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创新模式探究

刘建业 刘莉薇

德州广播电视台,山东德州,253000

摘要: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快速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由于受到大环境背景的影响,融媒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由于受到融媒体的影响,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记者新闻采访工作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基于此,本文笔者就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创新模式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创新
DOI:10.12721/ccn.2025.15703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融媒体背景下记者采访存在的问题

1.采访内容过于浅显

有的记者由于自身职业素养的缺乏,在采访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过于浅显,没有实质性内容,甚至引起受访者的反感;有些记者由于缺乏经验,面对这种情况时不能继续采访,不能挖掘出更有深意的内容。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服务者,记者应该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记者缺乏创新思维

记者缺乏创新思维,不能与时俱进,增强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另外,传统采访模式会限定采访范围,很多时候需要采访者进入新闻采访演播室接受采访工作。这种形式往往会造成节目形式单一,采访者感到拘谨,很多生活化的内容无法被展开,让受众感觉索然无味,失去继续观看的兴趣,严重影响媒体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创新模式分析

1.找准角色定位

在互联网技术还未完全普及之时,我国媒体行业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只限于电视、广播、报纸等几种媒体传播形式。人们接受新闻消息的主要途径来源于新闻栏目,对于记者有很强的依赖感。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向多元化趋势发展,逐渐淡化对传统新闻栏目的重视度,“自媒体”的兴起使新闻采访记者受到极大“冷落”,丢失原有岗位的主导性光环。分析传统新闻媒体与受众的供需关系可以发现:新闻媒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受众只能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两种行为。新闻媒体的竞争压力几乎为零,观众的观看行为对媒体行业发展一直起推动性作用,供需关系维持在平衡状态。而在融媒体时代,受众观看的方式发生改变,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对于新闻栏目的需求越来越低,新闻栏目需要与其他信息平台争取受众的观看,供需关系发生逆转。这种情况下新闻栏目渐渐失去“正宫娘娘”的主导性地位,成为“争宠”大军的一员,为了获得受众的重新喜爱,新闻栏目应保持原有发展优势,增添创新传播气息,完成体制性改革。这种背景下,记者作为新闻采访核心人员应跟随媒体行业一起转变主导意识,化被动为主动,找准融媒体时代角色定位,积极吸引受众的关注,让其支持新闻采访工作。例如,媒体行业要对记者进行业务培训,让其转变原有工作认知,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作为终身学习目标。此外,媒体行业要监督记者完成意识转换工作,让其能够创新工作模式,抛弃原有工作包袱,认真履行记者采访职责。例如,媒体行业可以设置检查管理小组,对记者工作态度进行考核,让其能够找准角色定位,提供给受众更好的服务理念。

2.提高自身素质

融媒体时代涌入许多创新性理念,记者原有采访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飞速发展的媒体行业需求。因此记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采访效果,为新闻媒体栏目收获更多忠实受众,促进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融媒体时代平铺直叙的采访方式不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会引起受众的厌烦,记者在采访时应与时俱进,打破传统岗位的思维定式,提升综合素质能力,让受众沉浸在更加生活化的采访服务中,增强对新闻节目的喜爱。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出现让许多人成为自发的“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快速传播。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在采访时,要发挥出专业人士的工作优势,挖掘出深层次的新闻事实,才能在这个变化多端的融媒体时代成功抓住受众目光,完成媒体传播的重要任务。记者在采访时应抓住新闻敏感性因素,将故事的发生、过程、结果连贯成一个系统新闻事件,挖掘出新闻价值,完美完成采访工作。记者应洞察新闻敏感性话题,通过采访工作,将故事变成社会民生问题,让受众能够获知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维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保持正确舆论导向。例如,某地化工厂突然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周边受灾非常严重。记者在进行采访之前,要留意事发现场的各种新闻影响因素,对事故人员、原因、后果等情况进行仔细采访,确保受众能够通过采访了解化工厂事故发生详情,提高生活安全意识的同时,客观真实认识新闻事件的报道价值。新闻记者在融媒体时代应适应社会变革,掌握多元化采访能力,作为全能型工作人员,促进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3.改善采访方式

融媒体时代可以称之为信息爆炸时代,多种多样的信息模式以及信息内容让受众应接不暇,若不及时进行引导交流,受众将会忽略对新闻节目的观看行为。记者针对此种时代挑战,应努力改善采访方式,让受众能够接受新闻创新采访模式,成功挖掘出新时代新闻价值,推动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改善采访方式的具体措施为:首先,记者应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利用信息平台收集采访信息。传统模式下,记者常采用面对面的采访模式,不仅耗时长,浪费大量采访经济资源,还会出现返工现象,造成采访结果的不稳定性。融媒体时代,记者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可以对各个媒体平台信息进行筛选,找出具有新闻价值的语句,进行针对性采访工作。相比传统采访工作,在自媒体平台收集整理采访信息更加快速便捷,能够拓展传统采访时的信息闭塞,确保新闻来源拥有更广的渠道。其次,融媒体时代对采访信息的保管更加便捷、高效、真实,能够避免采访信息丢失现象,快速完成新闻报道工作。例如,在马拉松活动结束之后,新闻采访记者快速收录事件信息,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事件报道,让人们快速获知马拉松比赛结果,完美呈现融媒体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的优势。据有关人士反映,马拉松比赛结束不到10分钟时间内,新闻媒体就已经进行马拉松获奖名单以及赛事总结的全面报道工作。新闻报道快速传播的背后离不开新闻采访记者的功劳,只有记者快速有效的采访工作才能促使新闻栏目发布最新信息。因此,记者要准确运用信息手段,快速保存整理采访信息,完成采访工作形式转换,为受众提供更优质的新闻传播服务。最后,新闻记者要坚持采访岗位的底线,引导舆论走向,保证新闻事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客观性。例如,新闻记者,在采访之时,可以运用创新型词汇勾出采访要点,让民众对新闻事件展开全面认识,不受外界不良舆论影响,了解事件本质,接收到新闻栏目的价值。要注意的是,记者在引入时代创新词语知识时要准确琢磨其中含义,避免用词不当,致使采访内容不具备新闻功能,对民众灌输错误思维,影响国家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存在问题,严重影响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找准角色定位、提高自身素质、改善采访方式等创新措施能够帮助记者完成行业转型,胜任融媒体时代采访任务。期待媒体行业能够吸收有效意见,创新记者采访模式,为受众提供更好的媒体传播服务。

参考文献:

[1]冯莉,丁柏铨.以媒介融合之力,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水平——以人民日报、新华报业、上海报业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J].传媒观察,2019(04):10-17.

[2]王子墨,刘文嘉.在全媒体主战场彰显“光明”品格——光明日报社2019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产品一览[J].传媒,2019(07):20-21.

[3]姜延.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创新模式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