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学思政教学中融入时事资源的研究

薛若文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教育教学指导服务中心,026000

摘要: 时事政治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素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解读社会事件,引导学生长期关注时事政治还可以增强学生是非辨别能力,提升学生思想水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课改指导下,政治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时事政治素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时事政治素材的助教作用,不断加快时事政治与政治教学的融合,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中学;思政教学;时事资源
DOI:10.12721/ccn.2025.15702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初中思政课堂上,渗透时事热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了初中思政课堂的鲜活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思政课堂中,教师融合实事热点,可以使理论与实践联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获得道德品质以及个人修养的有效提升。教师要准确把握思政学科的核心内容,充分体现实事热点的教学优势,进而提高初中思政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应用时事热点巧妙导入新课

教师在导入环节要优选教学内容,融入创新教学形式展开课堂导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实际特点引入教学内容,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以时事热点为关键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人民当家做主》这一课的过程中,该课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特征,很多学生在接触这部分内容后都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而这部分内容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也是考试当中的重点部分,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引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借助新的教学形式呈现党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通过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活动中,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思考。通过对该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也可以结合口口相传、课外读物、新闻、报纸等不同的形式,将时事热点导入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初中思政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利用多媒体引入时事热点

初中思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含了非常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也服务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出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兴趣不足。虽然有些教师在课堂也利用了一些时政新闻,但是这些时政新闻大多表现方式非常严肃,学生无法将课文内容与时政新闻结合在一起,导致对初中思政的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师必须突破固有教学思维的限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如在初中思政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引入时事热点,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不同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的课堂学习环境,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学生感官能力的调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突出。例如,在教学《推动和平发展,谋求互利共赢》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了一带一路”大型纪录片,为学生展示了“一带一路”的政策方针,分析了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我国出现了哪些经济格局的变化,并结合具体的事件进行分析,有效地深化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际风范,教师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国家的战火视频,使学生了解到我们并非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每一个人都要为推动和平发展、有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进而提高学生内心的责任感,在青少年阶段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不断丰富生活化教学资源

教师在挖掘、搜集这些素材的过程中,要详细分析日常生活现状,加强具体生活现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为相关素材和资源的丰富提供支持。同时,思政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是以文字的方式阐述的,这些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还有部分学生会觉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下降。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就要积极引入生活化素材和资源,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具体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使生活化教学资源得到合理运用,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在开展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教学时,很多初中生可能对这种比较宏大的观念没有深入的感受与体验,日常思考这些问题的意识较低,因此,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就比较低。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积极观察生活,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探索与思考。比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生命诞生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生命诞生的来之不易,然后,将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学生的关爱与保护制作成比较简短的视频,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父母的付出,以及父母对自己生命的珍视,以此激发学生将与生命的思考相关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加重视生命。

四、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素材的融合

思政课程内容比较丰富,其中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强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素材的联系,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比如,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仔细分析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详细筛选,选择既与教学内容联系比较紧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活素材,以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素材融合起来。同时,在选择生活素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学习特征和心理状况,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避免出现生活素材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况,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开展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我们的情感世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认识自身的情感世界、品味情感的具体状况以及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部分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比较强,难以有效管理自身的情绪,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合理选择情绪的纾解方式,加强情绪管理。在具体认识学生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身对亲人、同学、宠物或者自然等的情感故事,通过互相分享,认识丰富的情感世界。学生在这种互相分享、交流的过程中会逐步认识不同的情感,会认识到不同的情感对生活的影响,通过同学之间分享的情感故事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情感的认识。

结论:总之,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时事热点活化初中思政课堂结构,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对学生潜能的有效挖掘。教师借助初中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品质引导,融合时事热点,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与生活认知,可以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未来的学习成长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这将塑造学生的品质人生。

参考文献:

[1]金燕. 核心素养下初中思政生活化教学探究[J]. 安徽教育科研, 2023, (23): 45-47.

[2]刘喜春. 初中思政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 成才, 2023, (15): 55-56.