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时代技工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研究

马云

黑龙江技师学院,158100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明确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一系列的论述都在表明职业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技工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应当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改革教学模式与内容,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音乐教育专业作为技工院校中主要的专业之一,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实现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新时代;技工院校;钢琴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3.15702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技工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地位

技工类院校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钢琴课程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已经在技工类院校中得到普及,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钢琴教育。常见的钢琴课程中主要划分为两大部分内容,分别为基础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对钢琴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力与表现力。除此之外,钢琴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发掘学生美的探寻能力,让学生以美的视角去欣赏生活中的事物。

二、新时代技工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困境

(一)教学方式滞后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效率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反之传统滞后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关注,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自然也无法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目前绝大部分技工院校的钢琴课程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由一名教师向多人同时进行教学,授课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进行基础知识讲解,然后由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的钢琴弹奏技巧与方法,学生在观摩、练习后才进行实践操作。此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缺乏针对性教学,由于上课人数较多,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同学的学习进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少部分学校使用一对一或是一对二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模式虽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滞后,单一的教学方法、枯燥的语言讲解都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被动且机械式的接受知识,并为真正领悟的钢琴课程中每个意蕴,最终导致钢琴教学的效率低下。

(二)教学的内容单一

技工类院校进行钢琴教学时,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国外钢琴作品,仅有少部分作品是中国钢琴作品。虽然有少部分中国钢琴作品被运用到钢琴教学课程中,但是由于现实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们并未对中国优秀的钢琴作品进行充分的学习与弹奏,对中国当前的钢琴音乐文化认知不够清晰,更无法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钢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除此之外,在国外钢琴作品选择上,虽然作品数量较多,但是适用于学生自主练习的钢琴作品较少,这是在实践教学中出现学生集中对某一首或者几首作品进行练习,但是对其他作品掌握的熟练度不够。除此之外,在钢琴作品体裁选择上,教师更倾向于独奏曲目,忽视合作性作品的选择。致使部分钢琴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虽然具有较强的钢琴独奏能力,但是当其作为伴奏或者与其他音乐合奏时会体现出专业能力不强的情况,这与技工类院校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目标不相符。

(三)教学重点偏差

技工类院校的性质决定学校的教学任务与人才培养目标。在技工类院校的钢琴教学中,根本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的专业技能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与岗位需求。因此技工类院校的钢琴教学在教学重点应当侧重实用性与系统性,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当侧重钢琴的实用技巧,如演奏技巧、钢琴技术操作等。目前,大部分技工类院校的钢琴教学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之间脱节,过于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并且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没有做到由浅入深的教学安排,而是过于注重指导学生练习难度系数较大的钢琴作品,致使学生理论知识与技能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剖析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技工类院校钢琴教学的定位偏移、教学侧重点偏移等都是主要因素,并且在实践教学中没有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充足的演奏钢琴曲目的机会,忽视对学生钢琴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出现理论知识与钢琴应用能力出现不匹配、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脱节的情况。

三、新时代技工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钢琴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当注重对现有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钢琴教学中,授课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钢琴弹奏技巧的讲解,而且还要重视对学生情感和思维方向的引导。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仍然是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为主,虽然此类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的降低学生钢琴操作失误的概率,但是此种方法会让学生形成模仿式学习的心理,消磨学生对于钢琴作品进一步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学习者音乐创作性思维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钢琴教师应当准确把握钢琴教学的根本目的,钢琴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对某一文化、技能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语言音乐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领悟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自身对美的感悟融入到作品中,挖掘作品潜在的意蕴。另外,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极强的个体差异性。高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教学目标,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不断调整自身教学理念,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了解钢琴作品,并对经典的钢琴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以及创新。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前文中分析可以看到现有的钢琴教学作品中以西方钢琴作品为主,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仅占较少比例。从事钢琴教学工作的教师将优秀的西方钢琴作品作为教学内容未尝不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西方钢琴作品与中国钢琴作品之间的比例,不能忽视学生对中国优秀钢琴作品的学习。我国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数量较多。我国的作曲家们在钢琴曲创作中不仅采用中西协作的技法进行创作,并且在作品内容上更多的融入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内容。中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源自人民真实的生活,因此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与浓郁的中华文化,当代的钢琴作品还兼具时代属性,更有益于学生的理解和共鸣。通过加强学生对中国钢琴曲目的练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并掌握中国钢琴音乐独有的风格,引导学生对中国钢琴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的发展繁荣。

(三)教学重点的改革

技工类学校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音乐教育专业在开展钢琴课程时,也应当明确教学重点是培养可以熟练应用钢琴、熟练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学重点上应当转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情况,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既保证学生可以熟练掌握钢琴弹奏技巧,同时保证学生掌握与钢琴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成为钢琴的演奏者,也是钢琴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帮助学生成为满足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结语

技工类院校作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当在开展教学中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紧贴市场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专业授课方式与内容,培养就业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改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从事钢琴教学的一线工作人员,应当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审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根据行业发展以及学生自身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最终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蒋慧. 浅谈技工院校钢琴课的教学与实操[J]. 东方藏品, 2017(4):1.

[2] 刘凤桐. 新时期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现状及改革实践研究[J]. 艺术品鉴, 2019(3X):2.

[3] 刘彦. 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 职业, 2016(29):1.

[4] 蔡海珠.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技工院校幼教专业钢琴课堂教学改革新探[J]. 广东教育:职教, 2022(9):3.

[5] 曹承伟. 地方综合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探究——以保山学院为例[J]. 北方音乐, 2019,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