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优势的重建及思考

李慧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304

摘要: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媒体资源。为了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好地发展,就必须针对现如今的形式做出调整,在节目形式方面另辟蹊径,改变老套的传播方式,提高节目的影响力。本文针对新媒体对电视新闻节目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思考如何重建路径来体现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势,希望能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媒体;电视新闻;节目优势;重建
DOI:10.12721/ccn.2025.1570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之下,各类碎片化的信息资源充斥互联网,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思考日趋表面化,电视新闻在新媒体背景下受到巨大冲击。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在新闻资讯传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电视新闻需要积极创新,建立多媒体互动平台,创新节目的基本形式,不断丰富节目内容,打破传播体系和传播格局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

1电视新闻媒体的优势

传统媒体已存在多年,具有多年传播经验,运作专业化,公信力很高,在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相较于新媒体传播的新闻,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优势主要是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信息真实权威、具有更高的深度和广度等。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处于爆发式增长,每个人每天通过网络接收到的信息有很多,而且还有很多垃圾信息。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开始变得懒惰,不爱思考,停留在单个信息上的时间很短。而新闻节目提供的信息在发布前,都要经过收集、过滤和把关,在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的信息往往质量高于数量,提供的信息真实、权威、具有代表性。同时传统媒体的工作者一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使得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有着较高的影响力。新媒体更加注重时效性和吸引力,精简但不深入,且新媒体上的信息发布者可以是任何网络用户,而电视新闻节目对新闻事件的剖析和解读也往往比新媒体更加的具有深度和广度。

2新媒体背景下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2.1传播平台多元化

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电视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使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在手机、电脑、iPad、数字电视等不同的终端设备上播放,进一步丰富了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受众使用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电视新闻节目,增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共享性和自由选择性,使得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效率更高、传播范围更广。

2.2信息来源多样化

在新媒体兴起之前,传统的传播媒体垄断着新闻信息来源,他们从政府、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中收集可靠的信息,对信息进行专业编辑和加工,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进行播放。然而在新闻媒体兴起之后,不同形态的媒体能够从更多层面挖掘新闻素材,受众成为了信息提供者之一,使得信息来源更加多样化,信息共享程度大幅度提升,这也促使电视新闻节目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报道资源。

2.3公众话语空间扩大化

新媒体以先进的媒介技术为依托,具备传播速度快、信息共享程度高、受众范围广的特点,尤其在公众话语权方面,能够实现双向甚至是多向交互传播,使得传播更加互动化、民主化,为受众提供开放的话语空间。在这一背景下,电视媒体亟需打破对话语权的垄断,引入新媒体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开放话语空间,增强电视新闻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促进电视新闻节目不断创新。

3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优势的重建

3.1跨媒介整合节目资源,丰富新闻传播形式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长期采取一种报道形式,并且观众也不能及时地与之互动,如果引入新媒体,不但可以将新闻来源变得丰富多彩,通过将多种媒介加以整合的方式也可以得到许多资源,重新建立起电视新闻节目的亮点。现如今,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网络已经变得密不可分,电视媒体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群众感兴趣的新闻资源,进而拉近与网民的距离,增强与节目观众的互动性。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播放的时候可以针对网上的热点新闻表达自己的看法,再根据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调查,将事情的原委一一向观众呈现。在新闻报道中,结合各种官方评论以及众多网友中的“麻辣”评论进行解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首先可以将不同的看法呈现给观众,其次还可以让观众迅速知道网络中的热点新闻,最后还可以引导人民群众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每日新闻报》中独有的“微观天下”这一版块,将专业的传媒类微博内容与网友独到的、一针见血的留言相结合,对当下群众最关心的热点新闻进行分析报道,节目效果好也是在预料之中的。

3.2同步报道重大事件,提高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虽然新媒体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媒介素养有好有坏,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就胡乱报道,使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下降,也成为了正确舆论引导的定时炸弹。所以,引导正确的舆论是电视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通过电视报道打压虚假信息对舆论的消极影响,确保社会舆论的同一性。在对地震、矿难、台风、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报道上,为了确保信息的时效性,电视新闻可以采取直播、访谈、现场连线等跟踪报道的形式,利用电视画面、图像、视频等对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进行报道,以最直观的方式让群众了解新闻事件,有效抵制谣言,显示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3.3推动传播技术创新,突出现场直播优势

与新媒体传播相比,电视新闻节目也不是毫无优点,现场直播就是电视新闻节目的特色。结合新媒体语境,电视媒体的媒体制作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体现电视媒体的公众信服能力,这也是为了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势条件。电视新闻节目不能闭门造车,要利用现有条件将新媒体中不完整的信息与深度报道加以整合,这样不但可以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多种多样,而且可以向所有观众播报最新最准最全面的新闻信息。电视媒体在进行直播时的技术手段也要及时更新,3D模拟模型、航拍、水下拍摄都是不错的选择,既增强了画面效果,又提高了观众的感受性。

结束语

新媒体对电视新闻产生巨大冲击,传统的新闻播出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媒体融合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为此,电视新闻在新时代需要积极创新,优化采访、编辑、制作等流程,建立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客户端,加强新闻节目的互动和共享,通过高质量的创新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影响力。同时,在创新过程中,电视新闻节目加强信息甄别,保证自身的权威性,避免虚假新闻内容传播,保证新闻质量,树立自身品牌,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张丽.浅析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制作中的价值与应用[J].传播力研究,2017,(2):103-104.

[2]李宝华.从创新思维指导的角度试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合理转型[J].新媒体研究,2018,(11):114+120.

[3]伊丰.新媒体背景下藏语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1):26.

[4]马牧青,时佳.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创新[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8,(15):177-178.

[5]董青,孟小英,俞小洪.基于新媒体时代技术对电视新闻制作的价值及应用探索[J].广东新闻制作学报,2018,32(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