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学校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虽然初中阶段的学习负担相对于高中阶段要轻一些,但也不可忽略,毕竟学生会面临中考。在目前的“双减”形势下,各学科的教师纷纷做出反应,而作为音乐学科当然也不能免俗。因此,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对初中音乐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一、“双减”政策的思想分析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初中音乐教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与要求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家庭作业的压力,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音乐教师必须对双减政策的内容十分熟悉,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第一,在新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学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融入文化理解、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第二,在“双减”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按照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第三,在初中进行音乐教学时,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的教学观念
初中音乐教师教学观念较为保守,主要表现为:一是从前期发展状况来分析,很多音乐教师的思想认识比较传统,“双减”的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要求,然而很多初中的教师仍在坚持着原来的观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二是由于受教学方式的制约,导致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不完整,将其归类为副科,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从而影响到音乐教学。
(二)教学方式的单一化
初中音乐课单一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在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是“板书式”的教学方式,就是把乐曲写在黑板上,再教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第二,由于经费的限制,学校的现代化设备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分析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随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持续提高。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也要主动地接纳新的教学观念,利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比如,在教学《友谊地久天长》中,教师首先要对这首歌的旋律进行解析:这首歌属于情感性的,歌词结构紧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很可能会出现旋律与歌词的脱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演示肢体节拍,让学生熟悉节奏,再把歌词与节奏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加速学生对音乐的了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应该对作品的创作环境做一个简要的解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歌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到其音乐的魅力。
(二)创建小组合作式教学
在实践中,小组合作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并使学生的艺术情感得到持续提高。在初中音乐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比如,在《唱脸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到六人一组,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霸王别姬》中的一些片段,然后通过分组的形式对脸谱的种类、乐器种类等进行分组讨论,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解答问题,并对遗漏的问题进行补充,营造相互交流的课堂教学,扩学生文化和艺术视野,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通过备课来减轻学生的负担
为了切实缓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初中音乐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备课,积极地优化教学结构、正确掌握教材、认真地研究和合理定位教学目标,从而提供高品质的课堂。比如,在《雪绒花》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此进行详细的研究:从总体上来说,初中生的心智还处在一种“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喜欢流行乐,对乐器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弹奏竖笛和弹奏曲目。而且学生的音乐素养比较高,有些学生的音乐底子比较差,教师要多加关注和指导。就教材而言,教师可以阅读教材,并在网上通过知名专家公开课、教案等,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剖析这节课的各个单元构成,从而确定重难点。在教学目标方面,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概括性、启发性和针对性的目标,如:理解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掌握音乐类型等,为今后高品质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进行适当的设计,例如:本课程可以采取多媒体演示、学生交流、教师讲授、跟着课堂演练等方法来指导课堂。
(四)进行分层教学
从整体上看,“双减”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这也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普遍的认识。就当前的教学安排而言,仍有针对性不足、精准度不足等问题,加剧了两极分化和扩大的局面,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初中音乐教师应在“双减”思想指导下,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音乐课程改革,并进行分层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不同的发展。比如,在“银杯”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互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等方法,了解学生的现状、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等。为了获得更广泛和完整的了解,并相应地划分了不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仔细地分析,并主动地进行各种教学设计,指导各水平的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完成任务。比如,在初中生自卑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耐心地指导,并适时地帮学生进行整理和剖析,使学生逐步地对学习感兴趣。针对这些水平高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相互的沟通与合作中去,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分层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有效的音乐教学,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将“双减”与初中音乐教学相结合,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优化,以减轻学生的紧张与负担,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基础。为了提高初中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欢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因此,必须在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拓宽教学资源,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结合,以增强初中音乐教育的效果。从实践上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促进其在初中阶段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生清.浅谈青海本土音乐资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教学,2021(Z3):72.
[2]吴秉旭.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
[3]林梅兴.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路径[J].名师在线,2021(18):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