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研究

陈国庆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 医疗设备的使用,不仅代表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还保障了患者疾病的治疗。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不容忽视。医疗设备的引进,是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提高保养效果及维修质量,是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 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保养工作
DOI:10.12721/ccn.2025.15701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医疗设备的使用期间,维系和保养是确保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内容,有效的维修和保养,能够减少医疗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是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内容。但是,从以往的医疗设备维护和保养情况来看,显然大多数医疗在维修和保养医疗设备方面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和理想结果相差甚远。分析原因发现,造成医疗设备保养不到位,维修不彻底的因素较多,不仅和相关维修、保养人员有关,还和管理方式、维修技术、保养方式等因素有着诸多联系。鉴于此,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行,为了保障患者的病情不被耽误,提高医疗设备的保养质量和维修治疗尤为重要。

1.加强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在社会环境的推动下,医院的发展理念逐渐发生了转移[1]。在现代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医院都尤为重视医疗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尤其是一些大型医疗设备,有效的保养工作不仅能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还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而高效的维修质量,更有利于减少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这对于医疗服务的有序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大多数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价非常高,一旦出现内部老化或者外部磨损,都会影响设备的性能,这会大大降低疾病的治疗有效性和诊断准确率,从而引发医患纠纷,导致医院不得不重新购入新的医疗设备。而高质量的保养与维修工作,则能在确保医疗设备性能的基础上,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这无疑是为医院的运行和发展,节省了大量的成本,从而提升了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

1.2 有利于延长医疗设备的寿命

医疗设备的运行时间是长期性[2]。医院每日接收的患者数量非常庞大,而运行正常的医疗设备,是支撑医院正常服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在高负荷的工作量下,医疗设备易出现老化、磨损的情况,从而造成医疗事故的发展。为此,高质量的保养工作和维修工作,对于医疗设备的有效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能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而稳定、良好的运行,是医疗设备确保治疗效果和疾病诊断准确率的重要保障。为此,良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不仅能确保医疗设备的有序运行,还能有效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1.3 有利于促进医疗经济效益的增长

作为医疗机构重要的资产,医疗设备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是衡量一个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3]。大多数医疗设备的造价是非常昂贵的,特别是一些特殊性医疗设备,和一些大型医疗设备,一旦发生损坏,对于医院而言就是一笔大资金的流失,并且还会因此延误患者的治疗,造成医院形象受损。为此,定期对医疗设备开展保养、维修工作,能减少医疗设备的日损耗,消除故障因素,减少设备损坏的可能性,确保医疗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和经济效益。为此,良好的维修保养工作,是提升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 维修保养较为混乱

在大多数的医院内,其工作的重心都放在如何救治患者,如何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上[4]。而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其重视程度偏低。这一观念就使得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成体系,章程模糊,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工作状态,甚至出现了维修、保养工作形式化的情况。这种混乱的工作状况,会导致医疗设备的保养水平和维修水平大幅下降,致使医疗设备故障频发,严重降低了医疗服务的质量,耽误患者病情,引发医患纠纷。例如,在医疗设备日常使用期间,时长会发生一些“小问题”,如启动慢、运行慢、数据结果有误差等等,这些“小问题”虽然在短期内并不会对医疗服务造成影响,但是长期以往,“小问题”就会发展成“大问题”,从而造成医疗设备出现不可逆的损坏,不仅会耽误患者的病情,还会增加医院的经济负担,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医院的整体发展。

2.2 采用的维修保养方式较为落后

在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的过程中,正确的保养方式和高质量的维修方法同样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水平的提升,一些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非常频繁[5]。医院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不仅是为了给各项医疗工作提供支持,同时还是为了提升医院的治疗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但是,在维修和保养方面,其方式就较为落后,不懂的与时俱进,技术方式更新过于缓慢,造成医疗设备的性能远远高于维修和保养的水平。一旦引进的先进医疗设备出现故障,以现有的维修手段是无法在维修过后,医疗设备的性能仍不受影响,此时,则需要返厂维修或者聘请厂家的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这无疑是增加了医院的经济负担,同时,不论是返厂维修还是聘请专业人员维修,其所需的时间都是较长的,这就容易耽误患者的病情治疗,从而影响医疗设备的价值发挥。

2.3 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一

在医院的维修保养人员队伍中,其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这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同样会造成不利的影响[6]。目前,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大多数医院已然将医疗设备的保养工作和维修工作放在医院发展的重要工作中,但是,相较于维修与保养方面而言,医院方更加重视先进医疗器械、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医院领导人容易忽视对维修与保养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同时在维修与保养工作中,不容易发现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判断出维修后医疗设备性能是否良好,从而造成医疗设备的“小问题”不断发生。在缺乏重视和培训的情况下,不少维修和保养的工作人员,易出现安于现状的思想,导致自身专业知识更新缓慢,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跟不上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发展。

