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顾承伟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215000

摘要: 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中的突出成就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使数学课堂更加具有活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不断丰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式,提升数学教学水准。
关键词: 微课;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1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微产品进行深入探索。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进行研究和应用。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机,笔者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同样地,对微课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尝试将微课应用到课前预习、课中知识讲解和课后总结复习这三个阶段,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新知,建构知识结构,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一、微课的定义

对于微课而言,各教育学者对其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我将诸位学者的看法进行统一后得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微课的内涵。首先,微课教学的重要载体就是视频,借助于视频来呈现需要讲解的知识;其次,应用微课教学要针对某一重难点知识而展开,不需要照本宣科地按照课本教材进行;最后,微课所记录下的是围绕某知识点而开展的整体教学活动的过程[2]。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工作中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不受空间、时间等外在因素的限制,自由进行学习活动。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也要结合其特点和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微课内容,助力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总的来说,微课指的是教师出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遵守相应原则,围绕某一知识点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

二、微课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作为全新的辅助教学模式,利用视频播放拥有更多的呈现效果,通过图像和声音结合,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方式还比较直接,能够接受和适应微课这种直接的呈现方式,激发探究欲望,减少学习的挫败感,建立学习的自信,主动加入数学学习过程中。

(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进行黑板板书,同时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解释,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教师无法顺利地实现教学工作。而通过微课,则可以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微课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呈现更多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打造趣味氛围,协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一)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在原有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都会在课堂结束后,以口头形式让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引起学生对预习环节的重视。据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来解决,借助网络平台在课前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进行有效预习,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掌握学生在预习中的困惑之处,从而促进学生预习效率与课堂听讲效果的不断提高。例如,教授《认识图形》这一课之前,教师先在班级微信群中发送提前录制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利用课下较短的时间对本节课所要讲的知识形成基本认识,微课便于引导学生重视预习并提高预习的效率,看完后向教师反映自己认为较难的知识,促进教师加深对学生实际学情的了解,通过微课进行预习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预习效率不断提高。

(二)利用微课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和目标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际教学场所和氛围,助力教师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调动,让学生感觉到身临其境,真正“走进”到课本教材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踊跃发表自身独特见解,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锻炼,碰撞思维火花。众所周知,小学生天性就是贪玩好动,在课堂上很难从头到尾都集中注意力听讲,形象思维活跃,对一切新鲜事物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基于此,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一节新课时,就可借助于微课给学生搭建教学情境,实现高质量的课堂导入,可以是课本教材的主题图,也可是相对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也可借鉴和课本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些光盘中通常都包含着每节课的主体情境材料,教师可结合自身教学需要截取相适应的视频材料。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更加新颖,学生会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项目给学生带来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数学知识,深入挖掘潜藏在情境当中的知识点。

(三)提高教师自身微课制作水平

将微课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第一点,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够灵活操作和使用各种软件进行微课课件的制作。第二点,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把从不同渠道获取到的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并做出甄别、筛选,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选择最恰当的内容,将微课教学优势全面发挥出来,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第三点,教学活动需要学生的高度配合,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使其踊跃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敢于发表自身意见。

(四)通过微课进行课后复习,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微课对于课后复习环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定时复习已学数学知识,巩固自己的记忆。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内自由地观看教师的讲解,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复习需求。例如,教授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的知识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微视频,对已学内容进行课后复习,提高学生的温习效果。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教师在讲课时录制的微课视频,并对这些视频进行回放观看,从而加深对学生对计算法则的印象,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奠定知识基础。其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专门录制复习时使用的专题微课,并基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能力与计算水平,为他们重点讲解进行减法计算时经常容易犯错的运算步骤,并通过列举高频错等方式进行举例说明,提示学生在日后计算时对这些地方应多加注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因运算步骤不清晰所犯的计算错误,对退位减法运算法则能更加自如。

结束语

总之,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把握微时代的发展特点,灵活地应用微课,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实现自主学习,建立对新知识的感性认知,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在课堂上,体验微视频情境,产生探究兴趣,并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取数学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课后,继续观看微课,复习、总结课堂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焦鹏.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141+143.

[2]田淑梅.用好微课,服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88.

[3]杨媛清.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113-114.

[4]童涛.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使用[J].才智,2018(36):45.

[5]朱锦琼.微课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93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