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新型冠状肺炎在武汉爆发,病情迅速扩散至全国甚至全球。国家卫健委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各省大量医护人员前往湖北救治一线,与此同时,各省医院千方百计协调物资,各部门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打响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现代化医疗设备是医院疾病诊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关系着医疗的质量和安全。在疫情下,设备科更加是要满足临床的需求,紧急采购、运营管理、安装培训、维护保养等,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1]。
1医疗设备的管理现状
1.1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与系统化
医院的医疗设备种类多、数量多,如何对医疗设备管理,使其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核心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的功能是越来越强大,但依旧是不具备医疗设备的实时动态管理功能[2]。疫情阶段医疗设备管理的突出问题如下:
(1)医疗设备等物资的紧急申请仍要进行手工作业,增加院内聚集风险;
(2)不同临床科室的设备需求不同,需求科室没有设备使用,而其他科室设备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产的浪费[3];
(3)当今时代二维码技术成熟,且具有编码密度高、信息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纠错能力强、学习难度低等优点,医院已经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设备的管理,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可以进行盘点资产、获得设备固定资产档案、调拨、维修保养、计量、质控、巡检、折旧、报废,实现设备生命全部周期的实时跟踪。但事实上目前医院的二维码应用仍处于静止状态,我们仅仅只能获启用时间、最初的申请科室等静态数据,无法提高我们的设备利用率,提高我们的设备管理水平。
(4)疫情阶段,为满足临床需求和更好的服务患者,医院紧急大量购置医疗设备。设备应用临床前,厂家工程师需对临床工作者和设备科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造成人员聚集,提高感染风险。医疗设备的使用人员复杂,临床工作者的操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从而产生一些假性故障和不良事件,降低工作效率。
1.2医疗设备人员管理问题
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有赖于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其素质高低和能力问题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疫情阶段显得尤其明显。目前我国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综合水平低于医院发展,主要问题和原因是:
(1)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未落实到每一位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身上,且不同的科室对医疗设备管理规范要求存在差异,这些都会导致设备安全管理不扎实,应急保障方案不完善,以至于紧急特殊情况下无法顺畅进行。
(2)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存在对工作不热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容易造成医疗设备管理混乱,特别体现在维修、维护保养方面。
(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发展,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医院对医疗设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与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能力相矛盾。原因是医疗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过关、对医疗设备的操作不规范、经验不足、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强、缺少专业技术培训等[3]。
2改善医疗设备管理的建议
2.1加强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外购专业软件和自主研发,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制度,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工作平台,实现医疗设备的采购、档案管理、验收培训、计量、维修保养等全周期动态管理,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为院领导提供决策数据。但是外购软件投入、运行和维护的资金巨大,依赖于医院决策层。自主开发软件虽然软件针对性强,满足医院设备管理的需求,但是软件开发人员技术不过关且开发周期长。近年来,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微信不仅仅局限于社交聊天,微信的友好性可以让工程师进行二次编程,不少医院已经通过微信开发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医院信息化服务等。利用微信工作平台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相对简单的方式可以实现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但是不论如何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很重要的,在此次疫情下尤其凸显。
2.2医疗设备人员管理
(1)完善设备的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医院的整体设备管理质量,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标准的、统一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规范各自岗位职责,明确要求各岗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确保医疗设备管理的顺应性、连续性。
(2)实行定科和轮科制度:
为促进科室和谐发展,可以将维修人员合理分组,各自负责片区,做好详细记录,如此分工明确,可以有效避免人员浪费。对于新进员工,可以采取轮片区的方式,逐步了解医院的医疗设备,增加维修经验,最后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片区。
(3)加强对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
医疗设备管理人员需加强自身专业技术,积极进取。科室内部间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定期组织交流会和考核。医院管理者需重视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尽力为其获取设备使用和维护等相关培训机会,定期选择优秀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外出进修学习。当然加强各大医院设备科间的交流也是必须的,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疗设备的管理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当遇到一些紧急状况如疫情时,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医院需求。我们需要根据医院实际需求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加快医疗设备信息化和系统化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大家共同努力,将医疗设备的价值发挥至最大化,为医院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锐,臧运森,魏红梅.我国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8,39(07):70-72+83.
[2]王晓晨. 互联网时代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N]. 中国人口报,2020-06-03(003).
[3]迟琳琳,赵彪,马明珠,董瑞梅,李夏.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0):18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