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陈薇

昆明市第三中学,650504

摘要: 音乐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当前,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教学培养目标和要求,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综合素质,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统筹,在教学设计上的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音乐学科核心培养出发,完善、丰富音乐教学法。提升音乐日常教学的实效与音乐教学总体效果。
关键词: 核心素养;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DOI:10.12721/ccn.2024.1573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中学音乐课程教育教学正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音乐课程的实施仍存在讲解形式化,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单一、落伍等状况。致使学生对音乐课程缺乏兴趣,不能真正融入、感受音乐课程之美。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中学音乐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五育并举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一、在歌唱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审美体验。

歌唱教学是教师在音乐课堂日常教学中重要且占比较大的内容。在传统的歌唱教学框架中,教学方式固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乏力。建议采用柯达伊教学法,倡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中学阶段美育教育的水平。

柯达伊教学法提倡鼓励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主张因材施教,充分保护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及个性,不呆板局限于教材教学内容。以歌唱为主的教学活动,但不是只限于学会歌唱,教师应倡导创新教学模式,注重音乐的艺术性及实践性,鼓励教师在基础音乐教学过程中增加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游戏,营造有趣味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实践以及课外活动中举办各类型歌唱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柯达伊教学法强调创造力的不可或缺。是否具有创造力也是检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获得知识和审美体验的标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会欣赏,鉴赏他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二、构建学生小组,实现合作学习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与合作较少。目前,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成效。

第一,立足学生发展,分组方式。在实际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发展情况做出研判,划分能力学习层次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小组组成后,给予学习任务的合理分配。

第二,结合课标与教材要求,合理设计学习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做出分析,从核心素养与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出发来设计相对应的学生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现代京剧”的教学中,对于学生音乐基础薄弱,能力较差的学生小组,教师可以布置基本的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本课所展示京剧的基本知识理解即可,让其通过讨论的方式能解析其中展现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能力发展一般的学生小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并解析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认识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对于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小组,教师则可以安排一些表演要求,引领学生尝试着学习现代京剧的唱法,并让其做出京剧的表演展示。

三、开展数字音乐鉴赏教学,培育学生审美感知素养

审美感知素养是指对音乐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

音乐是时间艺术,更是情感艺术。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作曲家对人生感悟和人类情感的认知、体验,及对人之外的宁宙、万物信息转换或能量转化后的主观感受之情。音乐作品中情感的变化与表达主要由旋律起伏、节奏疏密、和声织体、曲式结构、音量强弱、音色对比等变化构成,可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即音乐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感知[2]。审美感知能力的强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体验、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数字化音乐的发展及智能教育的推动,音乐鉴赏教学中,音乐审美感知培育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聆听模式。教师可将音乐节奏可视化表达,通过风、雨、烟、山川河流等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的视觉艺术,立体化展示音乐的节奏起伏、表达的情感、风格等,让学生感受到视觉与听觉同时带来的心灵艺术享受,还可让学生亲手制作可视化音乐,更深入地体验和表现音乐情感,有效提升学生音乐鉴赏的分析、表现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音乐的情感力量。

四、重视教学评价,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效果的反馈,对于教学改进至关重要,因此为预防教学内容偏离教学目标,加强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改进。在教学评价上,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对学生及课堂进行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教师既需要及时做出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并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和见解。从课堂表现、知识掌握情况到音乐实践展示;从课堂到课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鼓励。以积极地评价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尽可能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等。以确保不断对教学进行及时改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效果整体的提高,基于教师对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并以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的改善与拓展,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为全面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芳.柯达伊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2020,(12):159+182.

[2]李静.新课改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