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王永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内蒙古赤峰,024200

摘要: 在医院履行的各项服务中,医疗设备直接或间接地对患者予以相关服务,为患者提供便利。由此可见,医疗设备的好坏与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所以需要确保医疗设备的质量,努力为患者予以优质的医疗服务。如果想到达这样的效果,必须保证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应当做好预防性维护,对设备的安全隐患做出预防性处理。本文剖析了预防性维护的深刻内涵,并在已有实际应用场景中,探讨了预防性维护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价值。
关键词: 预防性维护;医院;医疗设备;管理
DOI:10.12721/ccn.2025.15702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时间推移医疗服务持续发展和成熟,医疗设备数量和种类不断提高,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医学工程系做好医疗设备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进行预防性维护,运用先进理论对应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做出整体规划,将能够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1]。预防性维护有助于提高医疗设备质量,也被认为是风险评估特定管理方法,它评估整个风险并采取对策以帮助减少不良反应可能性。诊疗设备在整个医疗服务中具备较高的利用价值,是最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医疗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时,会阻碍医院临床试验顺利进行,这也会造成患者医疗质量下降,易发生医疗纠纷[2]。在医疗设备化管理中,依靠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评估所需设备质量和性能是否完好。随着时间推移,医疗设备已连续更新换代,使用传统方法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已不能满足当下的设备数量及种类的需求[3-4]。使用传统医疗设备化管理方式对其实施管理易造成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化管理质量下降,这不仅给医院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医院应急救援的效能下降。基于此,本研究对设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预防性维护计划,观察其在设备管理中的价值。

1设备维护的必要性及关键点

1.1必要性

1.1.1设备维护的必要性

随着时间推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我国部分医院已经有了管理医院和医疗设备意识。在大多数医院中,医院管理比较好,医疗设备是医院标准化中最重要也是必不可少部分。医疗设备维护保养是医疗设备管理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内容。医疗设备维护被认为是医疗设备管理基础,提高设备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以及降低返修率是管理关键,提升设备质量,避免患者因设备质量问题导致就诊费用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医疗设备维护也是医院服务最重要的基本指标。秦宏兴等[5]探讨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可选用如麻醉机、呼吸机、吸痰机等使用率最高的设备,检测预防性设备维护功能的必要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医院设备维护发生概率较高,平均维护率为20%~30%。所以将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在临床上使用是医院现阶段需要完成的关键任务。

1.1.2预防性维护的必要性

与以往医院采取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相比,各种预防性维护方式能够每6个月对医院内每台医疗设备进行固定维护保养,并指导医院相关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医疗设备运行的正常工作状态,定期对设备进行一次预防性检查,对出现异常的机器部件进行更换,使得设备运行处于最佳状态[6-7]。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时,重点查看电源指示灯设备运行情况,并记录设备运行状态相关参数,方便设备出现故障时维护人员能够找出所在位置,从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同时借助预防性维护还能帮助相关管理人员了解设备损伤部件,以更准确地调配及更换,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更换机器零件,使设备以最快速度恢复到以前良好设备运行状态。在医疗设备管理中选用预防性维护也能够减少事故发生,应当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定期保养降低设备故障高发率,让设备在医院管理日常工作中正常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故发生。医疗设备在运行程序时,可能出现电路老化等问题。对于部分安全隐患要求比较大的医疗设备,也要进行预防性维护,能够及时更换维护,妥善解决由设备问题带来的医疗纠纷问题。

1.2关键点

1.2.1风险评估

医疗设备维护目的是避免安全问题,维护操作避免发生事故。对于医疗设备维护,需定期检查,排查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设备安全性和稳定性。借助根据医疗设备学知识,以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来最大程度地降低某些风险。此外,安全风险评估不仅要判定医疗设备功能,还要明确规定下次再审查日期,避免浪费后期维护成本或延误维护,确保稳定性[8]

1.2.2电气安全

医疗设备最重要因素是电气安全。在对电气安全进行预防性维护时,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起步阶段,医疗设备的电力系统被认为是关键能源。无论是智能终端设备还是管道系统,都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电缆绝缘测试,以防止漏电。其次,在对医疗设备高压电缆、电源插头进行连续监测时,一般都是目视进行,做到外观美观不破损、内部问题也在意料之中[9]。还需参照医疗设备使用,对相关数据网络终端基本结构进行比较,才能有效监控,预防故障出现。最后,在检测医疗设备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其外观,尤其要看是否可能存在破损和安全漏洞[10]。此外,每个医疗设备连接主要组件也是测试最重要方面。在计算过程中需再次审视,要充分确认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便未来更好地控制医疗系统。

2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管理存在滞后性

就目前而言,部分医院对医疗设备管理不够重视,从而致使设备管理滞后。滞后效应体现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上,这意味着医院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构建了明确、规范的体系,服务实施的专业化程度还不够。滞后效应在一些中小医院相对较为普遍,很多医疗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直至最终可用时却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严重医疗事故,需要警惕。

2.2管理缺乏专业性

在传统的管理系统中,医院服务人员负责维护设备。但很多医疗设备的技术专业性偏高,医院大部分普通人员无法全部掌握专业知识,促使工作人员在管理方面缺乏较好的专业支持,从而致使管理效果不佳。医院需要有效地管理医疗设备,采用使用标准化需求、更有效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的测试对设备维护进行管理,但只能对设备的实用价值有限提升。设备若工作不正常,应该请专业人员进行维护[11-12]。否则,部分厂家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出发,无法为医院予以专业的维护方式,医疗设备管理的效果严重下降。

