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技术的支撑与知识的整合都是不可或缺的。需将各类信息资源有效融入课堂,但此过程并非易事,需要教师通过专门培训提升自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那么,如何以现有教学资源为基础,以更为简洁且高效的方式应用信息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当代教育者深思。基于此,笔者就基于信息化视域的中职音乐教学进行简要探讨。
一、APP,让音乐更具趣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接触音乐领域。考虑到并非所有学生都天生具备音乐才能,因此大部分学生可能无法精准掌握音乐节奏和音准。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难以逐一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这使得歌唱教学面临诸多瓶颈。而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则为歌唱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其可有效解决教师难以面面俱到的问题。智能手机普及程度较高,多数中职生均拥有一部智能手机。这些手机上的各类应用程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其中包括诸多可用于歌唱教育的应用程序。
诸如“全民K歌”这类歌唱软件在公众领域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实际应用。用户通过这种软件以自己的歌声产生一种量化评估,进而对歌唱水平进行直观判断。该软件利用图形化方式对歌曲的旋律进行视觉呈现,其中线条的长度代表音符的时值,线条的高度代表音高,使用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声音特点。此外,这款软件的评分机制也为用户提供了参考标准,他们可以在演唱后查看自己的分数并且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演唱作品,以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建议。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使用者的学习热情,而且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训练,直观地揭示了在歌唱中可能存在的音准和节奏问题,解决了教师难以用言语解释的技术难点。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在课后利用这款软件进行自我练习并通过移动设备即时获取反馈。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结果,精确地找到需要重点教授的难点。此外,除了歌唱训练软件外,还有诸如钢琴键盘模拟软件、歌曲创作合成软件等辅助工具可供选择,将这类应用程序融入到日常音乐教学中,无疑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兴趣水平。
二、云时代,让教学突破囹圄
音乐课堂教学往往涉及到音乐作品的赏析。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们通常只能挑选少数几部作品进行详细赏析和讲解,而对于那些时长较长的经典作品,他们往往只能选取其中一小部分在课堂播放并进行赏析。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们全面理解和赏析整部作品,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对作品产生片面的理解。然而,基于信息化视域的互联网平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现如今诸如QQ群、微信群和钉钉等社交平台备受欢迎,教师们每节课下课之后,都会将这些需要扩展欣赏的作品发布到相应的群组里,学生们可以下载并欣赏这些作品此外,教师还会提供一些欣赏小技巧随着各类云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云盘已经成为大容量视频音频的优质存储平台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将个人认为较好的作品上传至云盘,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随着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未来的网络平台将拥有更加丰富的功能举例而言,在云直播平台上,一个班级上课时,其他班级的同学可以利用移动设备随时进行观看至于目前非常流行的弹幕模式,可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互动交流中来,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师只能邀请少数学生回答问题的局限性,这种模式可以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情,从而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音乐教育领域,除了音乐欣赏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教学方法来简化教学过程。在翻转课堂这种模式下,教师需要自行制作教学视频,然而很多教师觉得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而不愿意去尝试。不过,在当前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上已经存在大量与音乐知识相关的视频资源。教师只需要选取合适的视频片段,再利用简易的视频编辑软件进行优化与整合,即可供学生自主学习。此外,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环境,而是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
三、新平台,让课堂明确主体
在这个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音乐领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于发展迅速,音乐教科书的内容往往难以实时更新,导致部分内容显得陈旧,无法跟上时代步伐。若仅依赖教材,恐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探索和求知欲望。那么,如何从众多的音乐课程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呢?“自主选课”的教学模式似乎更符合当前的教学现状。
学期开始前,教师可提前将教学内容公布于微博等平台。利用微博的投票功能,教师可列出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例如,若本学期教学周数为20周,那么可向学生提供30课时的教学内容供其选择。此外,学生还可将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内容发布至微博,然后根据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排名,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生意向来决定最终的教学内容。同时,每一节教学内容的上课方式也由学生提出建议。这种模式既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又给予他们自主选择上课内容的权利,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常通过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进行评估和分析。然而,这一方法引发的学生兴趣缺缺,使得评估质量不尽如人意。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提高学生对于音乐要素的理解和应用呢?而,通过微博互动的方式,则可让大家集思广益,有些同学想出了很好的想法,比如说,现在一些流行的音乐比赛节目,它的比赛环节是非常扣人心弦的,在歌手在演唱完歌曲之后,许多乐评人及观众都会对歌曲进行点评,因此,同学们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回评论者。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做好准备,将该堂课的知识内容——音乐要素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告知学生评价一首歌曲可以从音乐要素入手,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音乐要素进行了强化。这一次的课堂,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而且他们对评估重点的把握也很好,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中职音乐的教学方法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表现形式也愈加丰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接受。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双刃剑效应。恰当运用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反之则可能产生喧宾夺主的情况。例如歌唱评分软件可以对学生的音准和节奏进行评分,但对于歌曲中的情绪表达则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研究,这是软件无法替代的。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实践中融入中职音乐教育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从而推动音乐课程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邵丽丽.刍议信息技术手段在中职音乐教学守正创新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3(15):80-82.
[2]杨红艳.刍议信息技术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3(13):84-86.
[3]付婷婷.浅谈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中职学校音乐[J].北方音乐,2018,38(2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