

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医疗设备的运用必不可少,保证医疗设备可以安全运行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关键,所以做好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而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可以进一步提升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质量,所以为了更好的构建风险预警模型,以下针对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的意义进行具体分析:(1)可以实现风险防范: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可以对医疗设备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及早发现设备故障、易损件寿命、技术过时等问题,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医疗过程的安全性[3]。(2)可以维护服务质量:医疗设备故障或失效可能会导致医疗服务的中断或延误,影响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可以提前预知设备故障风险,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高效性。(3)可以实现资源优化:医疗设备的维修和更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合理安排维护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因无计划性的设备故障而造成的资源浪费。(4)法规合规:在一些地区,医疗机构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对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符合性有明确要求。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有助于提前发现不符合法规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医疗机构的合规运营[4]。总之,建立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有效识别和评估设备风险,预防设备事故发生,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法规合规,从而保障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3.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的具体策略

3.1制定医疗设备安全运行风险预警评估指标体系

在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相关指标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第一步,只有构建了相应的指标和指标体系,才能让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更加高效,也能保证医疗设备安全运行。所以在构建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的时候,管理人员也需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安全运行风险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医院的情况,做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后续风险管理奠定基础[5]。而在制定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时候,第一需要做好设备功能和性能评估,评估设备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检测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稳定和可靠。第二需要做好设备可靠性评估,评估设备的可靠性,包括设备的寿命、故障率等指标,以确定设备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故障风险。第三需要做好安全性评估,评估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性,包括设备的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方面,以确定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第四需要做好设备维护和维修评估,评估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需求,包括设备的维护周期、维修成本等指标,以确定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风险。第五需要做好设备兼容性评估,主要是评估设备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兼容性,以确定设备在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连接和交互时可能出现的风险。第六需要做好设备信息安全评估,主要评估设备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能力和措施,包括设备的数据加密、网络安全等指标,以确定设备在信息传输和保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第七需要做好设备操作使用评估,主要评估设备的操作使用便利性和人机界面设计,包括设备的操作界面友好性、使用培训等方面,以确定设备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第八需要做好设备环境适应评估,评估设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如设备在高温、高压、湿度等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以确定设备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出现的风险。  

3.2构建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预警评估白化权函数

在构建了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之后,还需要构建风险预警评估白化权函数,从而更好的构建风险预警模型。而在具体构建的过程中,第一需要确定评估指标,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制定的医疗设备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具体的评估指标,每个指标应该能够客观地反映设备的安全风险程度[6]。第二需要做好数据收集和处理,管理人员需要收集与每个评估指标相关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归一化,同时数据处理可以采用标准化或归一化的方法,将不同指标的数据转化为相同的量纲。第三需要确定权重,可以根据评估指标的重要性,为每个指标分配一个权重。权重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第四构建白化权函数,可以根据各指标的权重,构建白化权函数,一般来说,白化权函数是一个综合考虑各指标权重的函数,用于将归一化后的数据转化为最终的风险评估值。第五需要进行验证和调整,可以使用已有的数据进行验证和调整,检查白化权函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如果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可以对权重进行调整或者改进白化权函数的形式。第六做好应用和更新,可以将构建好的白化权函数应用于实际的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预警评估中,定期更新评估数据和权重,保持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3分析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预警评估模型的灰色聚类

灰色聚类是一种将灰色系统理论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它通过将样本数据划分为不同的聚类群体,并对每个聚类群体进行灰色系统分析,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所以,在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预警评估模型中,灰色聚类可以用于对不同的风险因素进行聚类,并对每个聚类群体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所以构建风险预警模型的时候,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收集医疗设备安全相关的数据,包括设备故障记录、安全事件报告等。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和归一化等。再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利用灰色聚类算法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聚类群体[7]。一般来说,灰色聚类算法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聚类方法,如K-means、层次聚类等。所以在构建的时候,需要对每个聚类群体进行灰色系统分析,包括建立灰色模型、参数估计和预测等。通过对每个聚类群体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风险因素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风险程度。然后结合灰色系统分析的结果,对每个聚类群体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确定每个聚类群体的安全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预警机制。需要注意的是,灰色聚类方法在处理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预警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灰色聚类方法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如基于统计模型的分析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方法,以提高预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医疗设备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在构建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的时候,做好风险防范措施是非常关键的,而在当前常见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第一,遵循安全标准和法规。在进行风险防范的时候,需要遵循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如国家和地区的医疗设备安全管理规定、ISO 13485等,保证合法合规[8]。第二,做好设备采购和评估。在采购和引入设备时,要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和审查,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并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第三,做好安全培训。对医院及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对设备安全风险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包括正确使用设备、识别安全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安全事件等。第四,做好设备维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第五,做好安全监测和预警。建立设备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通过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收集安全事件的信息,及时发现和预警安全风险,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第六,做好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加强对医疗设备数据的安全管理,包括加密存储和传输、权限管理、备份和恢复等措施,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第七,做好安全演练和应急准备。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对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第八,做好安全反馈和改进:建立安全反馈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及时报告设备安全问题和事故,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改进设备和管理措施,减少安全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做好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而在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医院还需要结合医院的情况,构建相应的风险预警模型来更好的辅助完成风险预警管理。

【参考文献】

[1]叶培民,李娜,何晓瑜等.医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09):117-122.

[2]王湘杰,褚永华,黄天海等.物联网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及其通信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3,24(09):81-85.

[3]严泽钊.医疗安全角度下的医疗设备计量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3,25(17):47-49.

[4]杨志峰.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3,14(15):79-81.

[5]王晓东.医疗设备的安全风险管理与预防性维护研究[J].清洗世界,2023,39(07):108-110.

[6]李金刚,马振宇,衡反修.医疗设备信息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践[J].医疗装备,2023,36(14):24-27.

[7]何辉.5G技术下的医院急救医疗设备及其网络安全体系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12(10):63-65.

[8]郭洪栋.浅谈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及医院设备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10):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