2.3可能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设备是确保医院检查、手术等基础设备,若医疗设备有问题出现时,不但易产生医疗事故,还可能出现纠纷。在传统医疗设备维护中,鉴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滞后效应强,当医疗设备出现功能异常或出现问题,不但意味着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还可能存在特定情况,比如病情越来越严重,从而引发医疗事故。因此预防性设备维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设备在选用时安全可靠。

2.4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使用医疗设备时,一定要做好维护工作,防止设备工作不正常。表现在医院的医务人员在选择医疗设备时,对医疗设备进行适当的维护,还需专业维护人员实施专门的维护工作。但医院最好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负责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医疗设备更好地发挥作用。但我国医院在持续监控下,医疗设备管理也有严重问题。同时许多医院缺乏对维护人员和医疗设备维护的专业培训,从而致使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无法被正常处理。

3预防性维护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必要性分析

3.1树立预防性理念

在医疗设备运行过程中,医疗设备运行周期、使用频率、维护保养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控制医疗设备维护率,需更新预防性管理理念。只有坚持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维护工作频次,使医疗设备定期维护工作成为可能。为此,一定要增强医疗设备维护操作,营造安全有保障的维护保养氛围。这种先进管理理念不仅限于医疗设备的运营,更需了解医疗设备运营商。还需对相关员工进行培养和培训,策划知识培训或专家讲座,以保持这一核心价值。在培训医疗设备相关人员时,应特别注意培养训练医疗设备基础护理和空间维护等方面相关专业知识。

3.2建立有效的预防性维护体系

构建完备的管理系统,既保证了所需设备的顺利运行,又延长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构建维护体系需三个方面工作:首先确定基础设施投资,然后确定维护人员,最后确定日常任务内容。在进行资金投资时,能够按照设备所需维护费用的情况来计算,使得资金投入有的放矢,降低资金成本。一旦资本投资完成,就需确定维护人员。在医院里,设备的数量及类型偏多,开展维护的工作人员不但对医疗设备相关专业知识不是很强,还需要相关的技术能力,可有效的实施医疗工作。维护人员大体确定后,一定要明确维护工作内容,并在岗位上遵循工作基本原则,使每一台设备可由专业人员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3.3制定医疗设备维护计划

在进行医疗管理时,一定要观察医疗设备运用情况,制定好预防性维护计划和方案,更好地组织专业服务人员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医疗设备如果在维护管理过程中没有规划,不仅易使选配设备流程不科学,也更容易在设备自主运行中出现问题。无法解决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的现象,危及患者身体健康和安全。但解决上述情况,最好由医院制定维护方案,由相关部门进行医疗管理,并督促维护人员执行,预防设备失灵情况出现。

3.4利用技术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发展,在进行维护工作时候,也能够借助技术的优势。进行维护时,可将设备情况、异常工作情况进行总和,构建电子管理台账和档案,将设备维护的内容记录在台账和档案中,构建快速反馈,从而使设备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参考并结合档案进行更有效售后维护[13-14]

3.5注重加强对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提升

考虑到我国的医疗水平提升较快,相应医疗设备更新非常频繁,新设备的灵活度更高。如何跟上当代医疗发展步伐,与医疗设备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密切相关。首先,确定各科室负责人和医师学习掌握相应医疗设备和设备使用方法,了解其质量和性能,可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在操作规程中及时填写相应设备维护管理卡,维护医疗设备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做有所关联的技术的测试,及时对质量和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越早发现问题,越早解决问题,维护就越有效。各科室负责人做好报备工作,保证医疗设备有效周期,为医院节约成本,保障患者诊断和治疗不会中断。可适时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完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培训,或外派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学习培训。逐步调整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医疗设备维护的维护率,持续监控维修人员整体潜力,确保管理维护人员普遍为高素质人才。实施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确保对医疗正常运行基本了解。

4结语

预防性维护还能够提升医疗设备质量,及时发现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要求和不合理异常现象,从而制定相应安全管理措施。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并进行化管理和维护,能够不断提高必要设备使用质量和性能,延长周期,降低设备的安全隐患,并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预防性维护工作启动后,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还能够提高医疗设备可用工作效率,为临床予以良好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浩.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37(7):43-44.

[2]杨红.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1,9(12):219.

[3]解青.医院常规临床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保养策略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21,20(26):154-156.

[4]劳文泯.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兰台内外,2021,38(15):67-68.

[5]秦宏兴,吴爱华,陈均.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0):42-45.

[6]郑海荣.精细化管理对于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水平的影响[J].卷宗,2021,11(17):58.

[7]许超.定期保养及预防性维护管理在费森尤斯4008S型血液透析机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34(21):65-66.

[8]施文涛.预防性维护在医疗设备管理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浅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2):4689-4690.

[9]周佳,卢华.基于物联网模式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构建[J].中国医院,2021,25(6):88-89.

[10]李倩,刘刚,杨军.有计划预防性维护在呼吸机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34(21):61-62,64.

[11]刘家童,王昕杰,蒋超.浅谈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3(9):242-243.

[12]秦炳星.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重点分析[J].科学咨询,2021,22(3):50.

[13]蒋秉梁,王晓堂.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医疗设备维护流程优化构建[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8):215-218.

[14]张宁,刘勤明,叶春明,等.基于NSGA-Ⅱ的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与病人调度联合优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1):13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