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戏精”的诞生——运用教育戏剧策略提升小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实践探究

杨岚

曲江第二小学,710061

摘要: 小学音乐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审美能力,还可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陶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持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戏剧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让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更加生动,也可以让学生在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协同下,持续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音乐+戏剧”;教育戏剧;音乐表现力
DOI:10.12721/ccn.2024.15706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戏剧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着很好的共同之处,而且,在音乐教育中进行戏剧艺术的实践,能够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形式与内容,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通过运用戏剧教学方法,可以确立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所以,对小学音乐教育中戏剧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教育戏剧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

教育戏剧是一种将戏剧形式融入到教育与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将戏剧要素和习式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情景创设、角色扮演、模仿游戏、即兴表演、主题深化、创造性反思等环节,通过参与式、即兴性、创造性的戏剧化活动,达到学习目的,在宽松的环境中体验、表现、创造,提高自己的能力,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念,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它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音乐中的审美感知、艺术表达、创新实践和文化领悟等方面的能力。作者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当前我们的小学音乐课程存在着三个特点,即:重视老师的教而不重视学生的学,重视个体表现而不重视协作创作,重视碎片化学习而不重视持续学习。例如,伴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不断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使得他们很难对真正的音乐课堂产生兴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浅尝辄止”的情景设置,就作品讲作品,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持久兴趣;在教学中,老师往往注重基础优等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缺乏清晰的评判标准,忽视表演的过程性、育人性等。而在课堂中引入教育剧,则能实现“2.0”式的教和学的提升。

1.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程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创造,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教师入戏带动学生戏,让他们在现实的环境中去感知,去进行联想和想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标题性音乐和儿童音乐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很容易营造出一种主题式的戏剧气氛,老师能够指导学生在“这就是真的”的意识下,进行联想与想象,从而加强学生欣赏的内驱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记忆。

2.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将戏剧与学习活动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他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现自己,在戏剧与教学的融合中,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协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而戏剧的演出就是协作创作的结果,在集体智力的碰撞中,学生们可以激发出自己的人格,从而得到自己的思考能力,并激发出身体、表情、语言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在互相借鉴中,提高了学习的成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在共同探索中,强调“戏剧化”的行为,提高了行为的表达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3.形成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在教学层次上,教育剧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带动教学方式的更新,使音乐课程的育人价值最大化。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突出艺术的育人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一种能够让每个学生审视自我,理解音乐内涵的戏剧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一种在教的策略和学的方法相融合的情况下的教学结构,从而挖掘出教育戏剧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属性。从充实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角度,总结出了一套以教育戏剧为载体,激活音乐课堂教学的科学、实效性方案。

二、戏剧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激励小学生勇于展示戏剧表演成果

儿童戏剧表演主要是围绕着一个与课程内容相似或相关的主题来展开表演,将儿童戏剧表演放入小学音乐课程中,就是根据音乐和戏剧的主题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自己容易理解的主题,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还不够强,所以老师要事先给学生定下几个备选项,或是做些相关主题的引导,让学生在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建立主题并进行分组。要让小学生全面参与,选题要有自主性,分组要有自主性,并要求小学生在此过程中要有合作意识,共同创作。只有亲身经历,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参与演出,并更愿意将演出结果呈现给观众。比如说,在学习同一首歌曲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快地分辨出音阶,让教学过程变得更有意思,可以让学生们扮演小动物,每组七个人,一人代表一个音阶。当播放到或者老师弹奏到有关的音阶时,学生们就会作出相应的动物动作,这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而其他的小朋友可以担任评委,对是非进行判断,使整个班级都参与到其中,而具体扮演哪种动物,则是由小学生们自主选择。

2.鼓励小学生创新表演内容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属于那些已经成型并被广泛传播的优秀音乐作品,它们中的每一首都体现出了创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然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又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进行戏剧演出的时候,小学生们也会将自己的生活观念和思想融合到一起,他们将自己的创意融入了每一首音乐作品的戏剧形式中,这是一种对音乐的创新与再造。这就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在戏剧演出的过程中,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不违背音乐作品初衷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思想。这样就能在传递音乐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提高老师的职业素质,就必须要重视对老师的引入,要提高老师的入门标准,招募专业的音乐老师,让他们拥有多方面的能力,从源头上为未来的音乐课堂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就是要加大对音乐师资的培养力度,引入新的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地向戏曲专业发展,使之融入到音乐教育中去。第三,要把戏剧演出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发展与探索,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同时,我们也会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将优秀的案例予以认可和推广。在教学研究中,要注重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要加强有关的宣传工作,使每个音乐老师都可以从思想意识上对音乐教学的含义有更深的认识,认识到将戏剧演出融入音乐课堂所带来的好处。

结语

“音乐+戏剧”,将音乐和戏剧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从学科的角度上,将原来单调枯燥的课堂进行了一次转变,让教学内容得到了充实,给音乐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站在学生的角度,要符合他们的年龄发展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有无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环境下,怎样才能对课程进行创新,将戏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是我乃至每位音乐老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琛琛.教育戏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22(7):24-29.

[2]谢茑萝.教育戏剧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J].新课程研究(下旬),2022(9):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