3.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开展策略

3.1 医院必须重视维修与保养工作

思想决定了行动。为了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的质量,首先就需要转变以往的观念,加大对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重视程度[7]。作为医院的领导人,管理层必须重视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领域的工作状况,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为此转变管理层的思想观念,提高管理层对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重视程度,是提升维修保养工作质量的首要前提。首先,医院管理层必须正确看待医疗设备对医院发展的作用,必须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其发挥自身的医疗作用和经济价值,同时重视医疗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再三强调日常保养医疗设备的重要性,明确维修质量,杜绝无效维修、维修不彻底等情况的发生。此外,管理层要明确医疗设备的成本控制,正确衡量购置新设备和保养旧设备间的经济差,从而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医疗设备故障的情况发生。其次,要求维修与保养人员重视维修与保养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作为医疗设备的主体人员,维修与保养人员有义务、有责任维持医疗设备的良好运行、保障医疗设备的性能,让维修人员和保养人员意识到,他们维修和保养的不仅仅是一台冰冷的器械,而是患者的健康、患者的生命,增强相关人员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让维修与保养人员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保养工作和维修工作。此外,要求临床使用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前,需认真阅读使用说明,提升自身的熟练度,避免不当操作而损坏医疗设备。

3.2 保养工作定期化

医疗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必不可免的会出现一些细小的损耗[8]。在短期内,这些细小的损耗并不会对医疗设备造成影响,但是,长期的累积就会形成大的损伤。但是,如果日常保养工作做到位,就能够有效减少日损耗,大幅度降低维修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这对于医院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将保养工作设定为常态化工作内容,并入到医院日常运行中的一项环节,定期进行医疗设备的保养。其次,考察保养人员资质,确保保养人员的专业水平过硬,工作能力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日常保养工作的质量。此外,根据医疗设备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保养时间,制定不同的保养方式。由于医院内的医疗设备的种类较多,复杂性较强,不同的医疗设备不仅功能不一样,连运行原理也有着较大差异。鉴于此,采取不同的保养方式,提升保养的针对性,对于医疗设备的保养质量有着显著提升。同时,不同的医疗设备,其使用的次数同样有所差异,根据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不同的保养时间同样重要。由此可见,根据医疗设备的不同以及医疗设备使用的时间不同,选择合适的保养周期和保养措施,对于医疗设备的性能保障,和使用寿命的延长,都有着重要意义[9]

3.3 加强维修与保养人员的专业水平

第一: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在专业水平的提升中,除了加强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外,还需要扩充维修队伍。首先,要提高招聘门槛,在维修人员的招聘上,要综合考量应聘者的能力和经验,尽可能招聘经验丰富、能力强的维修人员。其次,为维修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规范医院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让维修人员在开展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时,能够认真完成维修,认真检查医疗设备存在的潜在受损因素,避免维修人员出现敷衍、懈怠的思想意识。再次,注重教育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新的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非常迅速,一旦医院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仅凭以往的维修知识是无法胜任新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的。因此,必须提升维修和保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其能够自发的学习新的维修技术和保养技术,与时俱进,如此一来,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先进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第二:提升医护人员的应用能力。除了提升维修和保养专业的水平外,增强临床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应用能力同样重要。在医院内,定期开展医疗设备的相关讲座,讲解院内医疗设备的使用方式、使用事项,避免临床医护人员出现操作不当、操作失误等情况[10]。同时,培养临床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让医护人员将医疗设备当成自身的一部分,使用时爱惜,使用后保护,并增强其应变能力,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能灵活的调整医疗设备,避免医疗设备发生故障。

4.结语

综上所述,维修和保养工作是确保医疗设备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正常使用的医疗设备,不仅能确保医疗服务的有序开展,还能有效治疗和诊断患者的病情,是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此,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必须规范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和保养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医疗设备的使用正常,有效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医院的经济负担,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助推。

【参考文献】

[1] 陈窍,陈水生,北金. 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保养策略[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2):62-63.

[2] 尹科,杨芳,戴姗姗,等. 精细化理念应用于量化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的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21,18(11):159-162.

[3] 解青. 医院常规临床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策略分析[J]. 中国科技投资,2021(26):154-156.

[4] 贾晓菁. 成本控制理念下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措施研究[J]. 中外交流,2021,28(3):921.

[5] 刘磊. 医院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常见问题与维修保养策略探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9):176-178.

[6] 金朝亮. 医院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常见问题与维修保养策略探究[J]. 魅力中国,2021(32):425-426.

[7] 董庆丰. 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措施[J]. 中国科技投资,2021(20):135-136.

[8] 王若蔷,陈善武,佟知拥,等. 基于浏览器与服务器架构的医疗设备维修系统应用及信息化管理效果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21,18(12):97-100.

[9] 吕荫平. PDCA方法应用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价值以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0):295-296.

[10] 张文哲. 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措施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103):614-616,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