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试析基于核心素养下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郝健旭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大阳镇影壁山学校,吉林省辽源市,136311

摘要: 在中学阶段,音乐对青少年的发展和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音乐教学,对于中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更能使学生从音乐教育中获得良好的心理教育。对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并针对中学音乐教育进行论述,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中学音乐教育;心理成长;影响
DOI:10.12721/ccn.2024.15706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中学生的心理成长既是国家发展的需求,也是初中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学校开展音乐兴趣小组活动、音乐比赛、各种音乐社团活动,使广大中学生的音乐活动更加充实。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学不仅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了正面作用,更是引导学生能够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理解并接受音乐,从而使学生的各方面都能够有所提升。

1.音乐教育的含义、特征和意义

1.1中学音乐教育的含义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由于音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方式来学习,通过对音乐教学的研究可以发现音乐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思想得到充分的拓展,从而提高他们的个性和其它方面的素质,并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1.2中学音乐教育的特征

音乐很容易引发人的情感和思想的舒缓,音乐教学根据音乐自身的特点,将教育性的内容融入到音乐之中,使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情感、性格与音乐相融合,由于音乐就是通过声音的传递来感染人们的情感,所以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引导他们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精神空间。

1.3中学音乐教育的含义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载体,给学生以各种形式的体验和感觉,它的作用在于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的思想活动起来,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养和心灵境界。在享受音乐教学的同时,可以将学业上的紧张和考试的结果暂时抛诸脑后,让心灵得到充分地释放和欣赏。

2.中学生进行音乐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2.1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中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可以发现他们处在青少年时期。青年要用歌唱、用音乐来表达,这是一个学生生命的闪光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音乐素养。它并不要求学生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而应该是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去接受、理解和阐释它。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养,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提高了他们的整体水平。

2.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不良情绪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发生巨大改变,他们很可能会产生某些负面的情感。通过对初中的音乐教学,使其掌握歌唱的基础知识,进而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在乐曲中,坏心情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使他们能够在一个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地学习、发展。初中的音乐教学既能使学员学会欣赏、理解、认识自己的情感,又能利用适当的音乐纾解自己内心的种种负面情感。

3.核心素养下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3.1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提升

音乐教学通过举办各种音乐比赛、兴趣小组、吉他社团、舞蹈社团、合唱社团等形式,使同学们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地释放,除此之外,还能增进同学们的交流,使他们在心理上处于敏感状态。通过音乐教学,把音乐作为一种沟通情感的手段,通过学生参与各类音乐活动和社团活动,为师生、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聆听、欣赏、合奏、合唱、舞蹈、乐器学习、唱歌比赛等,学习音乐的过程就是从音乐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能够感受到音乐中所蕴藏的情感,敞开心扉,愿意倾诉自己的思想,并通过音乐结交更多志趣相投的好友,培养学生自信、团结、上进等心理素质。

3.2缓解学生学习压力造成的紧张心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中学生的学业负担也越来越大。因为不同的音乐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积极的音乐教学可以让他们忘却学业,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享受着美妙的感觉。在学习音乐和感觉音乐的同时,可以自我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减轻长期紧张学习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在中学的课余时间里,甚至在教室里,也可以让孩子听一些类似的音乐,比如:“乔治温斯顿”,“大卫兰兹”,“神秘园”,“雅尼”,等等。音乐是最好的治疗手段,在上古时代,王公大臣们之所以会请来管弦乐队唱歌,不仅仅是为了消遣,更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听音乐来放松身心。比如:适宜于静思的《紫竹调》;《忆江南》可以舒缓忧郁,诸如此类。另外,聆听音乐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帮助身心得到有效放松,缓解学业压力的有效方式,例如轻音乐《月光小夜曲》、《蓝色的梦》这类曲目,通过播放这些轻缓的音乐能够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之余,还能放松大脑,从而使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3.3提升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中学生所必备的一种社交技能,它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成因,并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音乐的体验,可以体会到世界、社会和生活的美好,并将正面的力量传达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后,他们有了更多的勇气和自信去面对生活、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4有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

音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让学生独自品味,也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它是一个使参加者敞开心扉的重要媒介。中学生的优秀个性表现在思维敏捷、举止自信、态度热情、乐于帮助他人等方面。在学校举办的各类团体活动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会更强。喜欢音乐,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兴趣,没有任何限制,人人都能参加。现在中学生所参加的课外活动很多,如文艺表演、才艺比赛、艺术节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各类与音乐相关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还可以拓展他们的艺术眼界,培养他们的积极、自信的个性。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可以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充分的舞台与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并进一步拓展教室的限制。透过健康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在与别人沟通时,能产生强烈的兴趣,这对于中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都有着非常正向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种古老而又传统的艺术,是人类情感传递的载体,从婴儿时期起,音乐就与人类一起成长,音乐在塑造学生的人格、传递真善美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能使某些走上歧途的学生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同时也使中学音乐教学不再是封闭的、沉寂的、自私的、狭窄的。然而,在当前的应试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常常被学校、家长忽视,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不足,已成为阻碍核心素养下音乐教学发展的瓶颈。为了使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学生的身体也能得到积极的、健康地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情操的人才,学校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大力开展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晓燕. 基于核心素养下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J]. 北方音乐, 2019(05):221-222.

[2]倪菁. 核心素养下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分析[J].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21(04):142-143.

[3]林婷婷. 基于核心素养下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J]. 教育界:综合教育, 2020(10):278-279.

[4]付莉. 论述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21(0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