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实现角色转变

陈见华

新疆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广播电视台,新疆省伊犁,835700

摘要: 融媒体时代基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与新闻当事人面对面地沟通。并且在新闻采访中需要提前进入现场角色,尤其在融媒体时代,更需要迅速转变角色关注采访目标,围绕既定目标展开体现个性思维和价值观念的有效交流。在现场采访中,广播电视记者要根据采访目标需求,主动进入角色状态,深入现场精准获取想要的信息内容,为新闻现场材料的搜集整理提供关键材料。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新闻广播电视;记者;角色转变
DOI:10.12721/ccn.2025.15703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融媒体时代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视新闻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大时代下做到可持续发展,对记者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优化转型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记者的必经之路。

1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必要性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将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进行了一次大整合。尤其是微博、微信、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出现以来,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范围广、获取便捷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方式。新媒体矩阵的形成使电视新闻的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新闻记者的优化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一方面,随着融媒体的发展,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逐渐增高。但是,就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而言,其对信息的获取渠道和播出内容有严格的限制,电视台信息传播的地域化明显,这就导致了电视新闻时效性低。对于国际新闻和国内重大新闻的报道方面,信息共享渠道的缺失为记者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有些地区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限,不能对新闻进行现场直播,也对新闻的时效性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有些新闻记者的整体素养与融媒体时代的先进技术不符,也将对电视新闻的发展造成影响。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传媒设备和技术也都有了新的改变,这就要求电视记者的综合素质要与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相符合。电视记者要有相应的专业化能力,具有明确的互联网思维,有效使用新媒体设备,提高新闻传播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新闻记者的作用,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提高电视媒体的竞争力。

2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实现角色转变的有效措施

2.1提高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融入能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渠道也变得更加多元。近年来新闻媒体事业快速发展,对于社会上突发事件的报道速度越来越快,方式也越来越多。因此对新闻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突发事件报道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采访者具有良好的现场事态角色协调和应变能力。新闻记者是新闻突发事件现场的第一经历者和见证人,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向外界传递现场信息,引导正确舆论。因此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现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现场群众情绪,确保救援物资顺利运达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发新闻事件与普通新闻事件相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一般是在毫无预料中发生的,因此对新闻记者的现场应对能力带来很大挑战。新闻记者要想把整个突发新闻事件报道得顺利圆满,就必须努力提高新闻现场的融入能力。因此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中,要做好角色定位,并时刻关注当事人的情绪变化,避免被采访者因为问题敏感而产生焦虑,不配合现象发生。如果记者采访现场不能控制好自己情绪,很容易出现泄漏个人隐私或者政策信息误导严重问题。从而使双方形成感情沟通障碍,难以实现理想采访效果。因此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加强自身技能锤炼,善于处理好自身角色,提高与新闻当事人现场沟通技巧,增强场面的融入能力。并及时地转变自身角色,通过有效现场控制和语言沟通,真正实现坦诚交流、和谐融洽,从而实现良好采访的效果。

2.2调整角色,把握采访过程的情感倾向

新闻记者要明确现场采访其实就是与被采访当事人平等对话沟通的过程。因此在采访中不能出现因为受个人情感色彩倾向,而影响现象问题客观公正评论的问题。新闻记者要最大限度地对本采访人保持理解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采访过程深入实效。新闻记者在现场与当事人交流时要保持亲切友好的态度,尽量营造出和谐自然的沟通氛围。尤其要注意提问方式的分寸把握,现场提问要避免主观化,要留心观察被采访人的情绪变化,采取容易接受的提问形式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使当事人很自然地融入设计的对话程序中,进而实现良好采访效果。

尤其在涉及敏感话题交流过程中,要注意提问语气的委婉和表情的自然保持。通过循序渐进方式设法触动被采访者内心,挖掘到事件的深刻背景,从而形成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素材。

2.3转变传统新闻思维

从前文的新媒体传播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上,传统媒体显然要远远滞后于新媒体。这就注定着,传统媒体再与新媒体拼抢新闻速度,与新媒体拼新闻内容的数量,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长久以来,传统媒体是以新闻的第一权威发布为主的,到了新媒体时代,这种“发布思维”应该向着“服务思维”去转变,既然在第一点发布上打不赢新媒体,要在新闻的深度解读上扳回一局,依靠传统广播电视事业树立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做好党的政策方针路线解读工作,引导社会公众的正确舆论导向,发挥出传统媒体应有的社会价值。

2.4全面的专业技能

传统的媒体环境下,记者都是单一型的记者,要么是单纯的文字记者,要么是单纯的出镜记者,要么是单纯的摄影摄像记者。而在传统媒体进行融媒改革的背景之下,新闻的传播是多渠道多平台进行的,各渠道对新闻产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记者的专业技能也应当进一步提升,由“单一型”记者向“复合型”记者的方向转变,最终达到“一次采访,多元新闻产品生产”的能力,以满足广播电视事业的转型提升要求。此外还要加强与受众人群的新媒体平台交互能力,以便更好地了解受众人群的需求。

2.5坚持内容为王,提高创新能力

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中,受众对信息获取的途径增多,速度增快,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但内容的真实性和独创性依然是电视新闻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电视记者要思维缜密,对新闻内容严格把控,坚持内容为王,传递事实真相,以独特的视角对新闻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通过对新闻信息的严格把控来增强电视新闻的竞争优势。

同时,电视新闻记者也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有效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的快速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对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和网络直播有效运用,以便于受众从多种途径对新闻进行了解。并且,记者在报道新闻时要具备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使报道内容不局限于声音和图像的传递,而是将声音、文字、图像等内容进行整合,为观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使其拥有置身其中的感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下基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工作更具特殊性,因此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测现实问题。基层记者只有在工作实践中,及时转变角色,不断锤炼业务技能,提升现场与人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提高新闻质量,高效圆满完成采访任务。

参考文献:

[1]吴俊锋.电视新闻专题采访技巧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

[2]江小静.新闻性周刊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型——《新民周刊》“整合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新闻记者,2013.

[3]张茂.基于媒体融合的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变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2).

[4]吴万红.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困境与突破[J].新闻研究导刊,2017(14):157+222.

[5]杨震华.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与突破[J].新闻传播,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