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热点融入有限篇幅
传统媒体工作者随着进入融媒体时代,在新闻生产中对社会热点话题密切关注。在新闻编辑中,应尽可能对标题改进完善,使之与新闻内容保持一致。很多媒体对新闻稿件篇幅和内容有所限制,这与快速阅读模式相对,广大受众群体通常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因此,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应缩减稿件精粹,使文章言简意赅实现广泛传播信息的作用。大数据分析在媒体融合时代可向新闻生产中融合,有利于对社会舆论客观分析总结,对社会舆论分析观察。部分媒体在融媒体时代构建舆情分析中心,调查分析重大事件舆情,并在专题策划中将调查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另外,还能分析处理受众群体价值诉求和实际需求,有效指导新闻采编工作。
2. 在新闻传播中坚守底线
随着融媒体的发展,不仅要实现新闻采编转型,与融媒体时代发展相符。还要求新闻工作者坚守底线,提高职业素养,在新闻工作中主动抵制不良影响。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编辑中不仅要对采访用语、写作方式及新闻作品提高可读性多加注意,还要对新闻工作中的不良现象坚决抵制,以此确保新闻作品产生的积极影响。
3. 在理论知识素养方面提高自觉性
传统媒体编辑在新闻传播中,应坚持将科学理论向个人行为内化,使自身业务能力得到充实完善,对新闻编辑相关理论知识深入掌握。在专业知识中利用其前瞻性与预测性,使新闻和传播工作完成的较好,在融媒体时代创作更多优秀的正能量新闻作品。工作中应加强学习技能,在团队中提高合作互动,对学习保持持续性,在新闻写作中对社会发展趋向清晰了解。也能与日常生活习惯和经验相结合对优秀作品精髓进行吸取,与相关专家、学者围绕融媒时代新闻写作形式及编辑工作转型等方面的变化为主题交流讨论,对于融媒体新闻采编的转型产生促进作用。
4. 新闻采写提高广度和深度
当今时代为使编辑能力提高,新闻采编实现转型,应使新闻写作提高思维高度和内涵。吸收借鉴国内外案例的成功经验,应用于新闻编辑中。采写工作在融媒体时代应由新闻工作者加强积累,深度思考选择文本及筛选信息。受众群体在融媒体时代对阅读内涵和深度丰富的推文更偏爱,由于不只关注阅读内容,还对新闻事件厚重感以较为关注。
5. 对受众群体的需求高度重视
新闻编辑工作随着日益发展的互联网,遇到的危机前所未有,不只是针对传统媒体,新媒体也面临相同挑战,新闻工作者期望受众群体更多。媒体新闻在传统媒体时代只要使一些受众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而此部分受众一般都与新闻工作者要求相符,为其提供了自我发展空间。但新闻工作者在融媒体时代随着逐渐拉近与受众群体之间关系,使新媒体发展呈现公开化、透明化特征,新闻从业人员逐渐拉进与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所以,传统媒体一定要结合受众群体需求,使大众群体需要得到满足,不断完善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形式上的优势主动结合,制作的新闻节目使广大受众群体满意。诸如,在此以报纸为案例对如何改革和完善进行分析,在传统媒体中报纸作为主要代表之一,起初在大街小巷报纸十分流行,也有较多的读者群体,由于那时缺少其它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途径。而新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的出现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选择采用报纸方式对新闻时事热点问题进行阅读的群体日益减少。实际上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将新闻提供给受众群体,新闻工作者都需要对受众群体意识提高关注度,新闻编辑应结合这方面内容开展相关工作。
6. 与新的阅读方式和习惯相适应
随着社会日益加快生活节奏,人们对阅读效率的追求更高。读者在图书馆和书店中来往匆忙,静下心真正仔细阅读的人越来越少,由于当今时代节奏加快,只有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才能与社会发展的快节奏相适应,所以,选择阅读纸媒或对广播新闻电视节目收听、观看的人日益减少,而被各类移动媒体进行替代。人们对移动新闻、手机新闻等内容的快速阅读更多时是利用碎片化的上下班、午休等一些时间,所以,随着广泛兴起的新媒体并在融媒体时代得到快速发展,电子刊物将传统纸质媒体逐渐替代,电子刊物更生动、更直观、更有趣。但应清醒看到,不管媒体更新迭代次数如何多,在人们生活中还是不能出现某种媒体消失的现象,尽管如今对新闻实时消息浏览、短视频收看等采用手机和电脑的人更多,报纸在生活中也一直没有消失。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为实现更好发展,一定要与读者阅读习惯和模式相适应,对新闻编辑的要求日益提高,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海量信息内容中应善于对不同新闻内容进行捕捉,用新视角、新观念对稿件进行筛选和编排,提高读者兴趣,而其它快速新闻却无法实现该效果。
7. 新闻编辑应找准角色定位
筛选和选择信息是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比较重要的一个职能,在某种程度上使把关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传统新闻编辑结合版面和栏目编排和完善新闻稿件,但新闻编辑功能角色在融媒体时代已向为帮助受众群体对新闻稿件的深度解读进行转变,新闻稿将提高可读性和科普性。随着当今时代媒体平台和多媒体信息的快速发展,新闻编辑可有效利用平台与受众群体之间深层次开展互动,在论坛、微博等公众社交各大平台中积极活跃,对最新的一些信息实时进行发布,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群体,便于对问题的解答和对观点进行协调。传统媒体编辑为使曝光度与知名度扩大,可对手机、网络等一些新媒体有效利用,流行的融媒体及其蓬勃发展对于转换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角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新闻编辑避免受到电视和报纸的局限,一定要提高视角的广阔性,在新闻传播中对目前流行和成功的案例提高关注度。对新闻传播不断提高和完善其准确性和实效性,做实新媒体融合这项工作。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在新闻发布中有效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应用新媒体平台可对新闻的及时准确性提供重要保证,各地方台对此值得深入学习。因此,在新闻编辑工作中,不只是要对个人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还要对各项相关意识提高关注度,使个人提高各方面能力,时代需求得到满足,进而使融媒体实现转型。
8. 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欲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使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在新闻领域提高公信力,应不断更新理念,使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对社会热点密切关注,以提高新闻内容特色,才能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孙博.浅议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编辑提升工作能力的几个关键点[J],传播力研究,2019.18
[2] 王婷婷.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微电影传播策略[J],电影文学,2018.11
[3] 孙书博.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的相关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20
[4] 包蕾,杨田喜.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的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16
[5] 吴祖凯.融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新闻栏目发展策略刍议[J],新闻研究导刊,2019.11
作者简介:
朱宇(1986-),男,汉族,黑龙江人,大专学历,研究方向: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